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连 奔小康
导航

心相连 奔小康

来源:人民日报2018-12-02

  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约有18万人,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前夕,记者走访了龙胜县,感受各民族手相牵、心相连,团结奋进的生动实践。

  走进泗水乡龙甸村党支部书记侯光祖家的3层小楼,客厅正中“一匾一像”分外醒目:书有“十大幸福家庭”的金色横匾,是桂林市2016年颁发的;一张“全家福”,记录的是这个已有壮、苗、侗、瑶4个少数民族的家庭“再添一族”的难忘时刻——2010年1月,侯光祖的弟弟侯光源迎娶了湖南邵东的汉族姑娘黄世红。

  “壮不离汤,侗不离酸,苗不离茶,你们家又添了个爱吃辣的湘妹子,会不会众口难调?”记者问。

  “我爸就是侗族上门女婿,以前也不怎么喝油茶,现在吃饭都用油茶来泡!”侯光祖说,全家11口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彼此照顾,“我是侗族,爱人是瑶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我都随她回娘家黄洛瑶寨过‘晒衣节’。现在大家也随弟媳妇一块吃起了辣椒,菜里没点辣味反而不习惯。”

  站在小楼上眺望,漫山遍野尽是枇杷树。泗水乡党委书记谢本玮介绍,2012年以来,侯光祖带领龙甸村乡亲因地制宜种果树、养凤鸡,全村146户贫困户已有120户脱了贫。

  住在县城的刘培政一家有19口人,同样是多民族家庭。汉族户主刘培政今年80岁,上世纪60年代从县里调到芙蓉村工作,娶了当地苗族姑娘陈利姬为妻,退休后还曾担任社区支书。在他的影响下,16个儿孙有8人是党员,且在职的全都参加了扶贫工作。

  记者到访时,在国企工作的大儿子刘仁武刚刚从40公里外的芙蓉村赶回来,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在父母亲当年生活过的芙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已经快半年了,我们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全力发展富硒水果、蔬菜、优质稻、茶叶产业,没脱贫的只剩下12户。”

  在龙甸村附近的“红军岩”上,还镌刻着1934年12月红军提出的“红军绝对保护傜民(即瑶民)”“继续斗争 再寻光明”等标语。“这两条标语不仅刻在了石头上,更刻在了龙胜各族干部群众的心里,一代代传承了下来。”龙胜县委书记周卉说。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心相连 奔小康

2018-12-02 09:46:58 来源: 0 条评论

  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约有18万人,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前夕,记者走访了龙胜县,感受各民族手相牵、心相连,团结奋进的生动实践。

  走进泗水乡龙甸村党支部书记侯光祖家的3层小楼,客厅正中“一匾一像”分外醒目:书有“十大幸福家庭”的金色横匾,是桂林市2016年颁发的;一张“全家福”,记录的是这个已有壮、苗、侗、瑶4个少数民族的家庭“再添一族”的难忘时刻——2010年1月,侯光祖的弟弟侯光源迎娶了湖南邵东的汉族姑娘黄世红。

  “壮不离汤,侗不离酸,苗不离茶,你们家又添了个爱吃辣的湘妹子,会不会众口难调?”记者问。

  “我爸就是侗族上门女婿,以前也不怎么喝油茶,现在吃饭都用油茶来泡!”侯光祖说,全家11口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彼此照顾,“我是侗族,爱人是瑶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我都随她回娘家黄洛瑶寨过‘晒衣节’。现在大家也随弟媳妇一块吃起了辣椒,菜里没点辣味反而不习惯。”

  站在小楼上眺望,漫山遍野尽是枇杷树。泗水乡党委书记谢本玮介绍,2012年以来,侯光祖带领龙甸村乡亲因地制宜种果树、养凤鸡,全村146户贫困户已有120户脱了贫。

  住在县城的刘培政一家有19口人,同样是多民族家庭。汉族户主刘培政今年80岁,上世纪60年代从县里调到芙蓉村工作,娶了当地苗族姑娘陈利姬为妻,退休后还曾担任社区支书。在他的影响下,16个儿孙有8人是党员,且在职的全都参加了扶贫工作。

  记者到访时,在国企工作的大儿子刘仁武刚刚从40公里外的芙蓉村赶回来,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在父母亲当年生活过的芙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已经快半年了,我们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全力发展富硒水果、蔬菜、优质稻、茶叶产业,没脱贫的只剩下12户。”

  在龙甸村附近的“红军岩”上,还镌刻着1934年12月红军提出的“红军绝对保护傜民(即瑶民)”“继续斗争 再寻光明”等标语。“这两条标语不仅刻在了石头上,更刻在了龙胜各族干部群众的心里,一代代传承了下来。”龙胜县委书记周卉说。

[责任编辑: 杜漩]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