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的方向
导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的方向

来源:《红旗文稿》2018-09-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历程,统一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统一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

一、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40年来,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当代中国和时代发展变化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既不是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模板,又不是简单地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板;既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翻版。而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都无可争辩地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的道路,就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

二、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哪里开始,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的思想进程也就从哪里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同时也在不断对这个理论进行着实践的检验。

在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党的理论创新在不断深化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关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等等,都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关于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论述,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观点,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观点,等等,都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观点,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观点等,都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必须认真回答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40年的全部历史经验和历史启示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改革开放40年的全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归结到一点,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三、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对这一制度的内涵作出了精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各方面的具体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确立的,同时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6页)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引领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

在改革开放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是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和具体层面的制度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建立在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种各样的体制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制度。根本制度事关国家命运、人民福祉、民族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且不断加以巩固;基本制度同样事关国家前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民族未来,要在坚持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发展;具体的制度特别是各种体制机制,是以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为基础构建和发展起来的,必须根据经济社会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无论是根本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基本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还是具体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改什么、不能改什么的问题上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要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

四、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文化,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文化是实践的历史的,因而文化也是发展的创新的。发展和创新是维持文化生命力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只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才能汇成文化的大江大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是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水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人们的观念的变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之源。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空前繁荣,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这些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流和主要标志,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更加注重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也正在到来。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的方向

2018-09-14 10:12:32 来源: 0 条评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历程,统一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统一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

一、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40年来,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当代中国和时代发展变化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既不是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模板,又不是简单地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板;既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翻版。而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都无可争辩地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的道路,就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

二、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哪里开始,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的思想进程也就从哪里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同时也在不断对这个理论进行着实践的检验。

在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党的理论创新在不断深化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关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等等,都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关于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论述,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观点,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观点,等等,都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观点,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观点等,都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必须认真回答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40年的全部历史经验和历史启示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改革开放40年的全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归结到一点,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三、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对这一制度的内涵作出了精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各方面的具体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确立的,同时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6页)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引领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

在改革开放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是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和具体层面的制度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建立在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种各样的体制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制度。根本制度事关国家命运、人民福祉、民族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且不断加以巩固;基本制度同样事关国家前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民族未来,要在坚持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发展;具体的制度特别是各种体制机制,是以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为基础构建和发展起来的,必须根据经济社会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无论是根本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基本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还是具体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改什么、不能改什么的问题上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要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

四、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文化,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文化是实践的历史的,因而文化也是发展的创新的。发展和创新是维持文化生命力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只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才能汇成文化的大江大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是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水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人们的观念的变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之源。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空前繁荣,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这些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流和主要标志,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更加注重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也正在到来。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华小实]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