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中农大扎根曲周46年 盐碱地变良田

【爱国情 奋斗者】中农大扎根曲周46年 盐碱地变良田

来源:央视网2019-05-3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河北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自古这里就是一片盐碱地,是出了名的“老碱窝”。46年前,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来到曲周县,立下誓言“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几十年过去了,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昔日的盐碱地已经变成米粮川。

曲周县的麦田里,小麦这几天正在生长的关键时期。村民说,由于科学管理,现在年年都是丰收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曲周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县72万亩耕地中,28万亩是盐碱地,春天旱夏天涝。黄淮海平原的老百姓常常要靠国家救济,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30亿公斤。1973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中国农业大学6位老师来到曲周县盐碱最重的张庄村,立下誓言“一定要把盐碱地治理成米粮川”。

农大的老师们在村里安营扎寨,向村民们表示,治不好盐碱不回北京。

在漏风、漏雨、漏土的“三漏房”里,中国农大的老师们吃糙面、树叶、棉花壳磨成的“三和面”,和老百姓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土炕睡觉。

田间地头,看群众下水,老师们也下水,看群众光膀子,老师们也光膀子,他们和农民们一起在盐碱滩上摸爬滚打,没过多久,村子里就出现了很多“四泡老师”。

最终,农大老师们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浅井深沟、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他们把张庄村南80亩盐碱最严重的地块开辟为试验田,第二年粮食亩产就达到230多公斤,而当时曲周县粮食平均亩产只有50公斤。就这样,曲周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好,农民开始向国家售卖余粮。

到1988年,曲周县28万亩盐碱地得到全面综合治理。1993年,由中国农大牵头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爱国情 奋斗者】中农大扎根曲周46年 盐碱地变良田

2019-05-30 22:02:17 来源: 0 条评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河北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自古这里就是一片盐碱地,是出了名的“老碱窝”。46年前,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来到曲周县,立下誓言“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几十年过去了,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昔日的盐碱地已经变成米粮川。

曲周县的麦田里,小麦这几天正在生长的关键时期。村民说,由于科学管理,现在年年都是丰收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曲周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县72万亩耕地中,28万亩是盐碱地,春天旱夏天涝。黄淮海平原的老百姓常常要靠国家救济,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30亿公斤。1973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中国农业大学6位老师来到曲周县盐碱最重的张庄村,立下誓言“一定要把盐碱地治理成米粮川”。

农大的老师们在村里安营扎寨,向村民们表示,治不好盐碱不回北京。

在漏风、漏雨、漏土的“三漏房”里,中国农大的老师们吃糙面、树叶、棉花壳磨成的“三和面”,和老百姓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土炕睡觉。

田间地头,看群众下水,老师们也下水,看群众光膀子,老师们也光膀子,他们和农民们一起在盐碱滩上摸爬滚打,没过多久,村子里就出现了很多“四泡老师”。

最终,农大老师们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浅井深沟、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他们把张庄村南80亩盐碱最严重的地块开辟为试验田,第二年粮食亩产就达到230多公斤,而当时曲周县粮食平均亩产只有50公斤。就这样,曲周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好,农民开始向国家售卖余粮。

到1988年,曲周县28万亩盐碱地得到全面综合治理。1993年,由中国农大牵头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