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准定位”,提升阅读“精气神”

农家书屋“准定位”,提升阅读“精气神”

来源:红网2019-08-16

近年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再局限于“有没有”,更追求“好不好”。少数农家书屋因为图书不对路、开放不固定等问题,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升级软硬件设施、建设数字化平台、尝试运营新模式……各地农家书屋的创新举措,吸引更多农民群众走进书屋、爱上阅读。(7月14日《人民日报》)

爱上一间书屋,爱上一片土地。有人说,书屋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驿站,浓缩着我们对一个地方的文化想象。农家书屋作为富有趣味的阅读“主阵地”,实现了农村地区书香门第,耕读人家的美好愿景,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全面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然而,随着农家书屋的普及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涌现,书屋仿佛成了摆设。

“图书不对路、开放不固定、借阅率不高”……少数农家书屋渐渐脱离时代的轨道。试想,农村书屋倘若不能发挥效用,很容易遭遇尴尬境遇,对资源来说是极大地浪费。如此延续下去,“村村有书屋,户户飘书香”的情怀将不复存在。那么,若是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传统韵味越来越少,农村读书再也不是那么简单、直接。有些人将之归咎于全民阅读精神的低迷,有的则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阅读方式和阅读平台越来越广泛,拿起手机和电脑就能实现“书读百遍”的效果,所以纸质书籍显得有些过时。事实并非如此。每当我们“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时,虽然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少,但网上信息是否正确也很难甄别,加之一些负面内容鱼龙混杂,农村书屋的意义其实远远没有过时。

由此,要找到拯救农村书屋的良方,就要对症下药,无论“症结”如何,本质都脱不开“服务”,如此才能使每一间屋子成为精神的栖息地,真正把好书捧在手心,把读书作为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标配”。自今年2月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以来,各地精品化农家书屋数量陡增,一些示范性农家书屋的读者到达率和图书借阅率成倍提升。在强化升级改造,提高硬件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覆盖更多人群,另一方面要引入社会力量,不断探索新模式,如此提供与之对应的地服务,书屋实现“准定位”了,读者的精气神也就随着提高。

与此同时,社会层面永远是人们成长收获平台的搭建者。书屋用得好不好,焦点虽然在于是否离群众再近点,服务再贴心点,环境再好一点,但有多少人能懂得“我的书屋,我的梦”的道理?有多少人是为满足精神需求而读书读书本身不是一件摆设,不能等过了瘾、解了渴就可以丢之、任之。倘若人人尽爱读书,人人皆护读书,即便书屋本身硬件条件不高,依然能有更多人前来驻足。读书,既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愿有更多人愿留守在书屋身边,比学赶超,激流勇进,共同感受乡村最美的风景。

文/王金鑫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农家书屋“准定位”,提升阅读“精气神”

2019-08-16 11:27:45 来源: 0 条评论

近年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再局限于“有没有”,更追求“好不好”。少数农家书屋因为图书不对路、开放不固定等问题,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升级软硬件设施、建设数字化平台、尝试运营新模式……各地农家书屋的创新举措,吸引更多农民群众走进书屋、爱上阅读。(7月14日《人民日报》)

爱上一间书屋,爱上一片土地。有人说,书屋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驿站,浓缩着我们对一个地方的文化想象。农家书屋作为富有趣味的阅读“主阵地”,实现了农村地区书香门第,耕读人家的美好愿景,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全面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然而,随着农家书屋的普及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涌现,书屋仿佛成了摆设。

“图书不对路、开放不固定、借阅率不高”……少数农家书屋渐渐脱离时代的轨道。试想,农村书屋倘若不能发挥效用,很容易遭遇尴尬境遇,对资源来说是极大地浪费。如此延续下去,“村村有书屋,户户飘书香”的情怀将不复存在。那么,若是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传统韵味越来越少,农村读书再也不是那么简单、直接。有些人将之归咎于全民阅读精神的低迷,有的则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阅读方式和阅读平台越来越广泛,拿起手机和电脑就能实现“书读百遍”的效果,所以纸质书籍显得有些过时。事实并非如此。每当我们“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时,虽然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少,但网上信息是否正确也很难甄别,加之一些负面内容鱼龙混杂,农村书屋的意义其实远远没有过时。

由此,要找到拯救农村书屋的良方,就要对症下药,无论“症结”如何,本质都脱不开“服务”,如此才能使每一间屋子成为精神的栖息地,真正把好书捧在手心,把读书作为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标配”。自今年2月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以来,各地精品化农家书屋数量陡增,一些示范性农家书屋的读者到达率和图书借阅率成倍提升。在强化升级改造,提高硬件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覆盖更多人群,另一方面要引入社会力量,不断探索新模式,如此提供与之对应的地服务,书屋实现“准定位”了,读者的精气神也就随着提高。

与此同时,社会层面永远是人们成长收获平台的搭建者。书屋用得好不好,焦点虽然在于是否离群众再近点,服务再贴心点,环境再好一点,但有多少人能懂得“我的书屋,我的梦”的道理?有多少人是为满足精神需求而读书读书本身不是一件摆设,不能等过了瘾、解了渴就可以丢之、任之。倘若人人尽爱读书,人人皆护读书,即便书屋本身硬件条件不高,依然能有更多人前来驻足。读书,既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愿有更多人愿留守在书屋身边,比学赶超,激流勇进,共同感受乡村最美的风景。

文/王金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