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治理“号贩子” 超6成受访者希望挂号需身份核实

来源:新华网2017-08-17

治理“号贩子”

68.2%受访者希望在挂号时增加身份核实程序

89.8%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大医院、名专家的诊疗名额往往“一号难求”,加价倒卖专家号的“号贩子”早已屡见不鲜。虽然各大医院也在加大打击力度,但“号贩子”仍屡禁不止。有媒体发现,“号贩子”通过招收兼职人员,用“新面孔”通宵排队,俨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0%的受访者坦言通过“号贩子”买过专家号。69.1%的受访者指出大医院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看病难问题依然凸显。89.8%的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要治理“号贩子”,68.2%的受访者希望在挂号时增加身份核实程序。

51.0%受访者曾通过“号贩子”购买专家号

“当时老家的医院说病情紧急,最好到北京的大医院看看,不能耽误。我们一家人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北京,但什么都不懂,想挂一周内的专家号,都没有了。”青岛市民孙建祥(化名)讲述,“出医院的时候,听到号贩子在路边小声地喊‘有专家号’,我跟他一打听,就被拉进附近的肯德基店商量了”。

半年前,郑州女士梁苏(化名)的乳腺上长了个东西,不知是什么情况,就想来北京看看。“当时托北京的亲戚提前一周在网上挂了号,如果特别急的话也会考虑找号贩子的”。

“每次去那几家三甲医院,都能听到号贩子吆喝。”在北京上学和工作有5年之久的廖红(化名)平时都在网上挂号平台挂号,提前一到两周,基本都能挂到。“那些火爆的医院科室和大夫的号不太好抢到,但早点挂应该问题不大”。

本次调查中,51.0%的受访者称自己曾通过“号贩子”买专家号,49.0%的受访者没有买过。

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号贩子”购买专家号?调查显示,56.2%的受访者会在病人病情紧急时求助于“号贩子”;48.8%的受访者会在自己根本挂不上号时找“号贩子”;35.6%的受访者会在实在没时间排队挂号时找“号贩子”。

69.1%受访者认为大医院医疗资源不足,看病难问题依然凸显

记者实地考察发现,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楼里,还放置着今年2月份发布的严厉打击号贩子的“重要通知”,并规定建档建卡时,每部手机最多只能关联8个就诊人。医院门口的保安介绍,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便衣警察,专门打击号贩子。但记者发现,在医院门口往西100米左右,仍有“号贩子”在不断询问:“专家号,有需要的吗?”

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治理“号贩子”,如今这一现象有何变化?43.4%的受访者认为比以前减轻了,23.9%的受访者认为比以前更严重了,22.6%的受访者觉得没什么变化,10.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教授吕兰亭说,随着医改的深入,现在挂号已经可以通过现场、电话、网络等多平台实现,挂号预约制也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普及。“拿北京来说,4月8日改革到现在,到三甲医院挂专家号的难度已经得到极大的缓解”。

梁苏认为,外地人来看病,很多不懂流程,又不能在北京多待,只能找黄牛。“大家还是觉得要去大城市的大医院看病才放心,如果愿意去所在县城、地级市、省会等地的医院,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在大医院门口扎堆,黄牛现象也就少了”。

为什么“号贩子”屡禁不止?调查显示,69.1%的受访者认为大医院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看病难问题依然凸显。其他原因还有:号贩子违法成本低、利润高(53.0%),患者对大医院、专家号有非理性追求(47.1%),以及灰色利益链延伸,相关方存在利益寻租(39.2%)。

89.8%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吕兰婷认为,一方面,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是特别了解预约制等改革措施,号贩子就利用这其中的信息不对称获利。另一方面,人们对“到底什么病需要到大医院、三甲医院”的认识不够,“这种专业意见应该由社区医生给出,如果在离家、离单位最近的社区医院能解决,那就不需要去大医院挤占资源”。

“号贩子”屡禁不止,极大地影响了医院就诊秩序。本次民调显示,89.8%的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其中,46.8%的受访者表示影响很大,43.0%的受访者认为有些影响。

“医院门口聚集着号贩子,给我的感觉就是管理不正规,这让我对医院的印象也会打折扣。”廖红认为,对于号贩子,医院也有责任和义务去管理,建设好自身形象。

“现在存在的‘看病难’问题,在分级诊疗推行过程中会慢慢得到缓解。”吕兰婷认为,当下号贩子依然存在,一是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可以加强;二是对号贩子的治理还存在比较大的权责问题,“这件事到底谁应该管、谁能管、能管到什么程度,还不是特别清晰”。此外,还存在看病优先级的问题,有限的医疗人力资源等如何分配,“医改就是从根本上掐断号贩子存在的意义,这才是最关键的”。

要有效治理“号贩子”,68.2%的受访者希望在挂号时增加相应的身份核实程序;56.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制定专门治理、打击“号贩子”的办法;52.1%的受访者认为医院方应坚持零容忍常态化打击;37.9%的受访者认为患者应理性就医,降低对专家号的非理性需求。

本次调查中,36.9%的受访者来自一线城市,40.7%的受访者来自二线城市,16.9%的受访者来自三线城市,4.6%的受访者来自四线城市,0.9%的受访者来自乡镇农村。(记者 杜园春)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治理“号贩子” 超6成受访者希望挂号需身份核实

