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

新华网评: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

来源:新华网2019-06-09

宋 燕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让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契合现代需求,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在今天成为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我们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同时,不妨为其注入时尚元素,创新其形式,丰富其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流行起来,重新散发出新的灿烂光芒。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需要创新的“花火”。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传统文化的标签一度是保守、高冷的。当传统遇到创新,各种脑洞大开的创意,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彼此交融打通了通道。从具有敦煌壁画元素的T台时装秀,到结合端午龙舟文化衍生出的各类文创产品,都是以传统为骨,以创新为魂,以文化传承为本,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了解,更让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也火起来。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需要技术的助力。对文化而言,新技术不仅是文化生产的要素和载体,也形成新的文化业态,进而塑造文化新生态,开辟文化创造新语境。对此,传统文化传承应当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先进技术,打破文化传播中的时空壁垒。以端午节为例,近些年,各种创意app、H5、VR、3D等多元、时尚的传播方式方兴未艾,为传统文化传播打开新视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视听平台,以直播互动等方式,更加深入了解端午文化,参与到全国各地的端午民俗活动中去。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人们在坚守中感受传统、在继承中发扬传统。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培育了肥沃的土壤,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种流行的时尚元素源源不断地输入传统文化的血液,让其焕发出更新的光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华网评: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

2019-06-09 16:03:43 来源: 0 条评论

宋 燕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让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契合现代需求,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在今天成为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我们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同时,不妨为其注入时尚元素,创新其形式,丰富其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流行起来,重新散发出新的灿烂光芒。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需要创新的“花火”。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传统文化的标签一度是保守、高冷的。当传统遇到创新,各种脑洞大开的创意,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彼此交融打通了通道。从具有敦煌壁画元素的T台时装秀,到结合端午龙舟文化衍生出的各类文创产品,都是以传统为骨,以创新为魂,以文化传承为本,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了解,更让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也火起来。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需要技术的助力。对文化而言,新技术不仅是文化生产的要素和载体,也形成新的文化业态,进而塑造文化新生态,开辟文化创造新语境。对此,传统文化传承应当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先进技术,打破文化传播中的时空壁垒。以端午节为例,近些年,各种创意app、H5、VR、3D等多元、时尚的传播方式方兴未艾,为传统文化传播打开新视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视听平台,以直播互动等方式,更加深入了解端午文化,参与到全国各地的端午民俗活动中去。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人们在坚守中感受传统、在继承中发扬传统。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培育了肥沃的土壤,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种流行的时尚元素源源不断地输入传统文化的血液,让其焕发出更新的光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