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绿色发展繁荣 做强做大绿色经济

追求绿色发展繁荣 做强做大绿色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对于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就其核心要义来说,绿色发展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人类在发展中做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时兼得,二者不可偏废。就其涵盖领域来说,绿色发展要求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各方面都朝着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型和发展。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绿色经济也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

所谓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文明与经济协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的新的经济形式。它大体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经济要环保”,要求经济活动除了要遵循经济自身规律之外,还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损害生态环境;二是指“环保促经济”,肯定生态环境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主张从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取综合效益。

然而,我国在以往长期发展中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无序开发,导致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环境问题。在新时代,要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最重要的是要将“绿色”贯穿到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之中,使经济绿色化。

第一,发展理念绿色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理念的绿色化变革,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统的思维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立起来,不仅如此,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还常常选择以牺牲“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我们必须尊重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要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决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方式绿色化。生态环境的问题在本质上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由于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再生修复功能相对较弱,只有彻底改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已经被恶化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逐渐得到改善。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路径。为了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我们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幅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产业结构绿色化。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一方面,自然不仅是经济生产的对象,也是经济生产的资源,阳光、河流、地热等自然力量直接参与经济生产过程本身,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自然力是生产者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先决条件,自然界以衣、食、住、行等形式与生产者联系在一起,维持和发展着生产者的体力与智力,而生产者的脑力和体力发展又是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因此,自然环境蕴含经济价值,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经济财富。产业结构绿色化重构,就是要改造升级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这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长期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四,增长动力绿色化。一般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行动力,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个主体,特别是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二是拉动力,指通过经济利益、精神嘉奖等多种手段对绿色经济发展行为给予正向激励和引导;三是推动力,指依靠经济系统以外的强制性力量,如法律、规章制度等,对可能损害环境的经济发展行为给予严格的约束和制衡。其中,绿色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市场经济主体自身行动力缺失或不足,无论外界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如何加大也是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的。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绿色化转换是必然的路径选择。

第五,效益评价绿色化。长期以来,我国对经济发展效益的评价是基于单纯的经济数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等,这是造成经济增长的同时背负严重的“生态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毋庸置疑,GD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效益,但却不能反映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经济效益评价亟需绿色化转型,我们不能以GDP论英雄,而应遵循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对经济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经济建设项目等进行包含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内的综合性效益评价。同时,还要将绿色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和任用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只有使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绿色化,才能做强做大绿色经济,让绿色成为发展最亮的底色,从而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繁荣。(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杜玉华 段艳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追求绿色发展繁荣 做强做大绿色经济

2019-05-20 17:27:32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对于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就其核心要义来说,绿色发展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人类在发展中做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时兼得,二者不可偏废。就其涵盖领域来说,绿色发展要求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各方面都朝着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型和发展。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绿色经济也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

所谓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文明与经济协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的新的经济形式。它大体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经济要环保”,要求经济活动除了要遵循经济自身规律之外,还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损害生态环境;二是指“环保促经济”,肯定生态环境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主张从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取综合效益。

然而,我国在以往长期发展中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无序开发,导致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环境问题。在新时代,要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最重要的是要将“绿色”贯穿到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之中,使经济绿色化。

第一,发展理念绿色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理念的绿色化变革,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统的思维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立起来,不仅如此,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还常常选择以牺牲“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我们必须尊重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要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决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方式绿色化。生态环境的问题在本质上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由于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再生修复功能相对较弱,只有彻底改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已经被恶化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逐渐得到改善。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路径。为了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我们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幅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产业结构绿色化。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一方面,自然不仅是经济生产的对象,也是经济生产的资源,阳光、河流、地热等自然力量直接参与经济生产过程本身,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自然力是生产者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先决条件,自然界以衣、食、住、行等形式与生产者联系在一起,维持和发展着生产者的体力与智力,而生产者的脑力和体力发展又是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因此,自然环境蕴含经济价值,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经济财富。产业结构绿色化重构,就是要改造升级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这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长期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四,增长动力绿色化。一般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行动力,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个主体,特别是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二是拉动力,指通过经济利益、精神嘉奖等多种手段对绿色经济发展行为给予正向激励和引导;三是推动力,指依靠经济系统以外的强制性力量,如法律、规章制度等,对可能损害环境的经济发展行为给予严格的约束和制衡。其中,绿色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市场经济主体自身行动力缺失或不足,无论外界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如何加大也是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的。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绿色化转换是必然的路径选择。

第五,效益评价绿色化。长期以来,我国对经济发展效益的评价是基于单纯的经济数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等,这是造成经济增长的同时背负严重的“生态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毋庸置疑,GD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效益,但却不能反映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经济效益评价亟需绿色化转型,我们不能以GDP论英雄,而应遵循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对经济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经济建设项目等进行包含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内的综合性效益评价。同时,还要将绿色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和任用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只有使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绿色化,才能做强做大绿色经济,让绿色成为发展最亮的底色,从而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繁荣。(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杜玉华 段艳丰)

[责任编辑: 邵煜晟]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