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重庆美德少年——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邓雅心: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5月26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公布了“百名重庆美德少年”展示活动结果,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五年级2班邓雅心同学当选“百名重庆美德少年”。

事迹介绍:
学文化、求真知她是佼佼者。尊师长、友同学她是热心人,骄人的成绩使她胸怀天下,阳光的心态让她洋溢笑脸。“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她用点点滴滴小事,拾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昂首捧出一颗炽热真挚的赤子心。她就是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5年级2班的邓雅心。


她好学上进。她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能做到课前主动预习;课堂上认认真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
她总是书不离身。大量的阅读,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作文多次参加各级比赛并获奖。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科学、舞蹈、书法等培训活动,既提高了能力,又丰富了自己多彩的生活。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她热心公益。她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区自愿服务者,她不以物小而不为。在居民看完书后,她独自留下来悄悄将书整理归位,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清扫小区内的宣传栏。在南岸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期间,她积极参与“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志愿服务活动,对过路行人、车辆进行文明劝导。每逢过年过节,主动参与爱心捐赠,帮助社区孤寡老人打卫生、清洗衣物。
她总说,能做一点是一点。

她乐于助人。4年前,父母送她去巫山县一位“穷亲戚”家体验生活。
见到大山上亲戚一家三代人,蜗居于仅有两间不足30平米的低矮茅草房,吃的、穿的、用的都很差,她感慨颇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很好的生活条件,幸福的家庭。当天饭还没吃完,她就将自己随身带的零花钱、零食塞给了亲戚家的小妹妹。回家后,她产生了想要去帮助这样一群人的念头。
她了解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疼爱他们的父母,也并不是所有父母都值得去爱。有很多人,他们从一出生就是幸存,他们在父母的身边幸存了半辈子,顽强地活着,他们是坚强的,是值得敬佩的,也是可怜的,他们大多不孝敬自己的父母,没有快乐的童年,也可能有着性格缺陷。
她开始省吃俭用,将自己部分零花钱寄给这一群孩子,还号召小伙伴一起行动。“不多,可能帮不了什么大忙,我们主要是去跟弟弟妹妹们交朋友的。”她害羞的说。

获得奖项
2011年获评学校第十六届体艺节硬笔书法“二等奖”。
2012年获评学校第十七届体艺节硬笔书法“优秀奖”。
2012年、2013年获评学校“四好少年”、“优秀学生干部”。
2013年获评学校第十八届体艺节硬笔书法“优秀奖”、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三等奖”、泥塑比赛“二等奖”、舞蹈竞赛“二等奖”、科技小制作“一等奖”。
2014年2次获评学校“学习小明星”、舞蹈竞赛“三等奖”、第十九届体艺节硬笔书法“一等奖”,获评南岸区“黄桷杯”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书画艺术大赛硬笔书法“一等奖”,作文《氧气与生命》获评重庆市新课程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征文比赛“三等奖。”
2015年,获评学校“爱心大使”、“优秀小助手”、第二十届体艺节硬笔书法“一等奖”,小论文《土气又奢侈的荣昌“夏布”》获评南岸区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老家“衣食住行”的变化》获评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童耕中国梦”征文比赛一等奖。
华龙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