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冷到生活标配 食物垃圾处理器站上风口

从高冷到生活标配 食物垃圾处理器站上风口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07-23

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紧接着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日程。根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不仅一线城市,宁波、青岛、合肥等众多二线城市也要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垃圾分类”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也带火了相关行业。它的影响力不但表现在股市上,也体现在相关产品的销售业绩上。不少企业与资本开始摩拳擦掌,希望能坐上风口,收割这一政策红利。

风口的到来,首先激起了股民的狂热,一只股票只要与垃圾沾点儿边,就会成为被追捧的对象。比如,自6月17日开始,“一拖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95%。

“一拖股份”不得不发布公告,表示自己不是“垃圾股”,经营业务与垃圾无关。

相对于股民对于产业前景的乐观预判,垃圾处理的产品经营企业则实打实地挣到了“一桶金”。除了垃圾桶之类的传统产品被卖断货,最值得关注的是,食物垃圾处理器这种源自国外的高端小众产品也随之走俏。在天猫“6·18”活动中,众多品牌的食物垃圾处理器销量同比翻了几倍,上海消费者的购买量自然高居首位。

“舶来品”曾经受冷遇,如今派上大用场

1927年,第一台食物垃圾处理器诞生在美国。此后,它逐步得到美国民众与政府的认可,最终传至欧洲和亚洲。

这个外观类似豆浆机的机器,被安装在水槽的下端,与下水管相连,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小型直流或交流电机驱动刀盘,小骨头、果皮果核、菜叶菜梗、咖啡渣、坚果壳、茶梗、残羹剩饭等被研磨粉碎,随水流排入下水管。

对中国家庭来说,由于饮食习惯,厨房的食物垃圾占到家庭垃圾的绝大比重。因而,垃圾处理器的引进,被视作垃圾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尤其是,厨房的垃圾分类操作起来相对繁琐,比如,一包食物垃圾,必须一点点区分开干垃圾与湿垃圾,此外,包装垃圾的袋子还要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但是,通过食物垃圾处理器,就可以从源头上省去这些麻烦,因而,它受到消费者的强烈关注。此外,它的价格多在两三千元左右,也被普通家庭所接受。

“其实,它过去的定位是高端家庭,并非是普及型的家电。”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垃圾处理器业务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过去这类产品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但最近迎来了一个“爆发点”,几天的销量抵得上之前好几个月,这让销售同行普遍感到,“风口”来了。

“明显能够感受到,下线代理商的咨询量,比以前有了几十倍的增长,线下前来参观的人,一天有十几拨。”他告诉记者,有不少代理商,过去不愿做,现在都表示愿意代理,“甚至还有一些企业问,需不需要融资。”

“过去它的销售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一直坚信,这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毕竟发达国家都在使用。”他表示,企业多年的坚守,终于迎来了“风口”。

不仅是销售商,浙江一家垃圾处理器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厂家也感受到了“风”。过去,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出口美国,只有一部分通过在国内销售。“现在,国内销售商的订单增加。”最让他感到吃惊的是,最近企业每天接到的咨询量呈几十倍的增长,“这些年一边做出口,一边坚持在国内销售,终于等到形势好了,如果换作其他企业,也许就放弃了。”

有媒体报道,7月1日后,上海市垃圾处理器安装工的业务量与收入都翻了一倍,不少从业者也发出类似的感慨——自己站上了一个“风口”!

垃圾处理器,究竟功效几何

2018年,上海市环科院公布了《上海市家庭厨余垃圾破碎直排可行性研究》课题取得的最新成果,它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上海有10%的家庭能够普及家庭厨余垃圾破碎直排系统,那么每天就能从源头减量该市生活垃圾1300多吨,每天直接减少的垃圾焚烧厂处理费用为89.86万元,每天直接降低垃圾填埋场处理费用达13.9万元。

显然,垃圾处理器对于垃圾处理的利好作用,逐步实现了社会共识。从一个“高冷”的“舶来品”,到日益为普通家庭所关注的日用消费品,似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否适合当下中国国情?社会上也存在着争议声。

最大的争议集中于:首先,食物中的油脂,容易附着在下水管内的弯管上,容易引起堵塞;其次,粉碎后的垃圾排入下水管道,会不会对老旧小区的管道和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压力。

早在多年前,国内最权威的机构——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中心,就曾对食物垃圾处理器在上海推广应用的环境经济损益,作出过专门的评估报告。

该报告认为,它的使用可以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沼性能;环保上减少了垃圾处理中有害物质(渗滤液、二噁英等)的排放;实现垃圾分流,有利于生活垃圾减量化; 使生活垃圾含水率大幅降低,热值明显升高,易于后续处理处置;可以提高污水的 C/N,进而改善污泥的营养比例,更有利于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进而改善了污泥的营养比例。

