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人在“证”途,少了奔波——一张身份证的民生暖流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人在“证”途,少了奔波——一张身份证的民生暖流

来源:新华网2019-08-2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

人在“证”途,少了奔波——一张身份证的民生暖流

新华社广州8月23日电 题:人在“证”途,少了奔波——一张身份证的民生暖流

新华社记者毛鑫、熊丰

(一)

8月17日上午,拿着即将于9天后过期的身份证,西安小伙朱智文走进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办证大厅,希望换领一张新身份证。

能不能办?朱智文心里没底。一来他只是来广州公司总部参加培训,并非长期工作生活于此;二来自己服务的二级公司也不是在广州注册的,不太符合在广州异地办理身份证的条件。

他决定碰碰运气:如果办不了,就回家办!

从广州到西安,1600多公里,飞机两个多小时,高铁7个半小时,普速列车22小时,往返一趟得耗时三四天,花费500至2000多元不等。

“不管哪种方式,都是花钱花时间,而且耽误工作。”朱智文说。

办证过程比他想的顺利得多。户政民警彭素云在了解朱智文的情况后,只让他填写了一份在广州居住的声明书,便受理了他的申请。

填表签字、录入指纹、微信缴费,短短10分钟,朱智文就办好了全部手续,拿到了回执单。

从过去的三四天到现在的10分钟,身份证异地办理使很多像朱智文一样的人免去了人在“证”途的奔波之苦。

“过去不能异地办理身份证,症结在于各地户籍数据库不相通,无法异地核实身份。”彭素云说,如今,信息通了,能让数据多“跑”的路,群众都不用再跑了。

过去,对很多身在异地奔波打拼的人来说,都经历过身份证丢失、到期“说不出的痛”:千辛万苦回去一趟,费钱费时费力,万一资料不全,白跑一趟。来广州工作3年两次丢失身份证的张苗,品尝过补办身份证的两种“滋味”。

张苗的老家是河北保定。2016年,刚到广州工作的她丢了身份证,打听了一圈,她只有一个选择:回到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

“当时恰逢春运,我只好提前请了假,在火车站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乘车回家,这才把证补办好。”张苗回忆。

然而,2017年8月,张苗的身份证又丢了。这次,刚出台的“身份证异地办理政策”救了她的急。人不用回去,家里的户口本寄来即可。张苗很快让家人把户口本寄过来,在办证大厅提交了全部资料,1个月后收到了新证件。

(二)

身份证办理的相关事,看似小事,却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心头上的民生大事。

2015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会议强调,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是一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并通过了公安部研究起草的《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

公安部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创新居民身份证服务管理机制,“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身份证异地办理改革进入快车道——

2016年7月,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启动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老百姓不用千里迢迢来回奔波补办身份证;

2017年7月1日,公安部宣布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

2019年3月,公安部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户口本不再列为必需材料;

……

从本人跑到户口本“跑”再到数据“跑”,短短几年间,身份证异地办理的流程一再简化。

“身份证丢了、到期了,在居住地就近随到随办,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只要十几分钟。”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表示。

这是一张惠民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共设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2.6万个,累计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逾2800万张。

(三)

科技+互联网,正不断改变政务服务模式。在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办证大厅工作17年的彭素云告诉记者,以前窗口只受理广州市民的办证需求,如今则要服务近千万流动人口,任务重了很多,但她表示相信,智能终端将减轻工作负担。

在办证大厅一楼的自助办证区,彭素云指着其中几台机器对记者说,现在广东省内户籍居民都可以在这几台智能终端上完成全部办证流程。

全国异地受理、群众就近换领补领挂失、相片“多拍优选”……小小身份证,连接亿万民众,情暖千家万户。

记者了解,近年来,公安部着眼群众需求,通过多种措施全面提升身份证管理水平。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的全面推进、失效身份证信息系统的建成,为防止身份证被冒用加上了一道“双保险”;同时,会同社会用证部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要求用证单位认真履行核查义务,防止伪造、买卖、冒用身份证等行为给群众权益带来损失。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人在“证”途,少了奔波——一张身份证的民生暖流

