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中国制度创新增益世界
导航

述评:中国制度创新增益世界

来源:新华网2019-01-19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述评:中国制度创新增益世界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傅云威

五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为数众多、影响深远的变革举措。五年来,中国锐意推进制度创新,改革红利愈发显现,不仅有效推进国内经济转型、中外合作升级,还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为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五年来,中国政府以激发市场活力为导向,致力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果断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商事制度、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试水自贸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事关顶层设计的重大举措,促进各项制度安排,与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实现更高水平的适配。

评价五年来中国改革成就时,希腊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帕帕索蒂里乌指出,中国决策层明白目前的问题所在,知道中国应该做什么,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托马斯·海贝勒与哥廷根大学学者阿尔敏·米勒联合发布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报告指出,面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的各项改革举措体现出积极性和前瞻性。

在制度变革加速推进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变中谋稳,稳中求进,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五年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至约15%,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

制度变革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中国市场的魅力。截至2018年9月底,各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约56万家,外资企业3.2万家,吸收了12%的外资,创造了12%的进出口。

某种程度上,外商选择与中国市场结缘,就是选择与中国经济共舞,就是看好中国的变革决心。正如埃及前总理谢拉夫所言,中国发展奇迹的原因在于,选择了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认为,中国在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埃及学习和借鉴。

自达达人。五年来,中国制度创新的红利不断产生“外溢效应”。中国方案开始为更多国家接纳,助益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区域经贸合作、多边开发合作等多个领域。

从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到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从持续扩大“一带一路”伙伴网络,到推动亚非等地区“互联互通”;从扩大本币互换,到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帮助相关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为国际经贸活动搭建了更大合作平台;同时,有效提升了经济全球化的包容性,注重做大并分好“蛋糕”,为各国民众带来实惠。

上个月,亚投行理事会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使成员总数扩大到93个,几乎涵盖各大洲。亚投行收获的高人气,正是中国方案顺乎人心、合乎大势的缩影。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改革不见休止符,但闻进行曲。新年伊始,更多改革新政和中国方案,正以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重塑中国经济和中外关系。(参与记者:钱铮、刘亚南、潘丽君、马倩、张玉亮、耿学鹏、叶在琪、朱晟、杨臻、赵焱、林昊、李碧念、高竹、田明)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述评:中国制度创新增益世界

2019-01-19 09:28:31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述评:中国制度创新增益世界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傅云威

五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为数众多、影响深远的变革举措。五年来,中国锐意推进制度创新,改革红利愈发显现,不仅有效推进国内经济转型、中外合作升级,还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为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五年来,中国政府以激发市场活力为导向,致力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果断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商事制度、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试水自贸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事关顶层设计的重大举措,促进各项制度安排,与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实现更高水平的适配。

评价五年来中国改革成就时,希腊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帕帕索蒂里乌指出,中国决策层明白目前的问题所在,知道中国应该做什么,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托马斯·海贝勒与哥廷根大学学者阿尔敏·米勒联合发布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报告指出,面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的各项改革举措体现出积极性和前瞻性。

在制度变革加速推进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变中谋稳,稳中求进,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五年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至约15%,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

制度变革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中国市场的魅力。截至2018年9月底,各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约56万家,外资企业3.2万家,吸收了12%的外资,创造了12%的进出口。

某种程度上,外商选择与中国市场结缘,就是选择与中国经济共舞,就是看好中国的变革决心。正如埃及前总理谢拉夫所言,中国发展奇迹的原因在于,选择了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认为,中国在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埃及学习和借鉴。

自达达人。五年来,中国制度创新的红利不断产生“外溢效应”。中国方案开始为更多国家接纳,助益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区域经贸合作、多边开发合作等多个领域。

从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到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从持续扩大“一带一路”伙伴网络,到推动亚非等地区“互联互通”;从扩大本币互换,到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帮助相关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为国际经贸活动搭建了更大合作平台;同时,有效提升了经济全球化的包容性,注重做大并分好“蛋糕”,为各国民众带来实惠。

上个月,亚投行理事会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使成员总数扩大到93个,几乎涵盖各大洲。亚投行收获的高人气,正是中国方案顺乎人心、合乎大势的缩影。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改革不见休止符,但闻进行曲。新年伊始,更多改革新政和中国方案,正以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重塑中国经济和中外关系。(参与记者:钱铮、刘亚南、潘丽君、马倩、张玉亮、耿学鹏、叶在琪、朱晟、杨臻、赵焱、林昊、李碧念、高竹、田明)

[责任编辑: 杜漩]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