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共建共享我们的“健康中国”②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共建共享我们的“健康中国”②

来源:人民日报2019-08-14

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之时,更要时时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让身体在自然伸展和运动锻炼中保持唤醒状态

前段时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这一文件中,“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是重要内容之一。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现实落点。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影响健康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 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由此可见,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健康生活方式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之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尝试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但常常半途而废,这与缺少健康知识不无关系。比如说吃,最重要的是维持营养均衡,畸轻畸重、过热过冷都可能出现问题,“口味重”会摄入过多的盐导致高血压,“饭量大”则可能摄入过多热量导致肥胖,“趁热吃”会损害食道黏膜导致癌症的发生。再比如说睡眠,夜里11点到凌晨2点保持深睡眠才能保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否则不仅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成年人的代谢紊乱、肥胖等。掌握这些健康知识,就能够走出很多生活误区,就会对胡吃海喝或长期熬夜保持警觉。只有以健康知识来支撑养成健康习惯,才能激发久久为功的自觉。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功能,一方面是抵抗外来病毒细菌的感染和入侵,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一种“免疫监视”作用,能够及时清除那些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不良的生活方式,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对人体免疫力的损伤,从而增加了人体感染、患病甚至发生肿瘤的概率。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不良生活方式的诱惑。过度陷入“宅”生活,长期沉迷虚拟世界,在桌前久坐不起……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使身体缺少相应锻炼,从而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之时,更要时时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让身体在自然伸展和运动锻炼中保持唤醒状态。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正确看待治疗与健康的关系,理性看待医院和医生的作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健康,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一种认知偏差,即认为现代医学能够为所有疾病兜底。现代医学确实获得了很大进步,但医学、医生和医院都不是万能的,对于大多数慢性病,药物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更进一步,我们还需要破除对用药和检查的迷信,用药应坚持“需要用的时候再用”的原则,尤其是不能滥用抗生素;而像CT、X光等射线检查,本身就会因其放射性对人体构成伤害,同样不能滥用。

从大健康的视野来看,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也需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学会正确看待我与他人、我与世界的关系。生活中,家庭、工作、社交等带来的压力不可避免,这些都可能在心理投下阴影,影响到人的情绪、认知以及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涵养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少一些爱慕虚荣的无谓攀比,多一些呼朋引伴的真诚沟通,才能让自己抵达诗和远方。

健康中国,应该由每一个健康的中国人组成。每个人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提升我们这个社会的健康水位,才能支撑起朝气蓬勃的健康中国。

(宋红梅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共建共享我们的“健康中国”②

2019-08-14 06:37:36 来源: 0 条评论

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之时,更要时时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让身体在自然伸展和运动锻炼中保持唤醒状态

前段时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这一文件中,“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是重要内容之一。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现实落点。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影响健康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 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由此可见,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健康生活方式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之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尝试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但常常半途而废,这与缺少健康知识不无关系。比如说吃,最重要的是维持营养均衡,畸轻畸重、过热过冷都可能出现问题,“口味重”会摄入过多的盐导致高血压,“饭量大”则可能摄入过多热量导致肥胖,“趁热吃”会损害食道黏膜导致癌症的发生。再比如说睡眠,夜里11点到凌晨2点保持深睡眠才能保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否则不仅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成年人的代谢紊乱、肥胖等。掌握这些健康知识,就能够走出很多生活误区,就会对胡吃海喝或长期熬夜保持警觉。只有以健康知识来支撑养成健康习惯,才能激发久久为功的自觉。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功能,一方面是抵抗外来病毒细菌的感染和入侵,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一种“免疫监视”作用,能够及时清除那些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不良的生活方式,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对人体免疫力的损伤,从而增加了人体感染、患病甚至发生肿瘤的概率。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不良生活方式的诱惑。过度陷入“宅”生活,长期沉迷虚拟世界,在桌前久坐不起……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使身体缺少相应锻炼,从而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之时,更要时时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让身体在自然伸展和运动锻炼中保持唤醒状态。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正确看待治疗与健康的关系,理性看待医院和医生的作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健康,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一种认知偏差,即认为现代医学能够为所有疾病兜底。现代医学确实获得了很大进步,但医学、医生和医院都不是万能的,对于大多数慢性病,药物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更进一步,我们还需要破除对用药和检查的迷信,用药应坚持“需要用的时候再用”的原则,尤其是不能滥用抗生素;而像CT、X光等射线检查,本身就会因其放射性对人体构成伤害,同样不能滥用。

从大健康的视野来看,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也需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学会正确看待我与他人、我与世界的关系。生活中,家庭、工作、社交等带来的压力不可避免,这些都可能在心理投下阴影,影响到人的情绪、认知以及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涵养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少一些爱慕虚荣的无谓攀比,多一些呼朋引伴的真诚沟通,才能让自己抵达诗和远方。

健康中国,应该由每一个健康的中国人组成。每个人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提升我们这个社会的健康水位,才能支撑起朝气蓬勃的健康中国。

(宋红梅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