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者改变中国乡村面貌

返乡创业者改变中国乡村面貌

来源:新华社2019-08-02

 

村民在创业青年谢静静的种植基地为葡萄套袋。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新华社郑州8月1日电(记者韩朝阳)34岁的谢静静是个稍显特别的“80后”。计算机专业的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在家乡河南省孟津县种植草莓,成为村里第一个务农的大学生。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由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升学、务工等途径走出农村、融入城市一直是中国农村青年的主流选择。农村发展则普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

“父母觉得你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咋还能回农村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8年前谢静静决定返乡时,面临的第一道障碍就是父母的反对。中国传统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对接市场能力弱,“土里刨食”确实辛苦。

村民在创业青年谢静静的种植基地为葡萄剪枝。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谢静静的“逆流而上”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一是看中了孟津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契机,二是看好当地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

“利用创业贴息贷款30万元流转土地,建成65亩种植基地,发展近郊休闲采摘农业,年营业额80万元左右。”谢静静的创业规模并不算大,但像她这样的返乡创业者发挥自身在理念、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现在,经过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企业家、农民工的努力,孟津县送庄镇及周边地区形成了核心区1万亩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基础设施,打造休闲农业“升级版”。

“农村缺人,空心化严重,乡村振兴的核心因素是人才,先聚人气,才有活力。”孟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国辉介绍,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孟津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成员16000人,带动农户22000余户,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农民户均增收2000余元。

2013年,一直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张进伟被动员回家乡孟津县会盟镇小集村担任村支书,成为村庄发展的“带头人”。

“张进伟在外边的事业很红火,选他担任村支书,就是想让他带动村民致富。”村里的老党员兰应水说。

张进伟说服7个在外创业的村里人回村投资肉牛养殖场。经过5年发展,如今养殖场的肉牛存栏量达5000余头,2018年的销售额达9200万元,并带动8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张进伟等人投资的肉牛养殖场里,员工们正在喂牛。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在孟津,已有120余名像张进伟这样的返乡人才当选为村干部。孟津县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田继国认为,选择有头脑、有能力、群众认可的人带领村庄发展,是绘好乡村振兴蓝图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社会共识。近年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分三批在全国组织341个县市区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目前,全国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800万人,带动约3000万人就业。返乡创业人员正成为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重要力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返乡创业者改变中国乡村面貌

2019-08-02 09:16:37 来源: 0 条评论

 

村民在创业青年谢静静的种植基地为葡萄套袋。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新华社郑州8月1日电(记者韩朝阳)34岁的谢静静是个稍显特别的“80后”。计算机专业的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在家乡河南省孟津县种植草莓,成为村里第一个务农的大学生。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由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升学、务工等途径走出农村、融入城市一直是中国农村青年的主流选择。农村发展则普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

“父母觉得你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咋还能回农村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8年前谢静静决定返乡时,面临的第一道障碍就是父母的反对。中国传统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对接市场能力弱,“土里刨食”确实辛苦。

村民在创业青年谢静静的种植基地为葡萄剪枝。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谢静静的“逆流而上”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一是看中了孟津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契机,二是看好当地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

“利用创业贴息贷款30万元流转土地,建成65亩种植基地,发展近郊休闲采摘农业,年营业额80万元左右。”谢静静的创业规模并不算大,但像她这样的返乡创业者发挥自身在理念、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现在,经过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企业家、农民工的努力,孟津县送庄镇及周边地区形成了核心区1万亩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基础设施,打造休闲农业“升级版”。

“农村缺人,空心化严重,乡村振兴的核心因素是人才,先聚人气,才有活力。”孟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国辉介绍,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孟津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成员16000人,带动农户22000余户,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农民户均增收2000余元。

2013年,一直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张进伟被动员回家乡孟津县会盟镇小集村担任村支书,成为村庄发展的“带头人”。

“张进伟在外边的事业很红火,选他担任村支书,就是想让他带动村民致富。”村里的老党员兰应水说。

张进伟说服7个在外创业的村里人回村投资肉牛养殖场。经过5年发展,如今养殖场的肉牛存栏量达5000余头,2018年的销售额达9200万元,并带动8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张进伟等人投资的肉牛养殖场里,员工们正在喂牛。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在孟津,已有120余名像张进伟这样的返乡人才当选为村干部。孟津县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田继国认为,选择有头脑、有能力、群众认可的人带领村庄发展,是绘好乡村振兴蓝图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社会共识。近年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分三批在全国组织341个县市区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目前,全国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800万人,带动约3000万人就业。返乡创业人员正成为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重要力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