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育人,丹心逐梦——西南大学第三届公费师范生演讲比赛点评
2024-05-18 18:17:14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文/董小玉
第三届公费师范生好老师演讲比赛如约而至。这个寻常的初夏,因为你们对教育的执着信念,对知识的磅礴热情,以及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使我们如沐春风。从16位选手的演讲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应有的精神着装:奋斗、传承、擎灯。这里,我想谈三点感受:
第一,静水深流,做教育事业的奋斗者
教育之途,初心为引,兼容并蓄,薪火相传。钟雨露道出好老师需要坚持“三个度”,即思维深度、教育广度与仁爱温度,以真诚,真心和真情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让一个陷入焦虑的青年重拾奋斗的勇气。纪歆宇勾勒出一幅育人为本、以媒为桥、红色激扬的奋斗图景。“我们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媒介,是连接懵懂孩童与科学殿堂的媒介,是连接脚下的黄土地与头顶浩瀚星空的媒介。”李依然通过长辈教育情怀的濡染,展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与伟大,他认为“教师是一场绚烂歌舞的幕后工作者,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电影的后期剪辑师,是漫山遍野的繁花背后的辛勤园丁。”徐文慧在小学班主任老师身上,汲取教育力量,“用自己的理想、道德、学识、仁爱作为燃料,让星火壮大/汇聚成炬火。”左羽轩以黄希庭教授为例,展现了“四有”好老师的学术成就与无私奉献,道出从书山走进人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奋斗情怀。扬帆起航,教育为先,坚守初心,方得始终。你们的演讲,让我们看到了师者怀揣初心,不断奋斗的蓬勃力量。
第二,润物无声,做教育之火的传承者
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的使命。陈睿昊在演讲中从“容貌焦虑”谈起,讲述教育如何超越外在,触及灵魂,强调教育之美在于启迪心智、培养性情、传递仁爱,这与中华民族深厚的“仁爱”教育相呼应。古瑞溪讲出了爱是重力,无处不在。“我牵挂着我的孩子们,就像当时老师牵挂着我们。”“牵挂”二字,沉甸甸的,那是一份责任,恒久传承,培育未来。黄亦宜《不止一张书桌》中巧用三个手语比喻:坚信、专业、热爱:坚信是洞察的眼睛,专业乃教育之根基,热爱是成长的翅膀,展现出师范生对特教事业的至爱与承诺;希望用爱让每个星星的孩子都闪耀出独特光芒。杨佳义以高中班主任的教育精神为明镜,反思自己,抒发了教育路上无惧暗夜的坚韧与希望,展现了师范生的志气与情怀。钟若楠在《青衿学子叙师恩,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声情并茂地刻画了中学老师“老黄”的形象:知识的引路人、情怀的播种者,希望自己也能坚守“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的教育信念,用平凡行动诠释不凡使命。作为公费师范生,你们是未来之路的领航者、是教育之火的传承者,是担起时代大任的新时代新力量。
第三,播撒星光,做育人之路的点灯者
教育之光,播撒大地,让孩子的心灵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刘奕菲在《我和未来“自己”的相遇》中,道出了师范生面临的挑战——教育资源、发展空间、教学技能等。她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孩子们一起,用诗经与古人对话,“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传递千年文化,讴歌“专为未来,送去希望”的教师之道。宋行同从一粒花种,巧妙过渡到教育的园地,正如园丁对种子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亦是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描绘出点灯人的动人图景。汪梦菲认为好老师,如光引路,既授知传识,更塑魂筑梦,展现了师范生青春的激情与时代的担当。王潇悦道出教育是灵魂的触碰,是用智慧之灯,照亮每一个独特生命的旅程。她以“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誓言,激活了我们心中那份对教育最纯粹、最热忱的向往。谢佳艺从母亲手中接过教育火把,传承家风、师道,描绘出从孔子至近现代一幅教育哲思的长卷,展现了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赵石荣蓉在《我和那盏明灯》中,以个人历程映照教育梦想,母亲的奉献、恩师的启迪,共同交织成自己追求师道的教育品格。
你们的演讲思想康健、细节动人、有血有肉。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注意逻辑严谨、抑扬顿挫、节奏把控,以令人同频共振。今天“好老师”演讲比赛,让我们领略了青年学子、未来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豪情壮志,也为教育内涵与精神提供了新的思考。期待你们在今后教师职业生涯中,拒绝躺平、拥抱奋斗,用关怀的品质、知识的积淀、智慧的力量,以教育家精神擦亮育人、育心、育才的青春画卷,点亮熠熠生辉的教育星海。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