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帕金森病十余年生活难自理 大脑植入“起搏器”后重获新生-华龙网

罹患帕金森病十余年生活难自理 大脑植入“起搏器”后重获新生

2024-04-11 15:54:08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当前,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

张阿姨(化姓)因罹患帕金森病十余年致其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接受手术治疗,重获正常生活。

困境——

罹患帕金森病十余年生活不能自理

2009年,张阿姨开始不明原因出现手抖、全身无力、走路迟缓,活动十分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越来越不受控制,手脚颤抖的幅度越来越大,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确诊后,张阿姨开始服用药物治疗。起初药效比较明显,身体僵硬、手脚颤抖的症状得到很好的控制。大概从两年前开始,每次服药后要一到两个小时才起效,药效维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而且药效一过,整个人又开始不由自主地抖动。

“每天起床、穿衣、吃饭都是难事,更别说下地走路了,那样的日子简直是生不如死。”帕金森病的一系列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家人获悉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治疗帕金森病效果好,已为不少帕金森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抱着极大的希望,张阿姨一家慕名来到重医大附三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曙光——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助其重拾生活自信

该院神经疾病中心主治医师许础介绍,结合相关病史,患者帕金森病诊断明确,而且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药物疗效下降,经过一系列严格且充分评估后,认为患者符合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手术指征。

完善相关检查后,神经疾病中心帕金森病治疗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双侧脑深部刺激术,也就是在患者颅内植入了脑起搏器。术后进行了脑起搏器开机调试,张阿姨肢体抖动、僵硬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可自由行走,摆脱了轮椅的束缚,恢复了生活自理状态。

神经疾病中心帕金森病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双侧脑深部刺激术

“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为震颤、僵硬、动作迟缓、步态慌张等,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帕金森病治疗仍以药物为主,早期控制效果明显,药物治疗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控制效果下降甚至无效的状况,这时可选择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许础说,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是利用埋在皮下的脑起搏器产生可以调节电压、频率、刺激强度的电信号,通过特殊电极传导到脑内特定神经核团,来缓解震颤、僵硬、步态异常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已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帕金森病患者成功实施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帮助他们实现行动自如,重获健康和幸福,重拾生活的信心。

健康知识多一点——

专家提醒:学会识别早诊早治 不再惧“帕”

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严家川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阿兹海默病。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200万~300万帕金森病患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到2030年患病人数可能会达到500万。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的人口数量日渐庞大,从年轻人到老年人均有发病。

帕金森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肢体缓慢、僵硬、震颤、平衡及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感觉症状(疼痛)、睡眠障碍(快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失眠、白天睡眠增多等)、精神症状(幻觉、焦虑、抑郁等)、自主神经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等)。

严家川教授强调,帕金森病虽然无法治愈,但我们仍要积极地接受正规治疗,去控制、缓解和改善帕金森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帕友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接近正常生活。

(文/周玲玲 视频/薛传真)

责任编辑: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