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运河1935》:运河故事中彰显家国情怀传递运河精神
在铁片大鼓艺术家姚雪芬悠扬的歌声中,传递运河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的话剧《运河1935》近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成功首演。

话剧《运河1935》:运河故事中彰显家国情怀传递运河精神

来源:新华社2019-12-24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张漫子、陈钟昊)“四十里通惠河到了通县呐,与那千年的古河紧相连……”在铁片大鼓艺术家姚雪芬悠扬的歌声中,传递运河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的话剧《运河1935》近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成功首演。

这部历时近三年创作而成的话剧,选取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文学作品《渔火》和《蒲柳人家》中的人物原型,聚焦20世纪30年代的通州,讲述了通州运河儿女在面临中华民族危难、华北危急的特殊时刻,凭借朴素的爱国情怀做出抗日选择的故事。

该剧导演王延松表示,话剧《运河1935》既展现家国情怀,又反映运河精神。主人公周勤和周瑞两兄弟,一个为“小家”奔走,一个为“大家”执着。兄弟情与家国义碰撞出一台好戏,描绘出当年运河儿女在民族危难中觉醒的历程,既体现出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又彰显了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讲好运河故事,出品及制作方北京市演出公司邀请京津冀三地优秀创作者。“我们希望这部剧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主旋律话剧,在呈现方式上要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在内容设置上要展现大运河北端的风貌,在人物创作上要彰显运河儿女真实的光辉人性。”北京市演出公司董事长张海君说。

为还原运河风貌,创作者选取代表运河传统特色的渔船、拱桥、芦苇荡等元素组成舞台图景。同时,将灯光与特殊地板材质搭配,再配以专门制作的流水声,在舞台上创造出一条“大运河”。在服装化妆方面,创作者翻阅大量文字和影像资料,为演员量身定制造型,使他们无障碍入戏。

据了解,首演结束后,话剧《运河1935》将开启全国巡演。(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话剧《运河1935》:运河故事中彰显家国情怀传递运河精神

2019-12-24 10:34:06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张漫子、陈钟昊)“四十里通惠河到了通县呐,与那千年的古河紧相连……”在铁片大鼓艺术家姚雪芬悠扬的歌声中,传递运河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的话剧《运河1935》近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成功首演。

这部历时近三年创作而成的话剧,选取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文学作品《渔火》和《蒲柳人家》中的人物原型,聚焦20世纪30年代的通州,讲述了通州运河儿女在面临中华民族危难、华北危急的特殊时刻,凭借朴素的爱国情怀做出抗日选择的故事。

该剧导演王延松表示,话剧《运河1935》既展现家国情怀,又反映运河精神。主人公周勤和周瑞两兄弟,一个为“小家”奔走,一个为“大家”执着。兄弟情与家国义碰撞出一台好戏,描绘出当年运河儿女在民族危难中觉醒的历程,既体现出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又彰显了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讲好运河故事,出品及制作方北京市演出公司邀请京津冀三地优秀创作者。“我们希望这部剧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主旋律话剧,在呈现方式上要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在内容设置上要展现大运河北端的风貌,在人物创作上要彰显运河儿女真实的光辉人性。”北京市演出公司董事长张海君说。

为还原运河风貌,创作者选取代表运河传统特色的渔船、拱桥、芦苇荡等元素组成舞台图景。同时,将灯光与特殊地板材质搭配,再配以专门制作的流水声,在舞台上创造出一条“大运河”。在服装化妆方面,创作者翻阅大量文字和影像资料,为演员量身定制造型,使他们无障碍入戏。

据了解,首演结束后,话剧《运河1935》将开启全国巡演。(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苏桢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