针对上述两点质疑,该报告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食物垃圾处理器后,管道内壁粘附的油垢、油脂会受到较大冲击力下而剥落。不会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反而有利于弯管内沉积物和油脂的去除。

该报告还得出以下结论:当食物垃圾处理器普及率小于10%时,上海城市污水厂进水水质污染物浓度指标仍在污水厂设计水质浓度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从当年垃圾处理器普及率来看,远远低于10%,且考虑到污水厂扩容的因素,推广垃圾处理器不会给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报告当年就提出保守建议,认为食物垃圾处理器在上海的普及率应控制在10%以下。如果大规模地进行推广使用,可能会造成相应的问题。

理性看待,合理使用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宏伟曾经在美国生活多年,在他看来,食物垃圾处理器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如果单独依靠这一机器来解决全部生活垃圾问题,那是不现实的。

“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算是生活的标配。”他说,即使这样,也不是说所有垃圾都要通过它来处理,仍然需要垃圾车把垃圾桶里的垃圾运走,集中进行处理。

他提醒:“消费者应当合理使用垃圾处理器,比如小骨头、茶叶梗、水果核等垃圾就适合,很多大骨头就不太适合。”记者了解到,有商家在演示垃圾处理的功能时,喜欢挑选一些“硬骨头”进行演示,机器也可以磨碎,但是,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如此高频使用,肯定会给机器带来过度磨损。

面对突然到来的风口,刘宏伟认为,资本和企业应当理性看待,谨慎进入。在他看来,虽然垃圾处理器是一个小家电,但是技术含量也不容忽视,很多现有企业都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比如材料的耐磨问题、腔体的密封问题等,都需要不断摸索与改进,甚至一个开关,都要考虑到用电安全。”他说。

作为中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合肥见证了家电业的起起伏伏。当地一位家电业人士表示,从当年的“家电下乡”到不久前的“煤改电壁挂炉”,国家政策无疑可以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但是大浪淘沙,最终留下的企业,靠的还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今天留下来的还是大品牌的企业,当年蜂拥而上的那些小品牌,你还能记得几家?”

此外,他认为,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只能算作“间接性”的政策拉动,如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居民安装垃圾处理器,对行业来说,那才是最大的政策红利。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垃圾处理的产能还是过剩的,如果有人仅仅冲着“热度”而来,盲目投入建设生产线,必将面临一定的风险,“都说这个市场好,但是,产品靠市场去检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李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从高冷到生活标配 食物垃圾处理器站上风口

2019-07-23 07:06:17 来源: 0 条评论

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紧接着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日程。根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不仅一线城市,宁波、青岛、合肥等众多二线城市也要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垃圾分类”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也带火了相关行业。它的影响力不但表现在股市上,也体现在相关产品的销售业绩上。不少企业与资本开始摩拳擦掌,希望能坐上风口,收割这一政策红利。

风口的到来,首先激起了股民的狂热,一只股票只要与垃圾沾点儿边,就会成为被追捧的对象。比如,自6月17日开始,“一拖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95%。

“一拖股份”不得不发布公告,表示自己不是“垃圾股”,经营业务与垃圾无关。

相对于股民对于产业前景的乐观预判,垃圾处理的产品经营企业则实打实地挣到了“一桶金”。除了垃圾桶之类的传统产品被卖断货,最值得关注的是,食物垃圾处理器这种源自国外的高端小众产品也随之走俏。在天猫“6·18”活动中,众多品牌的食物垃圾处理器销量同比翻了几倍,上海消费者的购买量自然高居首位。

“舶来品”曾经受冷遇,如今派上大用场

1927年,第一台食物垃圾处理器诞生在美国。此后,它逐步得到美国民众与政府的认可,最终传至欧洲和亚洲。

这个外观类似豆浆机的机器,被安装在水槽的下端,与下水管相连,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小型直流或交流电机驱动刀盘,小骨头、果皮果核、菜叶菜梗、咖啡渣、坚果壳、茶梗、残羹剩饭等被研磨粉碎,随水流排入下水管。

对中国家庭来说,由于饮食习惯,厨房的食物垃圾占到家庭垃圾的绝大比重。因而,垃圾处理器的引进,被视作垃圾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尤其是,厨房的垃圾分类操作起来相对繁琐,比如,一包食物垃圾,必须一点点区分开干垃圾与湿垃圾,此外,包装垃圾的袋子还要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但是,通过食物垃圾处理器,就可以从源头上省去这些麻烦,因而,它受到消费者的强烈关注。此外,它的价格多在两三千元左右,也被普通家庭所接受。

“其实,它过去的定位是高端家庭,并非是普及型的家电。”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垃圾处理器业务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过去这类产品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但最近迎来了一个“爆发点”,几天的销量抵得上之前好几个月,这让销售同行普遍感到,“风口”来了。

