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边疆行】八廓街里的“大院小事”

【新时代•边疆行】八廓街里的“大院小事”

来源:中国西藏网2019-08-22

中国西藏网讯 8月的西藏,正值旅游旺季,位于拉萨市八廓街的大昭寺迎接着每一位前来的游人和信众。千百年来,人们驻足的脚步转瞬即逝,唯有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坚如磐石、屹立不倒。

这块立于公元823年的石碑,是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碑阳及两侧以汉藏两种文字刻载着盟誓全文,碑阴以藏文刻载着唐蕃友好关系史及长庆元年在长安、二年在逻些(拉萨)两地盟誓的意义。历史记载,此碑立后,唐蕃之间的纷争从此宣告结束。此碑也成为了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如今,围绕着大昭寺、唐蕃会盟碑的八廓街,民族团结的故事依旧还在每天发生着,发生在人们生活着的每一个大院中。

2018年热映的话剧《八廓北院》向人们展示了这些民族大院里普通老百姓的点滴生活,表现了拉萨八廓古院里最真实、最温暖的那些人和那些事。这部表现民族团结题材的话剧,获得了一致好评。

北院如此,八廓街南面的河坝林社区亦如此。作为一个典型的民族社区,辖区共有藏族、回族、汉族、白族、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的居民,更有许许多多如《八廓北院》一样的大院坐落在辖区内。

距离八廓街直线距离只有500余米的甲巴康桑大院就是其中之一。院子里居住着藏族、汉族、回族、东乡族等居民,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在这里生活,从这里离开,又回到这里。和一个个大家庭一样,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生活的悲欢离合。

和门外熙熙攘攘的八廓街不同,大院里的生活却是如此的静谧、安宁。临近中午,院子中央一名藏族妇女正在洗菜;见到生人的小男孩欢快地跑开;汉族老板的临街理发店生意兴隆。这座四层小楼翻修于2016年,常住人口也由之前的44户129人增加到了68户214人,人口增加了,大院的民族情谊也更加浓厚了。

46岁的次德吉已经在这个大院里生活了30多年,她听父母讲起现在的甲巴康桑大院在1959年之前是一所专供贵族上学的学校,普通人是禁止入内的,谁也不知道紧闭的大门里究竟是什么样子。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百万农奴翻身得了解放,分到了牲畜、分到了地、也分到了房,甲巴康桑大院紧闭的大门从那时开始敞开了,次德吉的父母就是那时候入住了大院。

次德吉告诉记者,她十几岁搬进来的时候,大院里就已经有了藏、汉、回各个民族的邻居了。这么多年,从煤油到天然气、从手动黑白电视到全液晶电视、从自行车到小汽车,从二层小楼到四层小楼,大家的生活都在一天天变好,大家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加深。当记者问到这么多年有什么大家一起做的印象比较深的大事时,次德吉微笑着说,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家庭有了矛盾大家去劝解、家里出了麻烦大家去帮忙、下水道堵了大家去疏通……谁家有人生病、有人婚嫁、有人子女高考,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及时慰问、及时祝福是必不可少的。次德吉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女儿考上武汉大学的时候,邻居们纷纷前来祝贺,祝福的哈达挂满了女儿的脖子。当谈到女儿毕业留在哪里的问题时,次德吉还是希望女儿能再回到这里,回到这个情深意厚的民族大院中来。

大院很大,大到容得下各个民族;大院又很小,小到每一件事大家都认为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的“大院小事”才累积起民族团结的磐石。于细微之处见真章,今天只是甲巴康桑一个大院的“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却每时每刻在西藏无数个“甲巴康桑”中上演着。(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耀)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边疆行】八廓街里的“大院小事”

2019-08-22 19:00:27 来源: 0 条评论

中国西藏网讯 8月的西藏,正值旅游旺季,位于拉萨市八廓街的大昭寺迎接着每一位前来的游人和信众。千百年来,人们驻足的脚步转瞬即逝,唯有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坚如磐石、屹立不倒。

这块立于公元823年的石碑,是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碑阳及两侧以汉藏两种文字刻载着盟誓全文,碑阴以藏文刻载着唐蕃友好关系史及长庆元年在长安、二年在逻些(拉萨)两地盟誓的意义。历史记载,此碑立后,唐蕃之间的纷争从此宣告结束。此碑也成为了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如今,围绕着大昭寺、唐蕃会盟碑的八廓街,民族团结的故事依旧还在每天发生着,发生在人们生活着的每一个大院中。

2018年热映的话剧《八廓北院》向人们展示了这些民族大院里普通老百姓的点滴生活,表现了拉萨八廓古院里最真实、最温暖的那些人和那些事。这部表现民族团结题材的话剧,获得了一致好评。

北院如此,八廓街南面的河坝林社区亦如此。作为一个典型的民族社区,辖区共有藏族、回族、汉族、白族、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的居民,更有许许多多如《八廓北院》一样的大院坐落在辖区内。

距离八廓街直线距离只有500余米的甲巴康桑大院就是其中之一。院子里居住着藏族、汉族、回族、东乡族等居民,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在这里生活,从这里离开,又回到这里。和一个个大家庭一样,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生活的悲欢离合。

和门外熙熙攘攘的八廓街不同,大院里的生活却是如此的静谧、安宁。临近中午,院子中央一名藏族妇女正在洗菜;见到生人的小男孩欢快地跑开;汉族老板的临街理发店生意兴隆。这座四层小楼翻修于2016年,常住人口也由之前的44户129人增加到了68户214人,人口增加了,大院的民族情谊也更加浓厚了。

46岁的次德吉已经在这个大院里生活了30多年,她听父母讲起现在的甲巴康桑大院在1959年之前是一所专供贵族上学的学校,普通人是禁止入内的,谁也不知道紧闭的大门里究竟是什么样子。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百万农奴翻身得了解放,分到了牲畜、分到了地、也分到了房,甲巴康桑大院紧闭的大门从那时开始敞开了,次德吉的父母就是那时候入住了大院。

次德吉告诉记者,她十几岁搬进来的时候,大院里就已经有了藏、汉、回各个民族的邻居了。这么多年,从煤油到天然气、从手动黑白电视到全液晶电视、从自行车到小汽车,从二层小楼到四层小楼,大家的生活都在一天天变好,大家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加深。当记者问到这么多年有什么大家一起做的印象比较深的大事时,次德吉微笑着说,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家庭有了矛盾大家去劝解、家里出了麻烦大家去帮忙、下水道堵了大家去疏通……谁家有人生病、有人婚嫁、有人子女高考,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及时慰问、及时祝福是必不可少的。次德吉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女儿考上武汉大学的时候,邻居们纷纷前来祝贺,祝福的哈达挂满了女儿的脖子。当谈到女儿毕业留在哪里的问题时,次德吉还是希望女儿能再回到这里,回到这个情深意厚的民族大院中来。

大院很大,大到容得下各个民族;大院又很小,小到每一件事大家都认为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的“大院小事”才累积起民族团结的磐石。于细微之处见真章,今天只是甲巴康桑一个大院的“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却每时每刻在西藏无数个“甲巴康桑”中上演着。(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