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场规范,让付费音乐更有“底气”

加强市场规范,让付费音乐更有“底气”

来源:红网2019-09-30

周董新歌《说好不哭》的火热,不仅掀起歌迷的“情怀”潮,更是拿到了近3000万元的销售实绩。据媒体分析,我国数字音乐行业的用户规模达到7.4亿,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数字音乐付费人群5年翻了16倍。

数字音乐是以数字格式存储,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传输的音乐,具有易制作、易传播、易储存的特点。数字音乐付费用户的暴涨,是应然也是必然。

一方面,付费市场的迅速发展,是版权意识增强的体现。长久以来,盗版作品的泛滥已成为我国文化产品市场的“症结”,翻印书籍、盗录影片等盗版行为屡见不鲜。随着国家打击盗版力度的增强,如今,愿意掏腰包为作品买单的人越来越多,购买数字单曲的人群以数十倍的数量增长,这正是“版权意识”增强和“版权生态”日趋良好的体现。

另一方面,数字音乐付费人群数量的增长,是对创作者的尊重,能够进一步促进文艺市场的繁荣。从歌曲创作,到录制打磨,再到宣发上架,一首音乐作品的诞生,背后凝聚了无数心意、精力和财力。不足十元的价格,不仅是对音乐作品商业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创作者所倾注的心血的回馈。受众的尊重和良好的市场反响,是文艺作品创作者的期许,也是促进我国文艺市场实现“井喷式”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然而,我国付费音乐市场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消费者购买付费音乐,是出于对版权的尊重和对作品的支持,而缺乏统一规范的市场,让消费者闹心,也让收费音乐作品丢失了一点“底气”。明明购买了音乐平台的会员,却只能在期限内听歌,不允许下载,遇上新歌发行还要另外购买,真会员却难享真正的“VIP”待遇;各平台为争夺用户,纷纷垄断版权,不同歌手的歌曲只能在不同APP里听到,会员费居然成了一大笔开销。凡此种种乱象,让当前的付费音乐市场十分“尴尬”,消费者仿佛成了被任意割宰的“韭菜”,音乐市场也成了各平台的圈钱“圣地”。

若想让音乐收费更有“底气”,就必须规范市场,消除竞争乱象。目前,我国数字音乐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音乐作品的保护和付费市场的规范仍没有具体的配套制度。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若想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音乐付费,首先要实现音乐平台收费项目的透明化、公开化,让消费者能真正购买到听歌“特权”,不再被稀里糊涂地“割韭菜”。此外,还应规范行业竞争、改变为争夺用户纷纷走上版权垄断道路的现状,通过打通各平台通道,实现资源共享。

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用户体验,让消费者乐于为文艺作品买单,让付费音乐的存在更有“底气”。付费音乐市场的大门才刚刚开启,市场规范和行业监管也应加快脚步跟上。为付费文化产品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我们任重而道远。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加强市场规范,让付费音乐更有“底气”

2019-09-30 11:25:36 来源: 0 条评论

周董新歌《说好不哭》的火热,不仅掀起歌迷的“情怀”潮,更是拿到了近3000万元的销售实绩。据媒体分析,我国数字音乐行业的用户规模达到7.4亿,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数字音乐付费人群5年翻了16倍。

数字音乐是以数字格式存储,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传输的音乐,具有易制作、易传播、易储存的特点。数字音乐付费用户的暴涨,是应然也是必然。

一方面,付费市场的迅速发展,是版权意识增强的体现。长久以来,盗版作品的泛滥已成为我国文化产品市场的“症结”,翻印书籍、盗录影片等盗版行为屡见不鲜。随着国家打击盗版力度的增强,如今,愿意掏腰包为作品买单的人越来越多,购买数字单曲的人群以数十倍的数量增长,这正是“版权意识”增强和“版权生态”日趋良好的体现。

另一方面,数字音乐付费人群数量的增长,是对创作者的尊重,能够进一步促进文艺市场的繁荣。从歌曲创作,到录制打磨,再到宣发上架,一首音乐作品的诞生,背后凝聚了无数心意、精力和财力。不足十元的价格,不仅是对音乐作品商业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创作者所倾注的心血的回馈。受众的尊重和良好的市场反响,是文艺作品创作者的期许,也是促进我国文艺市场实现“井喷式”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然而,我国付费音乐市场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消费者购买付费音乐,是出于对版权的尊重和对作品的支持,而缺乏统一规范的市场,让消费者闹心,也让收费音乐作品丢失了一点“底气”。明明购买了音乐平台的会员,却只能在期限内听歌,不允许下载,遇上新歌发行还要另外购买,真会员却难享真正的“VIP”待遇;各平台为争夺用户,纷纷垄断版权,不同歌手的歌曲只能在不同APP里听到,会员费居然成了一大笔开销。凡此种种乱象,让当前的付费音乐市场十分“尴尬”,消费者仿佛成了被任意割宰的“韭菜”,音乐市场也成了各平台的圈钱“圣地”。

若想让音乐收费更有“底气”,就必须规范市场,消除竞争乱象。目前,我国数字音乐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音乐作品的保护和付费市场的规范仍没有具体的配套制度。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若想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音乐付费,首先要实现音乐平台收费项目的透明化、公开化,让消费者能真正购买到听歌“特权”,不再被稀里糊涂地“割韭菜”。此外,还应规范行业竞争、改变为争夺用户纷纷走上版权垄断道路的现状,通过打通各平台通道,实现资源共享。

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用户体验,让消费者乐于为文艺作品买单,让付费音乐的存在更有“底气”。付费音乐市场的大门才刚刚开启,市场规范和行业监管也应加快脚步跟上。为付费文化产品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我们任重而道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