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在清明溯访乡愁的源头

来源:中国网2018-04-06

  唐伟中国作协

  若以乡或镇为行政单元,恐怕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异乡人。绝大多数人都离开自己的故乡,或在外打拼,或置业他乡。对每一个异乡人来说,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固守原乡的安土重迁,既没法想象,也无从可能。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清明,才显得别有一番深意。

  现如今,对每一个异乡人来说,家,可能有着双重甚至多重的涵义,它或意味着暂时寄居的处所,或是作为不动产的某个房子……,但唯有清明的寻根祭祖回家,家才复归其最原初本真的意涵:作为乡愁的唯一源头。“几家坟上子孙来”其实也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的,“埋葬亲人的地方才是故乡”。看来,东西方文化表面上千差万别,但在对家或故乡的定义上,二者其实并无本质差异。

  而对大多数客居他乡的异乡人来说,即便今天有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回家也同样意味着旅途颠簸,一路风尘。但相对于回祖籍地,回到那梦牵魂绕的故乡老家,舟车劳顿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对习惯于成天混迹于城市的异乡人而言,逃离钢筋水泥,返归青山绿林,本身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休闲和放松。于此而言,“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祭扫踏青,既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情绪体操,也是落得自在的何乐而不为。

  作为乡愁的源头,对每一个忙碌的异乡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天天都会想起梦里老家,更不是说想回就可以回,但在清明这一天,即使不能长途跋涉回老家寻根祭祖,也必定会在回忆中把老家挂上心头。就此而言,无论是对异乡人,还是对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清明的回家或想家,既是一次对乡愁的有意义溯访,也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再度确认。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国之大事,其实正是文明成熟、文化成型的典型标志。早在春秋战国,中国人的祭祀,就有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程序礼仪,“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而清明的祭扫更是自古而然,半点都马虎不得。

  据《清通礼》记载,清明扫墓有着严格的步骤:“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于两千多年前,就专门为国之大事的祭祀设一特定日子,可见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也难怪梁漱溟先生谓之中国文化“实是一成熟了的文化”。

  对于故乡,如果说最普遍的一个解释是,它定义了我们从哪儿来,那么所谓乡愁,则正是维系我们和故乡的那根无形的情感纽带。而清明的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不管我们离开故乡有多远,也不管我们要走向何处,都有必要回溯我们的根源:既要明确到哪儿去的方向,也要记得从哪儿来的起点,唯此,我们才有可能懂得“我是谁”的真正意涵。

  溯访乡愁的源头,厘清文化的根脉,还礼于俗,认识自我,清明功莫大焉。(责任编辑 郭素萍)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在清明溯访乡愁的源头

2018-04-06 16:01:39 来源: 0 条评论

  唐伟中国作协

  若以乡或镇为行政单元,恐怕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异乡人。绝大多数人都离开自己的故乡,或在外打拼,或置业他乡。对每一个异乡人来说,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固守原乡的安土重迁,既没法想象,也无从可能。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清明,才显得别有一番深意。

  现如今,对每一个异乡人来说,家,可能有着双重甚至多重的涵义,它或意味着暂时寄居的处所,或是作为不动产的某个房子……,但唯有清明的寻根祭祖回家,家才复归其最原初本真的意涵:作为乡愁的唯一源头。“几家坟上子孙来”其实也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的,“埋葬亲人的地方才是故乡”。看来,东西方文化表面上千差万别,但在对家或故乡的定义上,二者其实并无本质差异。

  而对大多数客居他乡的异乡人来说,即便今天有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回家也同样意味着旅途颠簸,一路风尘。但相对于回祖籍地,回到那梦牵魂绕的故乡老家,舟车劳顿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对习惯于成天混迹于城市的异乡人而言,逃离钢筋水泥,返归青山绿林,本身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休闲和放松。于此而言,“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祭扫踏青,既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情绪体操,也是落得自在的何乐而不为。

  作为乡愁的源头,对每一个忙碌的异乡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天天都会想起梦里老家,更不是说想回就可以回,但在清明这一天,即使不能长途跋涉回老家寻根祭祖,也必定会在回忆中把老家挂上心头。就此而言,无论是对异乡人,还是对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清明的回家或想家,既是一次对乡愁的有意义溯访,也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再度确认。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国之大事,其实正是文明成熟、文化成型的典型标志。早在春秋战国,中国人的祭祀,就有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程序礼仪,“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而清明的祭扫更是自古而然,半点都马虎不得。

  据《清通礼》记载,清明扫墓有着严格的步骤:“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于两千多年前,就专门为国之大事的祭祀设一特定日子,可见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也难怪梁漱溟先生谓之中国文化“实是一成熟了的文化”。

  对于故乡,如果说最普遍的一个解释是,它定义了我们从哪儿来,那么所谓乡愁,则正是维系我们和故乡的那根无形的情感纽带。而清明的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不管我们离开故乡有多远,也不管我们要走向何处,都有必要回溯我们的根源:既要明确到哪儿去的方向,也要记得从哪儿来的起点,唯此,我们才有可能懂得“我是谁”的真正意涵。

  溯访乡愁的源头,厘清文化的根脉,还礼于俗,认识自我,清明功莫大焉。(责任编辑 郭素萍)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