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向纵深 接收站公平开放步入规模化新里程

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向纵深 接收站公平开放步入规模化新里程

来源:新华社2019-06-06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王海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是深化我国天然气体制改革、推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继2018年推出两个窗口期产品后,2019年6月5日,中国海油联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的“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协议产品完成首单交易,这是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具体路径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探索,标志着我国LNG基础设施公平有序开放步入规模化、常态化的新里程。

随着我国油气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上、下游市场主体多元化正在形成,各方对于深化油气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意愿日益强烈、对公平开放的诉求越来越多。但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一蹴而就,用好用足现有基础设施资源,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政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5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更大力度地推动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更好地营造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加快油气市场多元竞争,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和集约输送能力。

当前,进口LNG在国内天然气市场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 LNG接收站合理布局,使进口LNG在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和储备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海油是我国最大LNG进口商,也是拥有LNG接收站最多的企业,目前已建成LNG接收站10座,加上在建或即将开工的项目,预计2025年中海油接收站将达到15座。在中国海油看来,这些LNG接收站,不只是企业资源,更是国家资源、社会资源。

近年来,中国海油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探索,在国内创新性地推出“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业务,实现接收站共享共用。进入2019年以来,中国海油实行更大规模、更新形式的开放,除单一窗口期,新增了“进口LNG窗口一站通”长期和中短期协议产品,让更多下游企业参与国际资源采购,进一步增加市场流动性。

6月5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国内首单“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协议产品,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天源储气有限公司、三河市鹏皓燃气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此次成交的产品设计为“4+5”结构,长协资源和现货资源有机结合,即4船中海油长协资源和5船用户现货资源,共计9船,合同期为27个月,提货地点覆盖中海油粤东、福建、深圳、珠海、浙江、天津等LNG接收站。该产品的推出,使社会第三方实现了和中国海油一起公平使用LNG接收站,即长期“共享接收站,共同承担启动资源”。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在今年3月份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国内LNG行业的领军企业,中海油将持续推进改革,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通过开放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向社会供应更多更稳定的天然气,为加快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中海油愿意与社会各界共同推行“合作建设、共同使用接收站”的新模式,并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让更多企业和主体参与到LNG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致力于降低成本,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老百姓用得上气,用得起气,推动中国天然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杨华认为,LNG基础设施公平有序开放,有利于充分释放接收站产能,增强我国天然气调峰能力,提升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水平。同时,有利于帮助更多国内市场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吸引更多国际资源进入我国市场,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更加市场化,使市场价格更趋合理,助推我国天然气价格的形成,提升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5月20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联合主办首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暨国际能源署报告发布会。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副总经理金淑萍在会上表示,中海油致力于搭建形成更大的接收站共享平台,集约使用宝贵的国家岸线资源,满足储气调峰需求、助力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降低产业链成本。同时,抓住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公平开放等契机,形成国际采购联盟或协会,与下游客户一起走向国际市场,助推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表示,推动LNG接收站公平开放顺应了我国油气管网设施的改革大势,同时积极响应了我国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对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活跃度,降低产业成本,提升市场效率,助力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公平、公正的第三方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发现价格的功能,积极推动我国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市场化进程,积极履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使命。

业界专家认为,本次交易产品的设计对国内用户很有吸引力,为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交易品种,便于下游企业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本次中标的买方以联合体的方式参与到LNG贸易链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打通上游资源采购渠道,并且能够通过运作配套的现货资源对其综合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锁定一定周期内的资源价格水平。对于中国海油而言,该试点交易有利于均衡分配长协资源与现货资源,对现有资源情况进行优化,有序平稳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发现创造新价值。

对于振华石油而言,这是第二次中标LNG窗口期产品。2018年9月20日,我国首个公开进口LNG窗口期交易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成交,产品提供方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产品成交方为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与龙口胜通能源有限公司的联合体。

“一直以来,中国海油在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方面走在市场的最前沿,也是振华石油重要的合作伙伴。”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天然气事业部总经理于凤伟表示,中国海油推出的此次“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协议产品结构设计合理,为更多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公平、公开参与的机会。振华石油在国际能源贸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优势,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在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和布局,希望与中国海油、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和互动。同时,也希望国内更多天然气基础设施能够公平、公开地向第三方主体开放。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向纵深 接收站公平开放步入规模化新里程

