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CPI、PPI环比涨幅双双回落
导航

10月份CPI、PPI环比涨幅双双回落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2%;PPI同比上涨3.3%,环比上涨0.4%。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水平,为宏观调控政策创造了较好的物价环境。未来一段时间,整体物价上涨动力不足,CPI和PPI同比涨幅可能收窄,但要关注部分短期因素给价格运行带来的影响。

CPI结束同比涨幅“四连增”

10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与上个月持平,结束了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的势头。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说,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1.90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0月份2.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上涨1.8%,涨幅比上个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走势温和。

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一跌一涨,促进了CPI整体保持平稳。“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CPI环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绳国庆分析说。

PPI同比环比涨幅双双回落

10月份,P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这也是P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收窄。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6.1%,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7.3%,回落0.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6.9%,回落0.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24.0%,回落0.1个百分点。涨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2.8%,扩大1.6个百分点。降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6%,扩大0.9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10月份,PPI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环比上涨。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6%,生活资料价格与上月持平。

“需要注意的是,10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RM)同比上涨4%,虽然涨幅回落,但仍然显著高于出厂价格,并且PPIRM环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本月为0.7%,表明工业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将影响企业盈利水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整体物价缺乏上涨动力

综合10月份CPI和PPI看,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价格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也为宏观调控政策创造了较好的物价环境。

根据分析,10月份之后原油价格高位回落,回调幅度已超过15%,将减轻对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压力,也会对PPI同比涨幅形成一定的下拉影响。中东局势特别是伊核问题将引起国际油价波动,存在不确定性。在国内外需求稳中趋缓、上游生产端产品价格已经回落、原油价格不会持续大幅攀升的背景下,整体物价缺乏上涨动力。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大量释放流动性,不存在抬升物价的作用。

因此,交通银行预测,CPI缺乏上涨动力,同比涨幅可能收窄。前期M1、M2增速回落可能影响CPI回落。未来猪肉价格可能企稳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难以改变整个“猪周期”运行态势,不会显著抬升物价。PPI翘尾因素显著走低,新涨价因素较弱,同比涨幅仍将收窄。补短板政策着力点在于基建投资,可能对相关工业产品带来阶段性拉升。

有机构分析认为,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因素,造成部分食品供给偏紧,加大了鲜菜和鲜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的中期影响有限。未来需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上行共振。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表示,从长期看,我国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市场自给率高,供给保障能力较强,且供给质量不断提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物价将保持平稳态势。(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10月份CPI、PPI环比涨幅双双回落

2018-11-10 10:18:11 来源: 0 条评论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2%;PPI同比上涨3.3%,环比上涨0.4%。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水平,为宏观调控政策创造了较好的物价环境。未来一段时间,整体物价上涨动力不足,CPI和PPI同比涨幅可能收窄,但要关注部分短期因素给价格运行带来的影响。

CPI结束同比涨幅“四连增”

10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与上个月持平,结束了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的势头。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说,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1.90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0月份2.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上涨1.8%,涨幅比上个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走势温和。

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一跌一涨,促进了CPI整体保持平稳。“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CPI环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绳国庆分析说。

PPI同比环比涨幅双双回落

10月份,P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这也是P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收窄。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6.1%,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7.3%,回落0.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6.9%,回落0.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24.0%,回落0.1个百分点。涨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2.8%,扩大1.6个百分点。降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6%,扩大0.9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10月份,PPI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环比上涨。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6%,生活资料价格与上月持平。

“需要注意的是,10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RM)同比上涨4%,虽然涨幅回落,但仍然显著高于出厂价格,并且PPIRM环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本月为0.7%,表明工业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将影响企业盈利水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整体物价缺乏上涨动力

综合10月份CPI和PPI看,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价格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也为宏观调控政策创造了较好的物价环境。

根据分析,10月份之后原油价格高位回落,回调幅度已超过15%,将减轻对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压力,也会对PPI同比涨幅形成一定的下拉影响。中东局势特别是伊核问题将引起国际油价波动,存在不确定性。在国内外需求稳中趋缓、上游生产端产品价格已经回落、原油价格不会持续大幅攀升的背景下,整体物价缺乏上涨动力。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大量释放流动性,不存在抬升物价的作用。

因此,交通银行预测,CPI缺乏上涨动力,同比涨幅可能收窄。前期M1、M2增速回落可能影响CPI回落。未来猪肉价格可能企稳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难以改变整个“猪周期”运行态势,不会显著抬升物价。PPI翘尾因素显著走低,新涨价因素较弱,同比涨幅仍将收窄。补短板政策着力点在于基建投资,可能对相关工业产品带来阶段性拉升。

有机构分析认为,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因素,造成部分食品供给偏紧,加大了鲜菜和鲜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的中期影响有限。未来需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上行共振。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表示,从长期看,我国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市场自给率高,供给保障能力较强,且供给质量不断提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物价将保持平稳态势。(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责任编辑: 杜漩]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