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养成记”——中国医疗援外助力非洲青年医生成长
新华社广州9月3日电(周强、陈子怡)“这里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在此间举行的中非青年大联欢广东站活动中,来自乍得的马丁讲述自己在广东祈福医院实习时的经历。
马丁说,刚开始出诊时,有些患者看到他这个外国医生,有些不愿意接受治疗。不过他们随后就发现,这位“马丁医生”不仅医术过关,而且中文十分流利,复诊时不少患者主动找他,很受欢迎。
马丁高中毕业后通过乍得出国留学选拔考试,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广州求学。11年的中国经历让母语为法语的马丁克服了最初的语言障碍,他不仅顺利在南方医科学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业,还能用中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也可以用英文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
马丁在学校不仅收获了知识,还结识了他现在的妻子,并一起攻读博士学位。“老师们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对待患者如亲人的态度更令我感动。”
为期6天的中非青年大联欢广东站活动正在举行。来自51个中非合作论坛非方成员的青年代表、非洲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代表以及广东省对非企业代表及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中非发展。
“等取得学位后,我们就回家乡工作,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祖国施展,并为中乍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马丁还担任南方医科大学乍得校友会的秘书长,希望能为中乍友谊出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冯勇表示,2006年以后,中国在非洲援建了30所医院,捐赠了大量的药品和医疗设备,为卫生技术人员来华留学、进修和培训提供政府奖学金,使每年有1000多名非洲医务工作者得以接受中国开展的医疗卫生领域短期培训。此外,近年来中国还积极致力于进行非洲的疟疾防控。
在帮助非洲青年医生成长的同时,中国医生也持续奔赴非洲。林纯莹在2011年担任第二批中国援加纳医疗队队长,远赴加纳克里布教学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工作。
林纯莹在两年援非任务间获得了“最美援非医生”的美誉。她在加纳组建起一支主要由当地医生组成的心血管医疗队伍。
“尽管这已是西非首屈一指的教学医院,但该院医疗设备缺乏,病区管理落后,治疗手段较少,心内科死亡率每月曾达11%。”林纯莹发起了“中加西非心脏合作项目—爱心行”项目,组织加纳心血管病医生来华培训,2年后,克里布教学医院心内科死亡率降至每月5%。
冯勇认为,中国援外医疗队既是“白衣天使”,又是“民间大使”,在提高非洲健康水平的同时,也拉近了百姓间的距离,增加了中非互信,促进了中非友谊,是中国援外工作甚至外交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