2019-06-06 06:28:05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王海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是深化我国天然气体制改革、推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继2018年推出两个窗口期产品后,2019年6月5日,中国海油联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的“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协议产品完成首单交易,这是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具体路径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探索,标志着我国LNG基础设施公平有序开放步入规模化、常态化的新里程。

随着我国油气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上、下游市场主体多元化正在形成,各方对于深化油气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意愿日益强烈、对公平开放的诉求越来越多。但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一蹴而就,用好用足现有基础设施资源,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政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5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更大力度地推动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更好地营造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加快油气市场多元竞争,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和集约输送能力。

当前,进口LNG在国内天然气市场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 LNG接收站合理布局,使进口LNG在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和储备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海油是我国最大LNG进口商,也是拥有LNG接收站最多的企业,目前已建成LNG接收站10座,加上在建或即将开工的项目,预计2025年中海油接收站将达到15座。在中国海油看来,这些LNG接收站,不只是企业资源,更是国家资源、社会资源。

近年来,中国海油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探索,在国内创新性地推出“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业务,实现接收站共享共用。进入2019年以来,中国海油实行更大规模、更新形式的开放,除单一窗口期,新增了“进口LNG窗口一站通”长期和中短期协议产品,让更多下游企业参与国际资源采购,进一步增加市场流动性。

6月5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国内首单“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协议产品,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天源储气有限公司、三河市鹏皓燃气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此次成交的产品设计为“4+5”结构,长协资源和现货资源有机结合,即4船中海油长协资源和5船用户现货资源,共计9船,合同期为27个月,提货地点覆盖中海油粤东、福建、深圳、珠海、浙江、天津等LNG接收站。该产品的推出,使社会第三方实现了和中国海油一起公平使用LNG接收站,即长期“共享接收站,共同承担启动资源”。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在今年3月份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国内LNG行业的领军企业,中海油将持续推进改革,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通过开放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向社会供应更多更稳定的天然气,为加快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中海油愿意与社会各界共同推行“合作建设、共同使用接收站”的新模式,并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让更多企业和主体参与到LNG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致力于降低成本,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老百姓用得上气,用得起气,推动中国天然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杨华认为,LNG基础设施公平有序开放,有利于充分释放接收站产能,增强我国天然气调峰能力,提升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水平。同时,有利于帮助更多国内市场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吸引更多国际资源进入我国市场,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更加市场化,使市场价格更趋合理,助推我国天然气价格的形成,提升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5月20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联合主办首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暨国际能源署报告发布会。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副总经理金淑萍在会上表示,中海油致力于搭建形成更大的接收站共享平台,集约使用宝贵的国家岸线资源,满足储气调峰需求、助力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降低产业链成本。同时,抓住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公平开放等契机,形成国际采购联盟或协会,与下游客户一起走向国际市场,助推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表示,推动LNG接收站公平开放顺应了我国油气管网设施的改革大势,同时积极响应了我国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对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活跃度,降低产业成本,提升市场效率,助力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公平、公正的第三方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发现价格的功能,积极推动我国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市场化进程,积极履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使命。

业界专家认为,本次交易产品的设计对国内用户很有吸引力,为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交易品种,便于下游企业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本次中标的买方以联合体的方式参与到LNG贸易链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打通上游资源采购渠道,并且能够通过运作配套的现货资源对其综合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锁定一定周期内的资源价格水平。对于中国海油而言,该试点交易有利于均衡分配长协资源与现货资源,对现有资源情况进行优化,有序平稳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发现创造新价值。

对于振华石油而言,这是第二次中标LNG窗口期产品。2018年9月20日,我国首个公开进口LNG窗口期交易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成交,产品提供方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产品成交方为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与龙口胜通能源有限公司的联合体。

“一直以来,中国海油在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方面走在市场的最前沿,也是振华石油重要的合作伙伴。”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天然气事业部总经理于凤伟表示,中国海油推出的此次“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协议产品结构设计合理,为更多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公平、公开参与的机会。振华石油在国际能源贸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优势,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在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和布局,希望与中国海油、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和互动。同时,也希望国内更多天然气基础设施能够公平、公开地向第三方主体开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