巴渝文苑 | 中国远征军的悲壮一战——走进国殇墓园
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也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参观,了解这段悲壮的抗战历史。

巴渝文苑 | 中国远征军的悲壮一战——走进国殇墓园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3-02

文/李定超

最近,笔者和应德、老韩等老同事,去了趟云南旅游。大伙不约而同选择了走滇西线,主要目的地是腾冲,去参观那里的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了解那段悲壮的抗战历史。

滇西抗战纪念馆

开车的应德因把目的地输入成了“烈士陵园”,没想到按照导航规划的线路,这一开就把车开到了50多公里外的梁河县去了。到了梁河县城,导航提示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公路变得越来越窄,大家才感觉到不对。于是,应德下车去问了下老乡,方知走错了,我们要去的是“国殇墓园”。于是,只好调头往腾冲方向行驶几十公里,才到达目的地——国殇墓园。

或许人们对“国殇”有点陌生,这里不妨作下简单解释。国殇是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人。国殇墓园就是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墓园。

腾冲历来是滇西的军事重地,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滇西抗日战争,是腾冲战争史上最悲壮的篇章,国殇墓园就是为纪念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而建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海内外都广有影响,凡到腾冲旅游的人几乎都要到国殇墓园参观,去那儿祭奠在战役中阵亡的将士。

1942年5月,日寇为了切断当时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占领了腾冲。为收复缅北,重新打通抗战物资运输大动脉,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大反攻。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及时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阻敌于怒江之西,两军在怒江东西两岸对峙达到两年之久,仰攻高黎贡山,血战腾冲。

由于腾冲城墙和城内建筑是用火山岩建成,异常坚固,加之把守腾冲的日军便是藏重康美所率领的拼死抵抗部队,令中国远征军的攻城战打得十分艰难,伤亡惨重到每前进一米,平均要死七个人,战后的腾冲“没有一片树叶没有3个以上的弹孔”,可想而知打得是多么惨烈。后来在盟军飞机的援助下,才成功地炸出了一个缺口,远征军最终得以攻进腾冲城内,把城里面的日军尽数消灭。历时127天的腾冲激战,中国军队首创全歼守敌,腾冲成为中国抗战中第一个光复的县城。中国军民及盟军也付出了重大牺牲,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人,腾冲随军作战民众死难者达6400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歼灭日军6000人,整座腾冲城化为一片焦土。

1945年1月,腾冲光复后,近代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前往慰问腾冲军民,他与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一起,首倡为阵亡将士建造烈士墓园,并赋诗一首:“八年浴血抗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写就一篇新战史,留将百世告同胞。”

腾冲人民带着对为国捐躯将士的尊重,经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墓园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

国殇墓园大门为牌楼式建筑,土木砖石结构,门墙呈“八”字形,门头上石刻匾额为李根源先生题书“国殇墓园”。

墓园的主体结构的大门、甬道、忠烈祠、小团坡烈士墓、纪念塔都坐落在一条中轴线,这是带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在苍松翠柏掩映下,依次递进、逐层升高。

进入大门,以“碧血千秋”石刻为台基,后上方是庄严肃穆的忠烈祠,四周是松树、竹林,环境清幽肃穆。忠烈祠为重檐歇山顶仿清建筑,是墓园的中心建筑,门楣上高悬着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牌匾。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祠内正面镶嵌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及总理遗嘱,祠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   

墓园的《答田岛书》石碑,是时任云南省腾冲县长张问德回侵略腾冲日军行政班本部长田岛的书信,信中严斥日本人在腾冲犯下的种种罪行,告诉他们只有退回日本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告滇西父老书》石碑,是1942年5月,日寇突破我畹町国门,继而侵占滇西重镇腾冲、龙陵,日军长驱直入,怒江防线岌岌可危,保山告急。63岁的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急电中央,力主以怒江为防线坚守保山,并不顾年老体弱,请缨出征。

《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在收复腾冲的战役中和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的美国盟军阵亡将士。他们先后在高黎贡山、来凤山及腾冲城内,摧毁日军大量堡垒。

忠烈祠后面布满墓碑的圆锥形小山叫小团坡,拾级而上登上月台,正中石壁上刻着“天地正气”四个大字,这是于右任先生在悲愤中写下的草书。

警钟

小团坡顶是阵亡将士纪念塔,塔高十余米,塔的设计造型像一把出鞘的剑,比如犀利直指蓝天,这是民族精神铸就的剑。塔身上方镌刻着霍揆彰总司令题书“远征军第20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座正面刻有李根源书写的“民族英雄”四个字,其余三面刻有第二十集团军总部所撰《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概要》。烈士墓冢绕塔而建,以塔为中心,墓碑排成八个扇形,呈放射状,似乎是一个冲锋的队形,总计3346座墓碑。由于战后阵亡将士遗体数量众多,难分你我,腾冲民众只能将他们集体火化,骨灰都融合在一起,每个墓碑底下都有个骨灰罐装着一小撮骨灰,每块碑都刻着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簇拥着坡顶的阵亡将士纪念塔。

