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专家:降水异常偏少

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专家:降水异常偏少

来源:科技日报2019-05-22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5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实况显示,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气象干旱,东北、黄淮、江淮、西南等地出现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吉林、云南部分地区出现特旱。此次干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及未来趋势如何?就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我国多地旱象严重

据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侯威介绍,今年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4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其中,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为4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4.1%,辽宁省平均降水量为4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2.6%,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同时,东北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

气候监测显示,4月1日至5月17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35.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3.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云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同样,今年5月以来,黄淮和江淮地区平均降水量为9.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干旱对东北地区的新季玉米播种及生长有一定影响,同时,受气象干旱影响,东北大部以及内蒙古东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侯威说。

目前,干旱已严重影响云南春耕生产和人民生活,云南省气象局5月13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四级应急响应。

温高雨少导致气象干旱发展持续

针对此次全国多地干旱,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气象干旱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8年9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过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该事件其影响将持续到今年夏季。

陈丽娟分析,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西北太平洋地区副热带高压偏强,菲律宾地区为反气旋式异常环流,加之今年春季印度洋海温持续偏暖,冬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多,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菲律宾反气旋异常偏强。而中纬度地区自4月以来的冷空气较为活跃,在这种背景下,冷暖气流主要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东部地区交汇。

“由于我国东北地区、黄淮大部主要受偏北风影响,水汽输送条件差,不易形成有效降水;而云南地区主要受高原地区西北风和西风的影响,出现异常的辐散下沉运动,造成降水偏少。”陈丽娟说。

干旱地区未来趋势如何?陈丽娟介绍,我国东北地区在未来10天将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气象干旱有望缓解。中长期预报显示,预计未来11天到30天,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6月上旬降水有较常年偏多的可能性,气象干旱有望解除。

“云南地区在未来10天出现有效降水的可能性较小,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中长期预报显示,未来11天到30天,云南东部将出现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干旱有望缓解,而云南西部的降水仍然较常年同期偏少,干旱可能持续。”陈丽娟说,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的多年平均开始时间在5月中旬到下旬,预计今年云南雨季的开始时间较常年偏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专家:降水异常偏少

2019-05-22 06:52:23 来源: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5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实况显示,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气象干旱,东北、黄淮、江淮、西南等地出现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吉林、云南部分地区出现特旱。此次干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及未来趋势如何?就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我国多地旱象严重

据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侯威介绍,今年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4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其中,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为4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4.1%,辽宁省平均降水量为4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2.6%,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同时,东北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

气候监测显示,4月1日至5月17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35.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3.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云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同样,今年5月以来,黄淮和江淮地区平均降水量为9.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干旱对东北地区的新季玉米播种及生长有一定影响,同时,受气象干旱影响,东北大部以及内蒙古东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侯威说。

目前,干旱已严重影响云南春耕生产和人民生活,云南省气象局5月13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四级应急响应。

温高雨少导致气象干旱发展持续

针对此次全国多地干旱,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气象干旱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8年9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过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该事件其影响将持续到今年夏季。

陈丽娟分析,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西北太平洋地区副热带高压偏强,菲律宾地区为反气旋式异常环流,加之今年春季印度洋海温持续偏暖,冬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多,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菲律宾反气旋异常偏强。而中纬度地区自4月以来的冷空气较为活跃,在这种背景下,冷暖气流主要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东部地区交汇。

“由于我国东北地区、黄淮大部主要受偏北风影响,水汽输送条件差,不易形成有效降水;而云南地区主要受高原地区西北风和西风的影响,出现异常的辐散下沉运动,造成降水偏少。”陈丽娟说。

干旱地区未来趋势如何?陈丽娟介绍,我国东北地区在未来10天将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气象干旱有望缓解。中长期预报显示,预计未来11天到30天,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6月上旬降水有较常年偏多的可能性,气象干旱有望解除。

“云南地区在未来10天出现有效降水的可能性较小,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中长期预报显示,未来11天到30天,云南东部将出现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干旱有望缓解,而云南西部的降水仍然较常年同期偏少,干旱可能持续。”陈丽娟说,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的多年平均开始时间在5月中旬到下旬,预计今年云南雨季的开始时间较常年偏晚。

[责任编辑: 华海纳]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