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
导航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

来源:光明日报2018-09-04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 _光明日报 _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张翼

国家统计局3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年均减贫人口近1900万人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处于普遍贫困状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

按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97.5%,以乡村户籍人口作为总体推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人;2017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3.1%,贫困人口规模为3046万人。

2000年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3亿人,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减贫总规模的58.4%;贫困发生率下降46.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7个百分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2、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及世界银行发布数据,我国贫困人口从1981年末的8.78亿人减少到2013年末的2511万人,累计减少8.53亿人,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总规模超七成;中国贫困发生率从1981年末的88.3%下降至2013年末的1.9%,累计下降了86.4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从42.3%下降到10.9%,累计下降31.4个百分点。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贫困发生率也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称“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3、贫困地区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长

改革开放之初,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贫困地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投入和攻坚力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名义水平是2012年的1.8倍,五年年均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平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实际增长10.4%,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5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98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3%。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从住房质量改善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户均住房面积比2012年增加21.4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比重为58.1%,比2012年上升18.9个百分点。从饮水安全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饮水无困难的农户比重为89.2%,比2013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从传统耐用消费品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彩电分别为78.9台、83.5台和108.9台,分别比2012年增加31.4台、31.2台和10.6台,拥有量持续增加,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从现代耐用消费品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汽车、计算机拥有量分别为13.1辆、16.8台,分别是2012年的4.9倍和3.1倍,实现快速增长。

4、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配置逐渐齐全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落后。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资力度,“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配置逐渐齐全,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面貌换新颜。

截至2017年末,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接近全覆盖;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达到98.5%,比2012年提高5.2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重为86.5%,比2012年提高17.5个百分点;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为71.0%,比2012年提高32.7个百分点。

教育文化状况明显改善。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16岁以上家庭成员均未完成初中教育的农户比重为15.2%,比2012年下降3.0个百分点;84.7%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幼儿园便利,88.0%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小学便利,分别比2013年提高17.1和10.0个百分点;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重为89.2%,比2012年提高14.7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2%,比2012年提高8.6个百分点;92.2%的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比2013年提高7.8个百分点;61.4%的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31.5个百分点。

(光明日报北京9月3日电)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

2018-09-04 10:42:03 来源: 0 条评论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 _光明日报 _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张翼

国家统计局3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年均减贫人口近1900万人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处于普遍贫困状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

按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97.5%,以乡村户籍人口作为总体推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人;2017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3.1%,贫困人口规模为3046万人。

2000年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3亿人,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减贫总规模的58.4%;贫困发生率下降46.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7个百分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2、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及世界银行发布数据,我国贫困人口从1981年末的8.78亿人减少到2013年末的2511万人,累计减少8.53亿人,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总规模超七成;中国贫困发生率从1981年末的88.3%下降至2013年末的1.9%,累计下降了86.4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从42.3%下降到10.9%,累计下降31.4个百分点。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贫困发生率也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称“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3、贫困地区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长

改革开放之初,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贫困地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投入和攻坚力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名义水平是2012年的1.8倍,五年年均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平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实际增长10.4%,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5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98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3%。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从住房质量改善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户均住房面积比2012年增加21.4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比重为58.1%,比2012年上升18.9个百分点。从饮水安全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饮水无困难的农户比重为89.2%,比2013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从传统耐用消费品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彩电分别为78.9台、83.5台和108.9台,分别比2012年增加31.4台、31.2台和10.6台,拥有量持续增加,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从现代耐用消费品看,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汽车、计算机拥有量分别为13.1辆、16.8台,分别是2012年的4.9倍和3.1倍,实现快速增长。

4、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配置逐渐齐全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落后。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资力度,“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配置逐渐齐全,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面貌换新颜。

截至2017年末,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接近全覆盖;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达到98.5%,比2012年提高5.2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重为86.5%,比2012年提高17.5个百分点;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为71.0%,比2012年提高32.7个百分点。

教育文化状况明显改善。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16岁以上家庭成员均未完成初中教育的农户比重为15.2%,比2012年下降3.0个百分点;84.7%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幼儿园便利,88.0%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小学便利,分别比2013年提高17.1和10.0个百分点;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重为89.2%,比2012年提高14.7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2%,比2012年提高8.6个百分点;92.2%的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比2013年提高7.8个百分点;61.4%的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31.5个百分点。

(光明日报北京9月3日电)

[责任编辑: 杜漩]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