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比“沉迷短视频”问题更严重

“手机依赖”比“沉迷短视频”问题更严重

来源:红网2019-06-18

  这几天不少媒体都关注了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话题。一项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短视频的流行毋庸置疑。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但在“沉迷××”的榜单上,短视频并不是第一个,以前还有手游、直播、网游、电游等等。只要人们放不下功能强大的手机,想必短视频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电子公敌”——手机依赖,显然是一个比“沉迷短视频”更根本的问题。

  逻辑如下。手机依赖,意味着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频繁使用手机,那么,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把时间分裂成许多碎片,这会造成两个结果:其一,缺乏完整的大块时间,意味着难以做好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其二,这些主动分裂出来的时间碎片用来干什么了呢?显然不是用来从事一些低刺激的行为,除了漫无目标的“刷网页”耗时间之外,短视频、小游戏“恐成最大赢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沉迷短视频”其实是手机依赖的“副产品”。

  看短视频、玩小游戏,这是一种高刺激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爽”,这种“爽”会让人上瘾,因为大脑中存在“奖赏回路”,提供“刺激—成瘾”这一过程,长期接受视频、游戏带来的高兴奋体验,不仅消磨大量时间,还会让人在面对书籍等刺激略低的媒介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多网络小说读者有类似的体验,网络爽文看得多了,就看不下去名著了;同样地,短视频看得多了,看电影都会觉得闷。

  不仅如此,习惯于接收快速、直接的碎片化信息,简化了获得信息的步骤,还会使我们缺乏认知锻炼,弱化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科学研究认为,高兴奋体验下,大脑长期释放大量多巴胺,会使大脑内的一些组织发生变化,长此以往可能损伤大脑。可见,手机依赖对人脑和习惯造成的负面作用,或许没有沉迷短视频的表现那么直接,但严重性一点儿也不差。而且,现实中,离不开手机的人也比沉迷短视频的人多得多了。

  最近有个大学生网友做了一项实验,看看把手机使用时间控制在每天半小时,生活有没有变化。因为要特别“省着用”,所以他不得不控制自己,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坚决不刷手机。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他的结论是变化很大:因为时间没有被手机“割碎”,大块的时间多了起来,那些一直想做但因为没时间而做不成的事,突然能做成了;因为远离手机,晚上能早睡了,进而能早起了,健康状况和情绪都比以前更好了。

  每天半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对有些人来说并不现实,但这种主动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的意识和自制力,显然值得借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手机依赖,也就不会人为地制造不必要的碎片化时间,那么,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游戏,恐怕都不那么容易“俘获”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拥有更多完整的时间块,去做重要的事,去安静地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并通过思考守住自我,以及某种精神的定力。

  文/吴云青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手机依赖”比“沉迷短视频”问题更严重

2019-06-18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这几天不少媒体都关注了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话题。一项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短视频的流行毋庸置疑。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但在“沉迷××”的榜单上,短视频并不是第一个,以前还有手游、直播、网游、电游等等。只要人们放不下功能强大的手机,想必短视频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电子公敌”——手机依赖,显然是一个比“沉迷短视频”更根本的问题。

  逻辑如下。手机依赖,意味着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频繁使用手机,那么,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把时间分裂成许多碎片,这会造成两个结果:其一,缺乏完整的大块时间,意味着难以做好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其二,这些主动分裂出来的时间碎片用来干什么了呢?显然不是用来从事一些低刺激的行为,除了漫无目标的“刷网页”耗时间之外,短视频、小游戏“恐成最大赢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沉迷短视频”其实是手机依赖的“副产品”。

  看短视频、玩小游戏,这是一种高刺激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爽”,这种“爽”会让人上瘾,因为大脑中存在“奖赏回路”,提供“刺激—成瘾”这一过程,长期接受视频、游戏带来的高兴奋体验,不仅消磨大量时间,还会让人在面对书籍等刺激略低的媒介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多网络小说读者有类似的体验,网络爽文看得多了,就看不下去名著了;同样地,短视频看得多了,看电影都会觉得闷。

  不仅如此,习惯于接收快速、直接的碎片化信息,简化了获得信息的步骤,还会使我们缺乏认知锻炼,弱化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科学研究认为,高兴奋体验下,大脑长期释放大量多巴胺,会使大脑内的一些组织发生变化,长此以往可能损伤大脑。可见,手机依赖对人脑和习惯造成的负面作用,或许没有沉迷短视频的表现那么直接,但严重性一点儿也不差。而且,现实中,离不开手机的人也比沉迷短视频的人多得多了。

  最近有个大学生网友做了一项实验,看看把手机使用时间控制在每天半小时,生活有没有变化。因为要特别“省着用”,所以他不得不控制自己,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坚决不刷手机。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他的结论是变化很大:因为时间没有被手机“割碎”,大块的时间多了起来,那些一直想做但因为没时间而做不成的事,突然能做成了;因为远离手机,晚上能早睡了,进而能早起了,健康状况和情绪都比以前更好了。

  每天半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对有些人来说并不现实,但这种主动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的意识和自制力,显然值得借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手机依赖,也就不会人为地制造不必要的碎片化时间,那么,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游戏,恐怕都不那么容易“俘获”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拥有更多完整的时间块,去做重要的事,去安静地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并通过思考守住自我,以及某种精神的定力。

  文/吴云青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罗昊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