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上熟悉的“陌生人”

“科学”号上熟悉的“陌生人”

来源:新华社2019-05-27

新华社“科学”号5月26日电(记者张旭东)每天晚上11点多,睡眼惺忪的“科学”号二管轮刘明亮吃完他的“早餐”,就到船舶“负一层”的机舱去值班。一个多月下来,他几乎和同船的科考队员没打过几个照面。

走进“科学”号机舱,粗大的管道在空中纵横交错,两台发电机发出巨大轰鸣声,说话要大声喊对方才能听见;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温度计的指针直逼50摄氏度,令人感受到船舶的“体温”和正在跳动的“心脏”。

5月18日,靠泊在青岛母港的“科学”号准备解缆起航(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正驶往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将对神秘海山进行调查。轮机部负责全船机械设备,特别是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他们工作所在的机舱就是船舶的“心脏”。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参加过同一航次的人相互间都特别亲切。但由于轮机部工作的特殊性,大家在餐厅都见过我们的照片,却几乎没见过真人,更没打过交道,我们是科考队员在船上熟悉的陌生人。”刘明亮说。

“科学”号轮机部按照船舶管理惯例,实行三班倒。

即使没有任何报警和异常,每隔一小时,值班人员都要按照规定路线去机舱巡视,看有没有“跑冒滴露”现象,一些重要节点还有打卡机,巡视时要打卡记录。

“机舱在船舶底部,入口比较隐蔽,很多科考队员一个航次下来都不知道机舱在哪。另外,这里噪音大、闷热,很多人没事也不会来。”“科学”号轮机长丁飞说,“轮机部工作人员或在机舱值班,或在房间休息,很少有机会和科考队员接触。”

丁飞介绍,“科学”号打破传统螺旋桨直接通过柴油机推进,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柴油机只负责为全船发电,电力驱动水下的吊舱,为船舶提供动力。这种设计一方面让机舱布局更灵活、合理,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控灵活性。

“另外,‘科学’号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丁飞说,“比如,过去开关一个机舱阀门,要到阀门跟前去,现在我们在机舱集控室电脑上点击鼠标就能完成。”

船舶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维护保养水平和细节要求越高。目前,“科学”号轮机部共有11人,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大部分毕业于高校轮机相关专业。

“我们这支队伍虽然年轻、经验少,但他们经过专业、系统的轮机学习,理论水平高,能阅读英文说明书,能快速学习掌握‘科学’号上先进的机械设备。”丁飞说,经过几年人员和船舶的磨合,他们在运行维护船舶机械设备方面已经驾轻就熟。

丁飞经常不在自己房间,而是盯守在机舱集控室。“我是全船动力机械设备的技术总负责人,我要对船舶和全体船队员的安全负责任。”他说。

常年工作在不见天日的机舱、天天与冰冷的机器打交道,生活难免单调乏味。但“90后”刘明亮说:“机舱里轰鸣的声音,对其他人来说是噪音,但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有节奏的律动,是船舶铿锵有力的‘心跳’,是我们心里最大的安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科学”号上熟悉的“陌生人”

2019-05-27 09:29:02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科学”号5月26日电(记者张旭东)每天晚上11点多,睡眼惺忪的“科学”号二管轮刘明亮吃完他的“早餐”,就到船舶“负一层”的机舱去值班。一个多月下来,他几乎和同船的科考队员没打过几个照面。

走进“科学”号机舱,粗大的管道在空中纵横交错,两台发电机发出巨大轰鸣声,说话要大声喊对方才能听见;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温度计的指针直逼50摄氏度,令人感受到船舶的“体温”和正在跳动的“心脏”。

5月18日,靠泊在青岛母港的“科学”号准备解缆起航(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正驶往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将对神秘海山进行调查。轮机部负责全船机械设备,特别是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他们工作所在的机舱就是船舶的“心脏”。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参加过同一航次的人相互间都特别亲切。但由于轮机部工作的特殊性,大家在餐厅都见过我们的照片,却几乎没见过真人,更没打过交道,我们是科考队员在船上熟悉的陌生人。”刘明亮说。

“科学”号轮机部按照船舶管理惯例,实行三班倒。

即使没有任何报警和异常,每隔一小时,值班人员都要按照规定路线去机舱巡视,看有没有“跑冒滴露”现象,一些重要节点还有打卡机,巡视时要打卡记录。

“机舱在船舶底部,入口比较隐蔽,很多科考队员一个航次下来都不知道机舱在哪。另外,这里噪音大、闷热,很多人没事也不会来。”“科学”号轮机长丁飞说,“轮机部工作人员或在机舱值班,或在房间休息,很少有机会和科考队员接触。”

丁飞介绍,“科学”号打破传统螺旋桨直接通过柴油机推进,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柴油机只负责为全船发电,电力驱动水下的吊舱,为船舶提供动力。这种设计一方面让机舱布局更灵活、合理,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控灵活性。

“另外,‘科学’号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丁飞说,“比如,过去开关一个机舱阀门,要到阀门跟前去,现在我们在机舱集控室电脑上点击鼠标就能完成。”

船舶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维护保养水平和细节要求越高。目前,“科学”号轮机部共有11人,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大部分毕业于高校轮机相关专业。

“我们这支队伍虽然年轻、经验少,但他们经过专业、系统的轮机学习,理论水平高,能阅读英文说明书,能快速学习掌握‘科学’号上先进的机械设备。”丁飞说,经过几年人员和船舶的磨合,他们在运行维护船舶机械设备方面已经驾轻就熟。

丁飞经常不在自己房间,而是盯守在机舱集控室。“我是全船动力机械设备的技术总负责人,我要对船舶和全体船队员的安全负责任。”他说。

常年工作在不见天日的机舱、天天与冰冷的机器打交道,生活难免单调乏味。但“90后”刘明亮说:“机舱里轰鸣的声音,对其他人来说是噪音,但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有节奏的律动,是船舶铿锵有力的‘心跳’,是我们心里最大的安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