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学校美育短板
教育部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美育育人体系

补齐学校美育短板
教育部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美育育人体系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04-16

中国青年报苏州4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未晨)教育部4月15日在苏州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当前我国学校美育改革的情况,指出要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美育育人体系。“在很多人看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体育是短板,但是相对于美育而言,体育还算是强的。在学校教育中,美育是比体育还要短的那个短板。”王登峰说。

有人认为学校美育就是吹拉弹唱,但其实,“学校美育不仅仅是吹拉弹唱,它有着更重要的综合性育人的功能。”王登峰说,美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吹拉弹唱是一种技能,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重要品质,那么这种品质要通过学校美育来进行培育。

如何破解“美育是学校最短板”这个难题呢?

首先要加快补齐,既要补齐美育的办学条件,还要配齐配好美育教师。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已达到8.7%。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2008年至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5.6%提高到93.8%,初中的这一指标由59.8%提高到95.5%,十年增长约42个百分点。设施设备标准日益完善。《普通高中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研制启动,推动将高校艺术场馆建设情况纳入高校教育发展统计数据。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也已经显现出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年的43.4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1.7万人,十年来平均增速为5.1%。

同时,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2.1%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75.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全国84.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另外一点是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要改革。目前,学校美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发挥的基础性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社会上很多人在讨论取消特长生加分的问题,“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才是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真正面向人人的一个前提条件。”王登峰说,“没了加分,学校的体育和美育才不再是个别有特长的学生去学,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

“既然提出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评价也应该是全面的。”王登峰说,而且这个考核评价要真正进入到学生的成长和升学的评价体系里面去。

王登峰同时指出,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体育和美育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比整个教育总体上的不平衡还要更加突出。

因此,涉及到体育和美育评价体系,首先要面对的是公平问题。对于那些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高水平体育和美育的地区的孩子,不能在升学的时候硬把体育和美育作为他们升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循序渐进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改进。“我们要通过改革,将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学校、考核教育、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王登峰说。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印发了省级层面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2016年至2018年,教育部分3批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实现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全覆盖,探索建立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动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美育工作,健全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机制,初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融合机制;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初步建立学生、学校、教育部门“多元立体”的美育评价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补齐学校美育短板
教育部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美育育人体系

2019-04-16 06:29:43 来源: 0 条评论

中国青年报苏州4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未晨)教育部4月15日在苏州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当前我国学校美育改革的情况,指出要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美育育人体系。“在很多人看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体育是短板,但是相对于美育而言,体育还算是强的。在学校教育中,美育是比体育还要短的那个短板。”王登峰说。

有人认为学校美育就是吹拉弹唱,但其实,“学校美育不仅仅是吹拉弹唱,它有着更重要的综合性育人的功能。”王登峰说,美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吹拉弹唱是一种技能,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重要品质,那么这种品质要通过学校美育来进行培育。

如何破解“美育是学校最短板”这个难题呢?

首先要加快补齐,既要补齐美育的办学条件,还要配齐配好美育教师。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已达到8.7%。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2008年至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5.6%提高到93.8%,初中的这一指标由59.8%提高到95.5%,十年增长约42个百分点。设施设备标准日益完善。《普通高中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研制启动,推动将高校艺术场馆建设情况纳入高校教育发展统计数据。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也已经显现出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年的43.4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1.7万人,十年来平均增速为5.1%。

同时,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2.1%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75.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全国84.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另外一点是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要改革。目前,学校美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发挥的基础性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社会上很多人在讨论取消特长生加分的问题,“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才是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真正面向人人的一个前提条件。”王登峰说,“没了加分,学校的体育和美育才不再是个别有特长的学生去学,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

“既然提出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评价也应该是全面的。”王登峰说,而且这个考核评价要真正进入到学生的成长和升学的评价体系里面去。

王登峰同时指出,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体育和美育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比整个教育总体上的不平衡还要更加突出。

因此,涉及到体育和美育评价体系,首先要面对的是公平问题。对于那些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高水平体育和美育的地区的孩子,不能在升学的时候硬把体育和美育作为他们升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循序渐进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改进。“我们要通过改革,将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学校、考核教育、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王登峰说。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印发了省级层面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2016年至2018年,教育部分3批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实现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全覆盖,探索建立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动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美育工作,健全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机制,初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融合机制;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初步建立学生、学校、教育部门“多元立体”的美育评价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