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沟”变身生态河
" style="position:absolute; display:block; top:-9999px" />
导航

“臭水沟”变身生态河

来源:新华网2018-07-23
从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步行五六分钟就可以到马料河,现在,曾经臭气熏天的马料河经过整治已经渐渐变清,人们茶余饭后又可以在河边散步、聊天、跳广场舞了。

昆明经开区内的入滇河流都是长江的三级支流。马料河水质现在达到IV类,而入滇池的第二大河流宝象河经开区段水质今年1月至6月已经达到III类,重现了过去水清岸绿、鱼虾满河的景象。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河道,马料河和宝象河慢慢由清变浊、变臭,成了“臭水沟”和“大垃圾桶”。而两河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滇池,最后汇入金沙江。

2008年,昆明市建立了三级“河长制”。从此,再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地往沟渠河湖排污水倒垃圾了。

这几条河道目前虽然流经昆明最大的工业区,但流出去的水依然达标。这些都得益于昆明经开区十多年来的精心呵护。

昆明经开区早在十几年前就不等不靠,利用贷款整治河道25公里,并建设了200多公里的截污管网、150多公里的中水管网,以及2座污水处理厂,每天减少排污10万吨。之后,加上中央预算内资金、配套资金等,通过多渠道融资,解决了资金难题,又施行了建湿地公园、支流沟渠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系列工程措施。

去年4月,昆明市创造性地在滇池流域率先实施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并逐步向滇池流域外推行。通过“谁污染谁买单”倒逼环保责任初显成效,让盘龙江、新运粮河和古城河水质明显改善。

在滇池东岸游人如织的捞鱼河湿地公园,经过水杉、芦苇的双重净化,捞鱼河注入滇池的水已是清澈见底。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黑臭河水到现在的清清溪流,感觉反差真是太明显了。过去市民对这里避之唯恐不及,现在这里成了昆明市民最爱来的休闲乐园。(周斌 郑 义整理)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臭水沟”变身生态河

2018-07-23 10:07:42 来源: 0 条评论
从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步行五六分钟就可以到马料河,现在,曾经臭气熏天的马料河经过整治已经渐渐变清,人们茶余饭后又可以在河边散步、聊天、跳广场舞了。

昆明经开区内的入滇河流都是长江的三级支流。马料河水质现在达到IV类,而入滇池的第二大河流宝象河经开区段水质今年1月至6月已经达到III类,重现了过去水清岸绿、鱼虾满河的景象。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河道,马料河和宝象河慢慢由清变浊、变臭,成了“臭水沟”和“大垃圾桶”。而两河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滇池,最后汇入金沙江。

2008年,昆明市建立了三级“河长制”。从此,再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地往沟渠河湖排污水倒垃圾了。

这几条河道目前虽然流经昆明最大的工业区,但流出去的水依然达标。这些都得益于昆明经开区十多年来的精心呵护。

昆明经开区早在十几年前就不等不靠,利用贷款整治河道25公里,并建设了200多公里的截污管网、150多公里的中水管网,以及2座污水处理厂,每天减少排污10万吨。之后,加上中央预算内资金、配套资金等,通过多渠道融资,解决了资金难题,又施行了建湿地公园、支流沟渠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系列工程措施。

去年4月,昆明市创造性地在滇池流域率先实施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并逐步向滇池流域外推行。通过“谁污染谁买单”倒逼环保责任初显成效,让盘龙江、新运粮河和古城河水质明显改善。

在滇池东岸游人如织的捞鱼河湿地公园,经过水杉、芦苇的双重净化,捞鱼河注入滇池的水已是清澈见底。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黑臭河水到现在的清清溪流,感觉反差真是太明显了。过去市民对这里避之唯恐不及,现在这里成了昆明市民最爱来的休闲乐园。(周斌 郑 义整理)

[责任编辑: huahaina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