中将碑为陆军中将抗日烈士寸性奇将军之墓。寸性奇,腾冲人,是抗战期间阵亡的高级将领之一。1989年寸将军遗骨迁回腾冲国殇园安葬。

英烈碑是为了纪念两名腾冲籍的谍报员王树荣和李生芬,于1994年12月建成的。

国殇墓园内还有许多与滇西抗战相关的雕像:滇女情深、李根源雕像、痛打日寇雕像、筑路雕像,每一座雕像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铭记历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墓园里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那就是在墓园修建完成后,让九千多名阵亡将士得到了安息,不过还有六千多的日军仍旧暴尸荒野。李根源的想法是将那些日军埋葬在烈士们的墓碑之前,受到了许多人的谴责,大家都认为,那些日本人都是罪孽深重之辈,不应该再去管他们。要是把他们跟我们的阵亡将士埋葬在一起,那就是在侮辱我们的将士。不过,后来大家也明白了李根源的意思,一是因为真的把那些日军抛尸荒野的话很不卫生;二是因为想要让那些日军给牺牲的中国军人赔罪。于是,在墓园大门的一边,还修建了一座低矮的“倭冢”,“倭冢”这两个字也是由李根源亲笔题写的,这个倭冢是一座十分特殊的井型墓。修建墓园时特意在甬道旁葬了三具日军尸体,用于陪祭,所以名为“倭冢”。倭冢里面埋着3名日军军官的尸骨,是反绑跪着,以面朝满山的中国军人忏悔的姿态掩埋的。这座矮小的坟墓,像永远跪着的侵略者,在向中国军民谢罪。

滇西抗战纪念馆就修建在国殇墓园的边上,纪念馆里收藏着日本侵略者以及中国远征军那时使用的一些实物以及资料。参观后无不令人感到震撼,心中难以平静。

纪念馆里的“饿死不吃一粒军粮”雕塑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展出的实物和雕塑里,有两件实物和一座雕塑,看后人们都会控制不住对侵略者的痛恨,为滇西人民的民族精神所感动:一是日军占领腾冲时,残杀我同胞的那两口大油锅;二是滇西人民运送军粮“饿死不吃一粒军粮”的雕塑。看后人们的眼泪都会从脸上滚落下来。

在参观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一行的心情都是很复杂的,大家都边走边看,一句话没说。走出墓园,大家才深深叹了口气说:“这里真是值得一看,滇西军民真是了不起!”

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也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参观,了解这段悲壮的抗战历史。

(作者简介:李定超,重庆市江津二中退休教师、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专著《梦想与跨越》一书。)

分享
新浪微博

巴渝文苑 | 中国远征军的悲壮一战——走进国殇墓园

2023-03-02 15:06:04 来源:

文/李定超

最近,笔者和应德、老韩等老同事,去了趟云南旅游。大伙不约而同选择了走滇西线,主要目的地是腾冲,去参观那里的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了解那段悲壮的抗战历史。

滇西抗战纪念馆

开车的应德因把目的地输入成了“烈士陵园”,没想到按照导航规划的线路,这一开就把车开到了50多公里外的梁河县去了。到了梁河县城,导航提示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公路变得越来越窄,大家才感觉到不对。于是,应德下车去问了下老乡,方知走错了,我们要去的是“国殇墓园”。于是,只好调头往腾冲方向行驶几十公里,才到达目的地——国殇墓园。

或许人们对“国殇”有点陌生,这里不妨作下简单解释。国殇是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人。国殇墓园就是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墓园。

腾冲历来是滇西的军事重地,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滇西抗日战争,是腾冲战争史上最悲壮的篇章,国殇墓园就是为纪念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而建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海内外都广有影响,凡到腾冲旅游的人几乎都要到国殇墓园参观,去那儿祭奠在战役中阵亡的将士。

1942年5月,日寇为了切断当时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占领了腾冲。为收复缅北,重新打通抗战物资运输大动脉,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大反攻。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及时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阻敌于怒江之西,两军在怒江东西两岸对峙达到两年之久,仰攻高黎贡山,血战腾冲。

由于腾冲城墙和城内建筑是用火山岩建成,异常坚固,加之把守腾冲的日军便是藏重康美所率领的拼死抵抗部队,令中国远征军的攻城战打得十分艰难,伤亡惨重到每前进一米,平均要死七个人,战后的腾冲“没有一片树叶没有3个以上的弹孔”,可想而知打得是多么惨烈。后来在盟军飞机的援助下,才成功地炸出了一个缺口,远征军最终得以攻进腾冲城内,把城里面的日军尽数消灭。历时127天的腾冲激战,中国军队首创全歼守敌,腾冲成为中国抗战中第一个光复的县城。中国军民及盟军也付出了重大牺牲,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人,腾冲随军作战民众死难者达6400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歼灭日军6000人,整座腾冲城化为一片焦土。

1945年1月,腾冲光复后,近代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前往慰问腾冲军民,他与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一起,首倡为阵亡将士建造烈士墓园,并赋诗一首:“八年浴血抗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写就一篇新战史,留将百世告同胞。”

