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来源:学习时报2019-05-21

  原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结合,是近代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推进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孕育形成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要素,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在写出民族复兴新史诗的同时,也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版本,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篇章,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一言以蔽之,因为它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最好脚本。

  历史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好在它是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方向上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红线。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探索和开创精神,尽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挫折与失误,但其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特别是其中所体现出的“走自己的路”的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伟大历史道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体现和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历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巨大挫折而愈益展现其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又从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不断获得验证和支撑。要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价值取向以及未来方向等根本性问题,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了一整套框架性方案;同时,中国发展则验证了应当如何实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均衡,应当如何基于现实情况框定社会主义的历史坐标,应当如何从现实发展中给理论以明确合理的反馈从而使之更具有生命力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是我们自己的路,因而也是最稳妥可靠最有利于实现我们理想社会目标的路。

  根本支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好在它在支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逐步成熟成型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轮廓已经显现。在实践层面,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制度层面,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总体定型并日臻完善,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日趋成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各项制度相互联系和贯通而形成的党和国家制度体系已经形成,这套制度体系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架构。要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成功调适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匹配,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积累沉淀,已经呈现为一种新型的发展样态,进而呈现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形态和制度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蕴含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切主要秘密。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积淀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成果,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国家统一。具体从推进现代化的角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性地解决了一个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不得不面对的若干重大难题,正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框架和运行逻辑下,发展以及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问题,开放以及开放带来的自主性丧失的危险,效率以及效率所带来的社会不公问题,崛起以及崛起过程中对和平的影响等,都得到了相对有效的管控和解决,从而中国的现代化才得以顺利推进。

  良好成长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好在它随着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表现为一个固定的结论,而始终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丰富深化,表现出良好成长性。就此而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性质,但并不禁锢其发展而且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升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演化是个动态开放的进程,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自我进化的特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其间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在中国本土生长的真实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切都充分表明,摆脱某种形而上学的桎梏,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其充溢着创新经验,到处体现着时代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

  思想僵化、利益固化、制度蜕化,是导致过去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覆亡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性品格,就是“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因此,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那么就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看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答的难题,并且,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这样的问题和难题就会越多。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面临的任务和使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019-05-21 12:49:17 来源:

  原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结合,是近代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推进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孕育形成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要素,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在写出民族复兴新史诗的同时,也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版本,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篇章,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一言以蔽之,因为它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最好脚本。

  历史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好在它是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方向上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红线。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探索和开创精神,尽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挫折与失误,但其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特别是其中所体现出的“走自己的路”的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伟大历史道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体现和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历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巨大挫折而愈益展现其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又从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不断获得验证和支撑。要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价值取向以及未来方向等根本性问题,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了一整套框架性方案;同时,中国发展则验证了应当如何实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均衡,应当如何基于现实情况框定社会主义的历史坐标,应当如何从现实发展中给理论以明确合理的反馈从而使之更具有生命力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是我们自己的路,因而也是最稳妥可靠最有利于实现我们理想社会目标的路。

  根本支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好在它在支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逐步成熟成型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轮廓已经显现。在实践层面,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制度层面,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总体定型并日臻完善,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日趋成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各项制度相互联系和贯通而形成的党和国家制度体系已经形成,这套制度体系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架构。要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成功调适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匹配,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积累沉淀,已经呈现为一种新型的发展样态,进而呈现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形态和制度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蕴含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切主要秘密。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积淀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成果,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国家统一。具体从推进现代化的角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性地解决了一个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不得不面对的若干重大难题,正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框架和运行逻辑下,发展以及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问题,开放以及开放带来的自主性丧失的危险,效率以及效率所带来的社会不公问题,崛起以及崛起过程中对和平的影响等,都得到了相对有效的管控和解决,从而中国的现代化才得以顺利推进。

  良好成长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好在它随着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表现为一个固定的结论,而始终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丰富深化,表现出良好成长性。就此而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性质,但并不禁锢其发展而且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升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演化是个动态开放的进程,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自我进化的特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其间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在中国本土生长的真实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切都充分表明,摆脱某种形而上学的桎梏,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其充溢着创新经验,到处体现着时代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

  思想僵化、利益固化、制度蜕化,是导致过去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覆亡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性品格,就是“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因此,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那么就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看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答的难题,并且,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这样的问题和难题就会越多。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面临的任务和使命。

[责任编辑: 杜漩]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