2017-08-17 10:34:37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0%的受访者坦言通过“号贩子”买过专家号。本次调查中,51.0%的受访者称自己曾通过“号贩子”买专家号,49.0%的受访者没有买过。

治理“号贩子”

68.2%受访者希望在挂号时增加身份核实程序

89.8%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大医院、名专家的诊疗名额往往“一号难求”,加价倒卖专家号的“号贩子”早已屡见不鲜。虽然各大医院也在加大打击力度,但“号贩子”仍屡禁不止。有媒体发现,“号贩子”通过招收兼职人员,用“新面孔”通宵排队,俨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0%的受访者坦言通过“号贩子”买过专家号。69.1%的受访者指出大医院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看病难问题依然凸显。89.8%的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要治理“号贩子”,68.2%的受访者希望在挂号时增加身份核实程序。

51.0%受访者曾通过“号贩子”购买专家号

“当时老家的医院说病情紧急,最好到北京的大医院看看,不能耽误。我们一家人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北京,但什么都不懂,想挂一周内的专家号,都没有了。”青岛市民孙建祥(化名)讲述,“出医院的时候,听到号贩子在路边小声地喊‘有专家号’,我跟他一打听,就被拉进附近的肯德基店商量了”。

半年前,郑州女士梁苏(化名)的乳腺上长了个东西,不知是什么情况,就想来北京看看。“当时托北京的亲戚提前一周在网上挂了号,如果特别急的话也会考虑找号贩子的”。

“每次去那几家三甲医院,都能听到号贩子吆喝。”在北京上学和工作有5年之久的廖红(化名)平时都在网上挂号平台挂号,提前一到两周,基本都能挂到。“那些火爆的医院科室和大夫的号不太好抢到,但早点挂应该问题不大”。

本次调查中,51.0%的受访者称自己曾通过“号贩子”买专家号,49.0%的受访者没有买过。

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号贩子”购买专家号?调查显示,56.2%的受访者会在病人病情紧急时求助于“号贩子”;48.8%的受访者会在自己根本挂不上号时找“号贩子”;35.6%的受访者会在实在没时间排队挂号时找“号贩子”。

69.1%受访者认为大医院医疗资源不足,看病难问题依然凸显

记者实地考察发现,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楼里,还放置着今年2月份发布的严厉打击号贩子的“重要通知”,并规定建档建卡时,每部手机最多只能关联8个就诊人。医院门口的保安介绍,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便衣警察,专门打击号贩子。但记者发现,在医院门口往西100米左右,仍有“号贩子”在不断询问:“专家号,有需要的吗?”

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治理“号贩子”,如今这一现象有何变化?43.4%的受访者认为比以前减轻了,23.9%的受访者认为比以前更严重了,22.6%的受访者觉得没什么变化,10.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教授吕兰亭说,随着医改的深入,现在挂号已经可以通过现场、电话、网络等多平台实现,挂号预约制也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普及。“拿北京来说,4月8日改革到现在,到三甲医院挂专家号的难度已经得到极大的缓解”。

梁苏认为,外地人来看病,很多不懂流程,又不能在北京多待,只能找黄牛。“大家还是觉得要去大城市的大医院看病才放心,如果愿意去所在县城、地级市、省会等地的医院,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在大医院门口扎堆,黄牛现象也就少了”。

为什么“号贩子”屡禁不止?调查显示,69.1%的受访者认为大医院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看病难问题依然凸显。其他原因还有:号贩子违法成本低、利润高(53.0%),患者对大医院、专家号有非理性追求(47.1%),以及灰色利益链延伸,相关方存在利益寻租(39.2%)。

89.8%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吕兰婷认为,一方面,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是特别了解预约制等改革措施,号贩子就利用这其中的信息不对称获利。另一方面,人们对“到底什么病需要到大医院、三甲医院”的认识不够,“这种专业意见应该由社区医生给出,如果在离家、离单位最近的社区医院能解决,那就不需要去大医院挤占资源”。

“号贩子”屡禁不止,极大地影响了医院就诊秩序。本次民调显示,89.8%的受访者认为“号贩子”对医疗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其中,46.8%的受访者表示影响很大,43.0%的受访者认为有些影响。

“医院门口聚集着号贩子,给我的感觉就是管理不正规,这让我对医院的印象也会打折扣。”廖红认为,对于号贩子,医院也有责任和义务去管理,建设好自身形象。

“现在存在的‘看病难’问题,在分级诊疗推行过程中会慢慢得到缓解。”吕兰婷认为,当下号贩子依然存在,一是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可以加强;二是对号贩子的治理还存在比较大的权责问题,“这件事到底谁应该管、谁能管、能管到什么程度,还不是特别清晰”。此外,还存在看病优先级的问题,有限的医疗人力资源等如何分配,“医改就是从根本上掐断号贩子存在的意义,这才是最关键的”。

要有效治理“号贩子”,68.2%的受访者希望在挂号时增加相应的身份核实程序;56.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制定专门治理、打击“号贩子”的办法;52.1%的受访者认为医院方应坚持零容忍常态化打击;37.9%的受访者认为患者应理性就医,降低对专家号的非理性需求。

本次调查中,36.9%的受访者来自一线城市,40.7%的受访者来自二线城市,16.9%的受访者来自三线城市,4.6%的受访者来自四线城市,0.9%的受访者来自乡镇农村。(记者 杜园春)

[责任编辑: huahaina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