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爱情如何不被“消费”绑架

七夕情人节:爱情如何不被“消费”绑架

来源:红网2019-08-06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又是一年的七夕情人节,年青的朋友们不亦乐乎,打算趁此机潇洒走ー回,逛商场买礼品来送情人,少则几百多则数千元的甜蜜消费,在不少人看来再也正常不过。对此,笔者将当下的情人节消费趋向归纳为三种:一是将其娱乐化,二是将其商品化,三是将其荒诞化。显而易见,情人节商品化是最鲜明的特征。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热衷情人节,消费力远胜中欧国家。无论是传统的七夕情人节还是西方情人节,虽然时间差初衷有差异,但是都会对消费起拉动作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七夕前夕,笔者走访当地几家大型商场,超市营销经理表示,情人节已经成一种文化资本和创造出的符号,这个节日给商品赋予浪漫的意义,而商人们则建立一种商品与浪漫之间人为的关联,目的是让人们想到浪漫,就想到要商品,商品等于浪漫。

今年的七夕情人节,最终还是躲不过“情人劫”。情人节前夕,促销战已启幕,走访各大超市及百货商场便会发现,很多商家已经打出各种有关情人节的宣传标语,提前向市民们兜售起了“浪漫”。其中,餐馆、鲜花店成为预订消费最集中的领域。而在这一天,花价大涨、饭馆预定爆满、电影院排队已成了非常正常的事情。以爱情的名义,不少人在情人节这天乐此不疲地消费,就是为了能让自己过个像样的情人节,哪怕是多花些钱也是心甘情愿。殊不知,正是这种“心甘情愿”的心态,往往让自己不知不觉地掉入消费的“甜蜜陷阱”。

莫让“情人节”变成“情人劫”,消费者要做到理智参与“打折、赠送、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不要一味追求价格折扣。应避免受到促销误导,冲动购物,做出超出消费能力和实际消费需要的购买行为。虽说情人节的“甜蜜消费”,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消费理念的提升和转变,但对于没有达到一定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切忌盲目崇尚奢靡的风气,要理性对待情人节消费,别让情人节完全沦为商品化。

一言蔽之,简单、温馨地过个经济型的情人节无可厚非,营造点浪漫气氛也属正常。而一旦被潮流牵着鼻子走,反而会失去情人节的温馨味道。对待情人节,年轻人的消费观应该趋向更加理性、务实,逐步从追求花哨的形式,转而追求温馨的内涵,如果你的情人节变成“情人劫”,或许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爱情如何不被“消费”绑架,怎样躲避和化解“情人劫”,这是一道值得年轻人思考的课题。

文/陈祖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七夕情人节:爱情如何不被“消费”绑架

2019-08-06 09:54:26 来源: 0 条评论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又是一年的七夕情人节,年青的朋友们不亦乐乎,打算趁此机潇洒走ー回,逛商场买礼品来送情人,少则几百多则数千元的甜蜜消费,在不少人看来再也正常不过。对此,笔者将当下的情人节消费趋向归纳为三种:一是将其娱乐化,二是将其商品化,三是将其荒诞化。显而易见,情人节商品化是最鲜明的特征。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热衷情人节,消费力远胜中欧国家。无论是传统的七夕情人节还是西方情人节,虽然时间差初衷有差异,但是都会对消费起拉动作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七夕前夕,笔者走访当地几家大型商场,超市营销经理表示,情人节已经成一种文化资本和创造出的符号,这个节日给商品赋予浪漫的意义,而商人们则建立一种商品与浪漫之间人为的关联,目的是让人们想到浪漫,就想到要商品,商品等于浪漫。

今年的七夕情人节,最终还是躲不过“情人劫”。情人节前夕,促销战已启幕,走访各大超市及百货商场便会发现,很多商家已经打出各种有关情人节的宣传标语,提前向市民们兜售起了“浪漫”。其中,餐馆、鲜花店成为预订消费最集中的领域。而在这一天,花价大涨、饭馆预定爆满、电影院排队已成了非常正常的事情。以爱情的名义,不少人在情人节这天乐此不疲地消费,就是为了能让自己过个像样的情人节,哪怕是多花些钱也是心甘情愿。殊不知,正是这种“心甘情愿”的心态,往往让自己不知不觉地掉入消费的“甜蜜陷阱”。

莫让“情人节”变成“情人劫”,消费者要做到理智参与“打折、赠送、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不要一味追求价格折扣。应避免受到促销误导,冲动购物,做出超出消费能力和实际消费需要的购买行为。虽说情人节的“甜蜜消费”,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消费理念的提升和转变,但对于没有达到一定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切忌盲目崇尚奢靡的风气,要理性对待情人节消费,别让情人节完全沦为商品化。

一言蔽之,简单、温馨地过个经济型的情人节无可厚非,营造点浪漫气氛也属正常。而一旦被潮流牵着鼻子走,反而会失去情人节的温馨味道。对待情人节,年轻人的消费观应该趋向更加理性、务实,逐步从追求花哨的形式,转而追求温馨的内涵,如果你的情人节变成“情人劫”,或许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爱情如何不被“消费”绑架,怎样躲避和化解“情人劫”,这是一道值得年轻人思考的课题。

文/陈祖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秋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