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不能成“家长作业”

家庭作业不能成“家长作业”

来源:人民日报2019-07-12

彭 飞

每逢暑假,教育部都会给中小学下发专门的工作通知。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里,“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最受关注。这一要求在不少家长中间引发共鸣,也引起我们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关系的思考。

近年来,“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相较于平常,暑期则更容易发生“作业需要家长代劳”的情况。因为学校布置的,除了常规的课程作业之外,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作业,没有家长参与,学生难以独立完成。此次教育部的“喊停”通知,有利于给学生减负,给家长松绑,让家庭作业回归本义。

不少家长有如下经历:为了帮孩子用易拉罐做模型,全家上阵喝饮料以收集罐子;为了帮孩子完成过于复杂的研究报告,只好自学之后为孩子“代笔”;为了帮孩子画出能够获评“优秀”的绘画作品,只好亲自上手勾边、涂色……作业评价标准只注重形式和结果,就会忽视孩子实际能力和参与过程,甚至容易异化成家长之间的竞技和比拼。这不仅容易滋生孩子过度依赖、互相攀比的心理,甚至促使一些家长花钱找更专业的“代写”“代工”。可见,科学设置作业内容、合理设定评价标准,才能真正为家长“减负”,更达到家庭作业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

对广大家长来说,在面对孩子的家庭作业时,一方面要克服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思维,督促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减负”不意味着“减责”,家长不必为孩子代劳,并不是说对孩子的作业和学习可以不管不问,恰恰相反,只有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心思陪伴并辅导孩子,深度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才能使家庭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教育部在此次通知中还明确要求,学校要“指导家长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节约习惯,提高劳动能力”。只有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空间。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活动,切忌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教学,抑或是课外实践,都是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只有让这些手段充分契合孩子的成长、认知规律,以孩子有没有进步、能不能成长作为衡量标准,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功用,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近年来,加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共识,新的教学手段、培养方式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我们尤须把握好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让一切教育手段和方式都围绕孩子成长这个中心展开。

教育学家陶行知有句名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只有齐心协力、真心付出,才能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带动孩子,为他们营造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家庭作业不能成“家长作业”

2019-07-12 06:25:44 来源: 0 条评论

彭 飞

每逢暑假,教育部都会给中小学下发专门的工作通知。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里,“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最受关注。这一要求在不少家长中间引发共鸣,也引起我们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关系的思考。

近年来,“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相较于平常,暑期则更容易发生“作业需要家长代劳”的情况。因为学校布置的,除了常规的课程作业之外,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作业,没有家长参与,学生难以独立完成。此次教育部的“喊停”通知,有利于给学生减负,给家长松绑,让家庭作业回归本义。

不少家长有如下经历:为了帮孩子用易拉罐做模型,全家上阵喝饮料以收集罐子;为了帮孩子完成过于复杂的研究报告,只好自学之后为孩子“代笔”;为了帮孩子画出能够获评“优秀”的绘画作品,只好亲自上手勾边、涂色……作业评价标准只注重形式和结果,就会忽视孩子实际能力和参与过程,甚至容易异化成家长之间的竞技和比拼。这不仅容易滋生孩子过度依赖、互相攀比的心理,甚至促使一些家长花钱找更专业的“代写”“代工”。可见,科学设置作业内容、合理设定评价标准,才能真正为家长“减负”,更达到家庭作业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

对广大家长来说,在面对孩子的家庭作业时,一方面要克服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思维,督促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减负”不意味着“减责”,家长不必为孩子代劳,并不是说对孩子的作业和学习可以不管不问,恰恰相反,只有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心思陪伴并辅导孩子,深度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才能使家庭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教育部在此次通知中还明确要求,学校要“指导家长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节约习惯,提高劳动能力”。只有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空间。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活动,切忌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教学,抑或是课外实践,都是培养孩子、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只有让这些手段充分契合孩子的成长、认知规律,以孩子有没有进步、能不能成长作为衡量标准,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功用,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近年来,加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共识,新的教学手段、培养方式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我们尤须把握好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让一切教育手段和方式都围绕孩子成长这个中心展开。

教育学家陶行知有句名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只有齐心协力、真心付出,才能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带动孩子,为他们营造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