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宫一号”团队:梦在星辰大海

“月宫一号”团队:梦在星辰大海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04

【爱国情 奋斗者·青春之声】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如果你看过《流浪地球》,如果你看过《火星救援》,如果你感叹外星球的神秘,如果你是一个科幻迷,那么,你一定要关注这个团队的故事,他们用青春在“太空”种出花朵,让长期太空作业、荒漠作业、深海作业成为可能。他们,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团队。近日,他们刚刚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从2014年5月“月宫一号”率先完成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开始,这个团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之后,他们的每一次亮相,都和进一步实验有关。随着2018年“月宫365”实验的成功,他们终于稍稍舒了一口气。他们完成了迄今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近日,记者采访了“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和团队成员伊志豪博士,请他们为读者揭秘这个在星辰大海筑梦的团队。

“月宫一号”是一个“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用通俗的语言形容,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生物圈。通过植物的生长释放氧气,为宇航员提供食物,再通过代谢为植物提供养料。当科幻电影中宇航员为在火星上生长的土豆欢呼的时候,他们早已在密闭的太空舱种植了30多种植物,体验春种秋收,还用饲养的黄粉虫给宇航员“吃肉”“加餐”。精密的实验背后,最难的是什么?伊志豪告诉记者,“心理关”是他们要克服的最大难题。在舱内生活370天,尽管有分组,但是一切都是第一次面对,个中挑战不言而喻。伊志豪形容,在舱内的生活,就像处于一个密闭的卧铺车厢,每天可以隔着小小的窗口看看外面。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需要把窗口遮蔽起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调试不同的参数。“这时,就感觉这节车厢进了隧道,有奇异的孤独感和莫名的安全感。”

“上午9点钟,换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打开舱门,将植物用剩的液体排出,进入处理箱,测试、补水、补母液,重新打进培植槽。”周而复始,伊志豪在每天的舱内工作处理完毕之后,当心情有些波动的时候,就会去两个植物仓“遛弯”,“当看到亲手种植的植物茁壮成长,内心还是很愉悦的”。“还有一个师妹会吹陶笛。她有时候会为我们吹奏一曲。还可以下象棋、扔飞镖、骑动感单车,用运动的方式调节心情。”伊志豪告诉记者。长期的“地外”生存,他们形成了一整套缓解压力的方式,留待未来进一步科学研究。

370天的“地外旅程”中,他们曾经历了很多意外,比如突发的停电,他们也经历了很多自己设置的困难,以备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第一组是4位宇航员,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舱内已经适应了他们的生活参数,当我们换班的时候,宇航员换成了8位,一下子多了一倍,我们也曾担心影响舱内运行,但是由于预案准备充分,还是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伊志豪说。

当一切挑战都闯过来的时候,伊志豪感慨,他们成立的学生党支部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整个团队的师生们由于科研方向不同,被分为5个小组,5个小组是有机的整体,共同为‘月宫一号’实验的成功贡献力量。每个小组的组长由高年级党员同志来担任,大家定期汇报各自工作,定期谈心,做科研交流,携手攻关。各小组还定期开展实验教学和软件操作,让大家都能很好地进入实验状态。”伊志豪说。

记者问伊志豪,“月宫一号”团队的梦想是什么,他说,他们想“看着祖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迈进”。“这是北航人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精神,也是我们‘空天报国’的梦想。假如我们的地外空间站建好以后,需要有生命科学背景的人参与选拔,我一定会第一个报名。”

因为,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月宫一号”团队:梦在星辰大海

2019-05-04 15:47:43 来源: 0 条评论

【爱国情 奋斗者·青春之声】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如果你看过《流浪地球》,如果你看过《火星救援》,如果你感叹外星球的神秘,如果你是一个科幻迷,那么,你一定要关注这个团队的故事,他们用青春在“太空”种出花朵,让长期太空作业、荒漠作业、深海作业成为可能。他们,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团队。近日,他们刚刚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从2014年5月“月宫一号”率先完成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开始,这个团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之后,他们的每一次亮相,都和进一步实验有关。随着2018年“月宫365”实验的成功,他们终于稍稍舒了一口气。他们完成了迄今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近日,记者采访了“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和团队成员伊志豪博士,请他们为读者揭秘这个在星辰大海筑梦的团队。

“月宫一号”是一个“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用通俗的语言形容,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生物圈。通过植物的生长释放氧气,为宇航员提供食物,再通过代谢为植物提供养料。当科幻电影中宇航员为在火星上生长的土豆欢呼的时候,他们早已在密闭的太空舱种植了30多种植物,体验春种秋收,还用饲养的黄粉虫给宇航员“吃肉”“加餐”。精密的实验背后,最难的是什么?伊志豪告诉记者,“心理关”是他们要克服的最大难题。在舱内生活370天,尽管有分组,但是一切都是第一次面对,个中挑战不言而喻。伊志豪形容,在舱内的生活,就像处于一个密闭的卧铺车厢,每天可以隔着小小的窗口看看外面。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需要把窗口遮蔽起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调试不同的参数。“这时,就感觉这节车厢进了隧道,有奇异的孤独感和莫名的安全感。”

“上午9点钟,换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打开舱门,将植物用剩的液体排出,进入处理箱,测试、补水、补母液,重新打进培植槽。”周而复始,伊志豪在每天的舱内工作处理完毕之后,当心情有些波动的时候,就会去两个植物仓“遛弯”,“当看到亲手种植的植物茁壮成长,内心还是很愉悦的”。“还有一个师妹会吹陶笛。她有时候会为我们吹奏一曲。还可以下象棋、扔飞镖、骑动感单车,用运动的方式调节心情。”伊志豪告诉记者。长期的“地外”生存,他们形成了一整套缓解压力的方式,留待未来进一步科学研究。

370天的“地外旅程”中,他们曾经历了很多意外,比如突发的停电,他们也经历了很多自己设置的困难,以备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第一组是4位宇航员,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舱内已经适应了他们的生活参数,当我们换班的时候,宇航员换成了8位,一下子多了一倍,我们也曾担心影响舱内运行,但是由于预案准备充分,还是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伊志豪说。

当一切挑战都闯过来的时候,伊志豪感慨,他们成立的学生党支部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整个团队的师生们由于科研方向不同,被分为5个小组,5个小组是有机的整体,共同为‘月宫一号’实验的成功贡献力量。每个小组的组长由高年级党员同志来担任,大家定期汇报各自工作,定期谈心,做科研交流,携手攻关。各小组还定期开展实验教学和软件操作,让大家都能很好地进入实验状态。”伊志豪说。

记者问伊志豪,“月宫一号”团队的梦想是什么,他说,他们想“看着祖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迈进”。“这是北航人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精神,也是我们‘空天报国’的梦想。假如我们的地外空间站建好以后,需要有生命科学背景的人参与选拔,我一定会第一个报名。”

因为,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