腾冲人民带着对为国捐躯将士的尊重,经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墓园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

国殇墓园大门为牌楼式建筑,土木砖石结构,门墙呈“八”字形,门头上石刻匾额为李根源先生题书“国殇墓园”。

墓园的主体结构的大门、甬道、忠烈祠、小团坡烈士墓、纪念塔都坐落在一条中轴线,这是带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在苍松翠柏掩映下,依次递进、逐层升高。

进入大门,以“碧血千秋”石刻为台基,后上方是庄严肃穆的忠烈祠,四周是松树、竹林,环境清幽肃穆。忠烈祠为重檐歇山顶仿清建筑,是墓园的中心建筑,门楣上高悬着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牌匾。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祠内正面镶嵌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及总理遗嘱,祠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   

墓园的《答田岛书》石碑,是时任云南省腾冲县长张问德回侵略腾冲日军行政班本部长田岛的书信,信中严斥日本人在腾冲犯下的种种罪行,告诉他们只有退回日本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告滇西父老书》石碑,是1942年5月,日寇突破我畹町国门,继而侵占滇西重镇腾冲、龙陵,日军长驱直入,怒江防线岌岌可危,保山告急。63岁的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急电中央,力主以怒江为防线坚守保山,并不顾年老体弱,请缨出征。

《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在收复腾冲的战役中和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的美国盟军阵亡将士。他们先后在高黎贡山、来凤山及腾冲城内,摧毁日军大量堡垒。

忠烈祠后面布满墓碑的圆锥形小山叫小团坡,拾级而上登上月台,正中石壁上刻着“天地正气”四个大字,这是于右任先生在悲愤中写下的草书。

警钟

小团坡顶是阵亡将士纪念塔,塔高十余米,塔的设计造型像一把出鞘的剑,比如犀利直指蓝天,这是民族精神铸就的剑。塔身上方镌刻着霍揆彰总司令题书“远征军第20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座正面刻有李根源书写的“民族英雄”四个字,其余三面刻有第二十集团军总部所撰《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概要》。烈士墓冢绕塔而建,以塔为中心,墓碑排成八个扇形,呈放射状,似乎是一个冲锋的队形,总计3346座墓碑。由于战后阵亡将士遗体数量众多,难分你我,腾冲民众只能将他们集体火化,骨灰都融合在一起,每个墓碑底下都有个骨灰罐装着一小撮骨灰,每块碑都刻着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簇拥着坡顶的阵亡将士纪念塔。

中将碑为陆军中将抗日烈士寸性奇将军之墓。寸性奇,腾冲人,是抗战期间阵亡的高级将领之一。1989年寸将军遗骨迁回腾冲国殇园安葬。

英烈碑是为了纪念两名腾冲籍的谍报员王树荣和李生芬,于1994年12月建成的。

国殇墓园内还有许多与滇西抗战相关的雕像:滇女情深、李根源雕像、痛打日寇雕像、筑路雕像,每一座雕像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铭记历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墓园里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那就是在墓园修建完成后,让九千多名阵亡将士得到了安息,不过还有六千多的日军仍旧暴尸荒野。李根源的想法是将那些日军埋葬在烈士们的墓碑之前,受到了许多人的谴责,大家都认为,那些日本人都是罪孽深重之辈,不应该再去管他们。要是把他们跟我们的阵亡将士埋葬在一起,那就是在侮辱我们的将士。不过,后来大家也明白了李根源的意思,一是因为真的把那些日军抛尸荒野的话很不卫生;二是因为想要让那些日军给牺牲的中国军人赔罪。于是,在墓园大门的一边,还修建了一座低矮的“倭冢”,“倭冢”这两个字也是由李根源亲笔题写的,这个倭冢是一座十分特殊的井型墓。修建墓园时特意在甬道旁葬了三具日军尸体,用于陪祭,所以名为“倭冢”。倭冢里面埋着3名日军军官的尸骨,是反绑跪着,以面朝满山的中国军人忏悔的姿态掩埋的。这座矮小的坟墓,像永远跪着的侵略者,在向中国军民谢罪。

滇西抗战纪念馆就修建在国殇墓园的边上,纪念馆里收藏着日本侵略者以及中国远征军那时使用的一些实物以及资料。参观后无不令人感到震撼,心中难以平静。

纪念馆里的“饿死不吃一粒军粮”雕塑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展出的实物和雕塑里,有两件实物和一座雕塑,看后人们都会控制不住对侵略者的痛恨,为滇西人民的民族精神所感动:一是日军占领腾冲时,残杀我同胞的那两口大油锅;二是滇西人民运送军粮“饿死不吃一粒军粮”的雕塑。看后人们的眼泪都会从脸上滚落下来。

在参观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一行的心情都是很复杂的,大家都边走边看,一句话没说。走出墓园,大家才深深叹了口气说:“这里真是值得一看,滇西军民真是了不起!”

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也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参观,了解这段悲壮的抗战历史。

(作者简介:李定超,重庆市江津二中退休教师、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专著《梦想与跨越》一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