“明显能够感受到,下线代理商的咨询量,比以前有了几十倍的增长,线下前来参观的人,一天有十几拨。”他告诉记者,有不少代理商,过去不愿做,现在都表示愿意代理,“甚至还有一些企业问,需不需要融资。”

“过去它的销售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一直坚信,这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毕竟发达国家都在使用。”他表示,企业多年的坚守,终于迎来了“风口”。

不仅是销售商,浙江一家垃圾处理器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厂家也感受到了“风”。过去,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出口美国,只有一部分通过在国内销售。“现在,国内销售商的订单增加。”最让他感到吃惊的是,最近企业每天接到的咨询量呈几十倍的增长,“这些年一边做出口,一边坚持在国内销售,终于等到形势好了,如果换作其他企业,也许就放弃了。”

有媒体报道,7月1日后,上海市垃圾处理器安装工的业务量与收入都翻了一倍,不少从业者也发出类似的感慨——自己站上了一个“风口”!

垃圾处理器,究竟功效几何

2018年,上海市环科院公布了《上海市家庭厨余垃圾破碎直排可行性研究》课题取得的最新成果,它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上海有10%的家庭能够普及家庭厨余垃圾破碎直排系统,那么每天就能从源头减量该市生活垃圾1300多吨,每天直接减少的垃圾焚烧厂处理费用为89.86万元,每天直接降低垃圾填埋场处理费用达13.9万元。

显然,垃圾处理器对于垃圾处理的利好作用,逐步实现了社会共识。从一个“高冷”的“舶来品”,到日益为普通家庭所关注的日用消费品,似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否适合当下中国国情?社会上也存在着争议声。

最大的争议集中于:首先,食物中的油脂,容易附着在下水管内的弯管上,容易引起堵塞;其次,粉碎后的垃圾排入下水管道,会不会对老旧小区的管道和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压力。

早在多年前,国内最权威的机构——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中心,就曾对食物垃圾处理器在上海推广应用的环境经济损益,作出过专门的评估报告。

该报告认为,它的使用可以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沼性能;环保上减少了垃圾处理中有害物质(渗滤液、二噁英等)的排放;实现垃圾分流,有利于生活垃圾减量化; 使生活垃圾含水率大幅降低,热值明显升高,易于后续处理处置;可以提高污水的 C/N,进而改善污泥的营养比例,更有利于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进而改善了污泥的营养比例。

针对上述两点质疑,该报告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食物垃圾处理器后,管道内壁粘附的油垢、油脂会受到较大冲击力下而剥落。不会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反而有利于弯管内沉积物和油脂的去除。

该报告还得出以下结论:当食物垃圾处理器普及率小于10%时,上海城市污水厂进水水质污染物浓度指标仍在污水厂设计水质浓度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从当年垃圾处理器普及率来看,远远低于10%,且考虑到污水厂扩容的因素,推广垃圾处理器不会给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报告当年就提出保守建议,认为食物垃圾处理器在上海的普及率应控制在10%以下。如果大规模地进行推广使用,可能会造成相应的问题。

理性看待,合理使用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宏伟曾经在美国生活多年,在他看来,食物垃圾处理器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如果单独依靠这一机器来解决全部生活垃圾问题,那是不现实的。

“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算是生活的标配。”他说,即使这样,也不是说所有垃圾都要通过它来处理,仍然需要垃圾车把垃圾桶里的垃圾运走,集中进行处理。

他提醒:“消费者应当合理使用垃圾处理器,比如小骨头、茶叶梗、水果核等垃圾就适合,很多大骨头就不太适合。”记者了解到,有商家在演示垃圾处理的功能时,喜欢挑选一些“硬骨头”进行演示,机器也可以磨碎,但是,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如此高频使用,肯定会给机器带来过度磨损。

面对突然到来的风口,刘宏伟认为,资本和企业应当理性看待,谨慎进入。在他看来,虽然垃圾处理器是一个小家电,但是技术含量也不容忽视,很多现有企业都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比如材料的耐磨问题、腔体的密封问题等,都需要不断摸索与改进,甚至一个开关,都要考虑到用电安全。”他说。

作为中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合肥见证了家电业的起起伏伏。当地一位家电业人士表示,从当年的“家电下乡”到不久前的“煤改电壁挂炉”,国家政策无疑可以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但是大浪淘沙,最终留下的企业,靠的还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今天留下来的还是大品牌的企业,当年蜂拥而上的那些小品牌,你还能记得几家?”

此外,他认为,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只能算作“间接性”的政策拉动,如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居民安装垃圾处理器,对行业来说,那才是最大的政策红利。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垃圾处理的产能还是过剩的,如果有人仅仅冲着“热度”而来,盲目投入建设生产线,必将面临一定的风险,“都说这个市场好,但是,产品靠市场去检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李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