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而论·大国经彩】优势互补 着眼大局 区域协调发展“新版图”更加清晰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优势互补 着眼大局 区域协调发展“新版图”更加清晰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19-10-23

近年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版图”更加清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协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让领跑的有后劲,让后进的赶上来,要全国一盘棋,优势互补,着眼大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正是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给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的根本之策。

西部加快开发 提升城市群综合功能

区域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城市和区域竞合的大趋势,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市群、经济区的协同发展。我国的城市群发展,已经不是规模与数量问题,而是提升城市群功能,建设高质量城市群的问题。城市群发展,不仅要解决城镇化的形态问题,而且要使其发挥扩内需、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川渝地缘相接、人缘相连、文缘相融,两地在多个方面都展开了有效的协同合作。除高铁外,目前川渝地区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有15条,共有16个出口通道,川渝两地取消了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预留成渝超高速磁悬浮建设通道。另外,川渝两地已经实现了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启动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并将加深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合作。

“深化合作”在前,“推进一体化发展”紧随其后,这就意味着强化“一盘棋”的观念是要更好地发挥川渝合作机制,唱好“双城记”则需要双方共同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川渝两地仍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机制,支持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发挥重点地区示范带动作用,共同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中部发力崛起 以核心竞争力带动高质量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2006年至2018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8.6%上升到21.1%。特别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颁布以来,中部地区制造业获得空前发展,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从200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5.0%。

保障高质量供给,要乘区域协调发展的东风,促进高端生产要素集聚,打造拥有高端制造能力的区域板块。2017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随着近年来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郑州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方式加快由“生产”向“消费”转变,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也日益得到重视。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吸引人才是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大力打造高水平大学、高端研究机构等高端人才聚集的平台,充分利用区域自然禀赋优良、综合实力较强、人文底蕴丰厚、区位优势突出的特点,打造引领带动中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此外,都市区建设还要聚焦生产、生活、生态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泛珠三角协同共进 紧抓机遇创新合作机制

泛珠三角横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里既有崇山峻岭、高峡平湖,也有盆地、三角洲。随着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泛珠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机制日益健全,以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等为载体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加速形成。

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重大国家战略,将不同区域板块和横跨东中西、连接南北方、沟通国内外的重要轴带相耦合,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协同性不断增强。泛珠合作机制运行以来,各方共同推动建设了内地9省区大通关电子口岸信息平台,深化海关多式联运业务试点;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实现区域内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互认;建立泛珠地税合作网,积极推动建立无差别税收管理环境。

接下来,泛珠区域的合作各方要紧抓机遇,进一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深度协作、区域旅游合作、市场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等重点工作,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上实现更大作为,共同推动泛珠合作向纵深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优势互补 着眼大局 区域协调发展“新版图”更加清晰

2019-10-23 09:37:35 来源: 0 条评论

近年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版图”更加清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协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让领跑的有后劲,让后进的赶上来,要全国一盘棋,优势互补,着眼大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正是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给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的根本之策。

西部加快开发 提升城市群综合功能

区域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城市和区域竞合的大趋势,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市群、经济区的协同发展。我国的城市群发展,已经不是规模与数量问题,而是提升城市群功能,建设高质量城市群的问题。城市群发展,不仅要解决城镇化的形态问题,而且要使其发挥扩内需、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川渝地缘相接、人缘相连、文缘相融,两地在多个方面都展开了有效的协同合作。除高铁外,目前川渝地区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有15条,共有16个出口通道,川渝两地取消了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预留成渝超高速磁悬浮建设通道。另外,川渝两地已经实现了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启动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并将加深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合作。

“深化合作”在前,“推进一体化发展”紧随其后,这就意味着强化“一盘棋”的观念是要更好地发挥川渝合作机制,唱好“双城记”则需要双方共同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川渝两地仍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机制,支持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发挥重点地区示范带动作用,共同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中部发力崛起 以核心竞争力带动高质量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2006年至2018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8.6%上升到21.1%。特别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颁布以来,中部地区制造业获得空前发展,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从200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5.0%。

保障高质量供给,要乘区域协调发展的东风,促进高端生产要素集聚,打造拥有高端制造能力的区域板块。2017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随着近年来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郑州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方式加快由“生产”向“消费”转变,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也日益得到重视。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吸引人才是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大力打造高水平大学、高端研究机构等高端人才聚集的平台,充分利用区域自然禀赋优良、综合实力较强、人文底蕴丰厚、区位优势突出的特点,打造引领带动中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此外,都市区建设还要聚焦生产、生活、生态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泛珠三角协同共进 紧抓机遇创新合作机制

泛珠三角横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里既有崇山峻岭、高峡平湖,也有盆地、三角洲。随着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泛珠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机制日益健全,以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等为载体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加速形成。

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重大国家战略,将不同区域板块和横跨东中西、连接南北方、沟通国内外的重要轴带相耦合,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协同性不断增强。泛珠合作机制运行以来,各方共同推动建设了内地9省区大通关电子口岸信息平台,深化海关多式联运业务试点;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实现区域内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互认;建立泛珠地税合作网,积极推动建立无差别税收管理环境。

接下来,泛珠区域的合作各方要紧抓机遇,进一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深度协作、区域旅游合作、市场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等重点工作,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上实现更大作为,共同推动泛珠合作向纵深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