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讲究”不能变成“讲究穷”

“穷讲究”不能变成“讲究穷”

来源:经济日报2019-07-07

过多过重的人情往来,加重了生活负担,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名目繁多的宴席、五花八门的礼金、节节攀升的彩礼……一段时间来,部分农村地区因“穷讲究”,导致随礼返贫、因婚致贫屡见不鲜。热衷“穷讲究”,最终“讲究穷”。乡风异变成了农民小康路上的沉重负担。

贫穷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有一种就是“人情债”。如今,农村地区人情礼俗交往中赠送礼物的现象几乎消失了,基本变成赠送礼金的形式,而且礼金标准也在不断增加,平均金额差不多都要200元至500元左右,关系相对紧密的亲友礼金标准要千元以上至2000元左右,甚至更多,有的一个月要出十几次礼金,一年在人情债上有的要花费几万元甚至更多。

人情债加重了群众负担,有的群众生活并不富裕,但在不良风俗下,不得不陷入人情往来的陷阱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根据农业农村部驻村调查发现,当下农民消费第一支出为食品,很多农民第二支出是人情礼金,超过看病支出。

过多过重的人情往来,败坏了社会风气。有些地方礼金的名目很荒唐,比如一个人每满十岁就要举办生日宴等庆祝活动,大宴宾客。还形成了攀比之风,有的地方流行天价彩礼,即使有的人不认同,但在这样的相互影响下,也不得不去做。别人家聘礼10万元,我家嫁女至少20万元。这么做完全背离了人情礼金的初衷,完全变成一种相互攀比、相互要面子的方式。还有人用这样的人情往来以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邀请下级、有求于自己的人参加宴席,就超出了人情往来的范畴。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乡风好同样重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让群众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不要让这样的“穷讲究”变成“讲究穷”,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和有悖家庭伦理、社会公德的做法。

我们也要看到,一旦不好的风气形成,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改变的,关键还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对不良风气进行干预,不是破坏民俗文化,而是保证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这不是干涉公民的自由,而是巩固脱贫的成果,避免更多的人因恶俗而致贫。作为政府部门,要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农村农民的人情观,提升乡村文明程度,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俗观,自觉远离攀比,让新风尚充沛社会,让正风压倒邪气。

其次,政府要帮助引导建立一些正能量的社会组织,通过这些组织来帮助村民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制定村规民约,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如一些地方建立的农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对奢侈豪华的婚礼等进行干预,从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值得更多地方推广。

杜绝不良风气,需要每一个公民努力,也需要政府努力,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思想教育引导。只有这样,陈规陋习才会减少,社会风气才能更加健康。(肖华 李政)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穷讲究”不能变成“讲究穷”

2019-07-07 07:54:03 来源:

过多过重的人情往来,加重了生活负担,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名目繁多的宴席、五花八门的礼金、节节攀升的彩礼……一段时间来,部分农村地区因“穷讲究”,导致随礼返贫、因婚致贫屡见不鲜。热衷“穷讲究”,最终“讲究穷”。乡风异变成了农民小康路上的沉重负担。

贫穷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有一种就是“人情债”。如今,农村地区人情礼俗交往中赠送礼物的现象几乎消失了,基本变成赠送礼金的形式,而且礼金标准也在不断增加,平均金额差不多都要200元至500元左右,关系相对紧密的亲友礼金标准要千元以上至2000元左右,甚至更多,有的一个月要出十几次礼金,一年在人情债上有的要花费几万元甚至更多。

人情债加重了群众负担,有的群众生活并不富裕,但在不良风俗下,不得不陷入人情往来的陷阱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根据农业农村部驻村调查发现,当下农民消费第一支出为食品,很多农民第二支出是人情礼金,超过看病支出。

过多过重的人情往来,败坏了社会风气。有些地方礼金的名目很荒唐,比如一个人每满十岁就要举办生日宴等庆祝活动,大宴宾客。还形成了攀比之风,有的地方流行天价彩礼,即使有的人不认同,但在这样的相互影响下,也不得不去做。别人家聘礼10万元,我家嫁女至少20万元。这么做完全背离了人情礼金的初衷,完全变成一种相互攀比、相互要面子的方式。还有人用这样的人情往来以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邀请下级、有求于自己的人参加宴席,就超出了人情往来的范畴。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乡风好同样重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让群众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不要让这样的“穷讲究”变成“讲究穷”,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和有悖家庭伦理、社会公德的做法。

我们也要看到,一旦不好的风气形成,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改变的,关键还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对不良风气进行干预,不是破坏民俗文化,而是保证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这不是干涉公民的自由,而是巩固脱贫的成果,避免更多的人因恶俗而致贫。作为政府部门,要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农村农民的人情观,提升乡村文明程度,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俗观,自觉远离攀比,让新风尚充沛社会,让正风压倒邪气。

其次,政府要帮助引导建立一些正能量的社会组织,通过这些组织来帮助村民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制定村规民约,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如一些地方建立的农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对奢侈豪华的婚礼等进行干预,从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值得更多地方推广。

杜绝不良风气,需要每一个公民努力,也需要政府努力,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思想教育引导。只有这样,陈规陋习才会减少,社会风气才能更加健康。(肖华 李政)

[责任编辑: 华海纳]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