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新疆产业经济之变探析
新疆和田地区瞄准机遇,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眼下,“丝路玉都”正迈向“丝路鞋都”。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新疆产业经济之变探析

新疆和田地区瞄准机遇,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眼下,“丝路玉都”正迈向“丝路鞋都”。

和田递出新名片,折射发展新理念。新疆正通过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拓展资源转换新路径,以及提升口岸效能等举措,推动产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年终岁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深入天山南北,探析新疆产业经济之变。

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

“两年前仅有3家手工作坊,现在则有近70座专业制鞋工厂,预计今年成品、半成品鞋生产能力将超过8000万双。”在和田地区,制鞋业正展现勃勃生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制鞋业短期实现突破,关键在于实现了乘“势”而上。

一是借“势”,即产业西移之势。于田县迈诺鞋业有限公司是首批转移到和田发展的制鞋企业,公司董事长李鹏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制鞋企业西移,和田是最优选择。在今年7月举行的“一带一路”中国鞋业发展大会上,18个项目签约落户和田,投资总额逾17亿元。广东鞋业厂商还会与和田县签订协议,共建广东鞋业产业园。

二是顺“势”,即交通设施改善之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田对外通道建设迎来了新机遇。和田地区鞋业商会会长谢震文表示,交通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

三是造“势”,即制定政策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态势。新疆鼓励南疆四地州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一批制鞋企业等纷纷落户。“当地谋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相关部门工作务实高效,营业执照一天就办成,我们可以一心一意搞经营。”有企业负责人感慨。

四是蓄“势”,即科学规划,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按照“大中鞋厂向园区集中、小型加工鞋企向乡村延伸、配套产业向园区周围集聚”的方向,和田地区推动鞋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全产业链发展,为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墨玉县鞋业产业园规划了“园中园”,分产业发展区、配套生活区、商业开发区,同步建成了医院、学校等服务设施,打造集生产基地、研发基地、鞋材基地、仓储物流基地、材料和成品贸易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各国。

和田地区制鞋业是新疆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的缩影。近年来,新疆纺织服装等产业不断壮大,在转移中实现了升级,成为脱贫攻坚、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拓展资源转换新路径

煤炭资源富集的新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培育煤电产业集群、打造“疆电东送”电源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让“瓦特”转化为“比特”,让煤电在域内实现转换和增值,拓展了资源转换新路径。

坐落在昌吉市的新疆信息产业园,已先后引进中国电信“信息化示范基地项目”、中国移动“综合信息示范工程”和中国联通“信息化综合示范项目”。三大通信运营商项目负责人一致表示,昌吉电力资源富集,是电价洼地;而且冬季气候冷凉,可降低电子设备、机房等冷却成本,十分适合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

与昌吉一样,克拉玛依的产业发展也从“地下”跃入“云端”,该市云计算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产业集群。“目前,我们已具备了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提供云服务的能力。”园区党工委书记李云说。

如果说立足煤电资源,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是将资源优势延伸,那么吐鲁番利用“热资源”发展“热产业”,就是化劣势为优势。

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夏日最高气温一般在40℃以上。高温天气虽然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但也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利用好、开发好热资源,可形成相关产业优势。

高温试车就是近年来吐鲁番着力培育的一项“热产业”,诸多企业在此设立了测试基地。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主任郭春云说,高温、干燥的自然环境,加之可利用戈壁滩面积大,让吐鲁番非常适合开展极热干旱综合性汽车整车试验。今年,上汽大众新疆吐鲁番试验中心建设完成,成为世界最大的极热干旱综合性汽车整车试车场。

打造“热引擎”,培育新动能。吐鲁番围绕高温试车,正积极谋划上下游配套产业。此外,还开展了光伏风电设备组件、材料腐蚀老化等方面的检验检测,初步形成干热自然环境试验优势,拓展了热资源应用新领域。

口岸提效促产业扩容

“早上从伊犁田间地头采摘的苹果、桃子等,下午就能到达哈萨克斯坦市场。”霍尔果斯竞天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果出口公司,公司负责人程照鹏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受益于“绿色通道”,跨境运输成本和时间大大减少。

程照鹏说的“绿色通道”,是霍尔果斯(中国)—努尔饶尔(哈萨克斯坦)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是新疆与周边国家开通的第五条农产品“绿色通道”,于今年3月试运行,9月28日正式运行,有力推动了农产品“走出去”。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推进口岸服务便利化,增强口岸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口岸效能,是该自治区外贸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外向型产业扩容的重要举措。

与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相比,早在2013年12月,位于塔城的巴克图口岸就开通了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5年多来,巴克图口岸农产品进出口稳步增长,逐渐形成了“内地+疆内+辖区”果蔬优势互补局面。

“现在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办完相关手续,企业节省了仓储等运营成本,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可以利用。”阿拉山口鸿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报关员范冬雨对海关效率的提升体会颇深。有关专家认为,提高口岸效能引发了“蝴蝶效应”,看似是海关部门的创新和改革,却引领和推动了转变,实现了让企业增效、让产业扩容的良好效果。

此外,乌鲁木齐海关还推出一系列举措,助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支持新疆建设承接中东部纺织服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新型纺织材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对进口纺织原料及设备采取“提前申报”模式,加快通关速度。推动国内企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 马呈忠 耿丹丹)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新疆产业经济之变探析