2019-08-23 15:22:49 来源: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

人在“证”途,少了奔波——一张身份证的民生暖流

新华社广州8月23日电 题:人在“证”途,少了奔波——一张身份证的民生暖流

新华社记者毛鑫、熊丰

(一)

8月17日上午,拿着即将于9天后过期的身份证,西安小伙朱智文走进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办证大厅,希望换领一张新身份证。

能不能办?朱智文心里没底。一来他只是来广州公司总部参加培训,并非长期工作生活于此;二来自己服务的二级公司也不是在广州注册的,不太符合在广州异地办理身份证的条件。

他决定碰碰运气:如果办不了,就回家办!

从广州到西安,1600多公里,飞机两个多小时,高铁7个半小时,普速列车22小时,往返一趟得耗时三四天,花费500至2000多元不等。

“不管哪种方式,都是花钱花时间,而且耽误工作。”朱智文说。

办证过程比他想的顺利得多。户政民警彭素云在了解朱智文的情况后,只让他填写了一份在广州居住的声明书,便受理了他的申请。

填表签字、录入指纹、微信缴费,短短10分钟,朱智文就办好了全部手续,拿到了回执单。

从过去的三四天到现在的10分钟,身份证异地办理使很多像朱智文一样的人免去了人在“证”途的奔波之苦。

“过去不能异地办理身份证,症结在于各地户籍数据库不相通,无法异地核实身份。”彭素云说,如今,信息通了,能让数据多“跑”的路,群众都不用再跑了。

过去,对很多身在异地奔波打拼的人来说,都经历过身份证丢失、到期“说不出的痛”:千辛万苦回去一趟,费钱费时费力,万一资料不全,白跑一趟。来广州工作3年两次丢失身份证的张苗,品尝过补办身份证的两种“滋味”。

张苗的老家是河北保定。2016年,刚到广州工作的她丢了身份证,打听了一圈,她只有一个选择:回到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

“当时恰逢春运,我只好提前请了假,在火车站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乘车回家,这才把证补办好。”张苗回忆。

然而,2017年8月,张苗的身份证又丢了。这次,刚出台的“身份证异地办理政策”救了她的急。人不用回去,家里的户口本寄来即可。张苗很快让家人把户口本寄过来,在办证大厅提交了全部资料,1个月后收到了新证件。

(二)

身份证办理的相关事,看似小事,却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心头上的民生大事。

2015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会议强调,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是一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并通过了公安部研究起草的《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

公安部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创新居民身份证服务管理机制,“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身份证异地办理改革进入快车道——

2016年7月,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启动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老百姓不用千里迢迢来回奔波补办身份证;

2017年7月1日,公安部宣布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

2019年3月,公安部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户口本不再列为必需材料;

……

从本人跑到户口本“跑”再到数据“跑”,短短几年间,身份证异地办理的流程一再简化。

“身份证丢了、到期了,在居住地就近随到随办,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只要十几分钟。”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表示。

这是一张惠民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共设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2.6万个,累计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逾2800万张。

(三)

科技+互联网,正不断改变政务服务模式。在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办证大厅工作17年的彭素云告诉记者,以前窗口只受理广州市民的办证需求,如今则要服务近千万流动人口,任务重了很多,但她表示相信,智能终端将减轻工作负担。

在办证大厅一楼的自助办证区,彭素云指着其中几台机器对记者说,现在广东省内户籍居民都可以在这几台智能终端上完成全部办证流程。

全国异地受理、群众就近换领补领挂失、相片“多拍优选”……小小身份证,连接亿万民众,情暖千家万户。

记者了解,近年来,公安部着眼群众需求,通过多种措施全面提升身份证管理水平。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的全面推进、失效身份证信息系统的建成,为防止身份证被冒用加上了一道“双保险”;同时,会同社会用证部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要求用证单位认真履行核查义务,防止伪造、买卖、冒用身份证等行为给群众权益带来损失。

[责任编辑: 陈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