2019-12-27 16:02:46 来源: 0 条评论

新疆和田地区瞄准机遇,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眼下,“丝路玉都”正迈向“丝路鞋都”。

和田递出新名片,折射发展新理念。新疆正通过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拓展资源转换新路径,以及提升口岸效能等举措,推动产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年终岁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深入天山南北,探析新疆产业经济之变。

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

“两年前仅有3家手工作坊,现在则有近70座专业制鞋工厂,预计今年成品、半成品鞋生产能力将超过8000万双。”在和田地区,制鞋业正展现勃勃生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制鞋业短期实现突破,关键在于实现了乘“势”而上。

一是借“势”,即产业西移之势。于田县迈诺鞋业有限公司是首批转移到和田发展的制鞋企业,公司董事长李鹏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制鞋企业西移,和田是最优选择。在今年7月举行的“一带一路”中国鞋业发展大会上,18个项目签约落户和田,投资总额逾17亿元。广东鞋业厂商还会与和田县签订协议,共建广东鞋业产业园。

二是顺“势”,即交通设施改善之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田对外通道建设迎来了新机遇。和田地区鞋业商会会长谢震文表示,交通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

三是造“势”,即制定政策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态势。新疆鼓励南疆四地州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一批制鞋企业等纷纷落户。“当地谋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相关部门工作务实高效,营业执照一天就办成,我们可以一心一意搞经营。”有企业负责人感慨。

四是蓄“势”,即科学规划,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按照“大中鞋厂向园区集中、小型加工鞋企向乡村延伸、配套产业向园区周围集聚”的方向,和田地区推动鞋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全产业链发展,为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墨玉县鞋业产业园规划了“园中园”,分产业发展区、配套生活区、商业开发区,同步建成了医院、学校等服务设施,打造集生产基地、研发基地、鞋材基地、仓储物流基地、材料和成品贸易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各国。

和田地区制鞋业是新疆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的缩影。近年来,新疆纺织服装等产业不断壮大,在转移中实现了升级,成为脱贫攻坚、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拓展资源转换新路径

煤炭资源富集的新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培育煤电产业集群、打造“疆电东送”电源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让“瓦特”转化为“比特”,让煤电在域内实现转换和增值,拓展了资源转换新路径。

坐落在昌吉市的新疆信息产业园,已先后引进中国电信“信息化示范基地项目”、中国移动“综合信息示范工程”和中国联通“信息化综合示范项目”。三大通信运营商项目负责人一致表示,昌吉电力资源富集,是电价洼地;而且冬季气候冷凉,可降低电子设备、机房等冷却成本,十分适合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

与昌吉一样,克拉玛依的产业发展也从“地下”跃入“云端”,该市云计算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产业集群。“目前,我们已具备了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提供云服务的能力。”园区党工委书记李云说。

如果说立足煤电资源,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是将资源优势延伸,那么吐鲁番利用“热资源”发展“热产业”,就是化劣势为优势。

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夏日最高气温一般在40℃以上。高温天气虽然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但也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利用好、开发好热资源,可形成相关产业优势。

高温试车就是近年来吐鲁番着力培育的一项“热产业”,诸多企业在此设立了测试基地。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主任郭春云说,高温、干燥的自然环境,加之可利用戈壁滩面积大,让吐鲁番非常适合开展极热干旱综合性汽车整车试验。今年,上汽大众新疆吐鲁番试验中心建设完成,成为世界最大的极热干旱综合性汽车整车试车场。

打造“热引擎”,培育新动能。吐鲁番围绕高温试车,正积极谋划上下游配套产业。此外,还开展了光伏风电设备组件、材料腐蚀老化等方面的检验检测,初步形成干热自然环境试验优势,拓展了热资源应用新领域。

口岸提效促产业扩容

“早上从伊犁田间地头采摘的苹果、桃子等,下午就能到达哈萨克斯坦市场。”霍尔果斯竞天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果出口公司,公司负责人程照鹏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受益于“绿色通道”,跨境运输成本和时间大大减少。

程照鹏说的“绿色通道”,是霍尔果斯(中国)—努尔饶尔(哈萨克斯坦)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是新疆与周边国家开通的第五条农产品“绿色通道”,于今年3月试运行,9月28日正式运行,有力推动了农产品“走出去”。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推进口岸服务便利化,增强口岸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口岸效能,是该自治区外贸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外向型产业扩容的重要举措。

与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相比,早在2013年12月,位于塔城的巴克图口岸就开通了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5年多来,巴克图口岸农产品进出口稳步增长,逐渐形成了“内地+疆内+辖区”果蔬优势互补局面。

“现在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办完相关手续,企业节省了仓储等运营成本,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可以利用。”阿拉山口鸿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报关员范冬雨对海关效率的提升体会颇深。有关专家认为,提高口岸效能引发了“蝴蝶效应”,看似是海关部门的创新和改革,却引领和推动了转变,实现了让企业增效、让产业扩容的良好效果。

此外,乌鲁木齐海关还推出一系列举措,助力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支持新疆建设承接中东部纺织服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新型纺织材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对进口纺织原料及设备采取“提前申报”模式,加快通关速度。推动国内企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 马呈忠 耿丹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