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的书桌为谁而留,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像济川小学这样10人以下的乡村教学点,在全国范围内有3万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渐为常态,成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乡村学校的书桌为谁而留,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来源:红网2020-01-07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曾令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济川小学,2006年全校尚有200多名学生,从2009年开始降至两位数,2016年变为个位数,2017年只剩下2名幼儿园学生,如今全校只剩下1名六年级的学生、2名教师、1名保安和1个即将退休的炊事员。(1月6日 《中国青年报》)

公开资料显示,像济川小学这样10人以下的乡村教学点,在全国范围内有3万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渐为常态,成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农村出生率下降,生源越来越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质量难以保障,随大流将孩子送到城镇寄宿学校的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上学远、上学难,铸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难题。

置于现实之下,小规模学校面临诸多问题,譬如难以吸引优质师资,教师工作没干劲;由于人数少,学生缺少学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实则对其成长不利。从投入的角度来讲,小规模学校也不划算,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018年,马云呼吁将中国贫困乡村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裁并的建议,一度引发教育界人士的论战。农村教育发展真能一并了之?现实恐怕远比想象的复杂。虽然寄宿制学校可解决教师动力不足、教学质量下降、投入过高等问题,但对于低幼龄的小学生来说,寄宿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退一步说,办好每一所寄宿制学校也并非易事,光有企业家的赞助加持,于全国而言也是杯水车薪。而用教育移民的方式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表面上省力,却极有可能带来新的公平问题。随着农民子女进城的步伐加快,城镇中小学校开始出现大幅扩招、“大班额”突出等现象,城镇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受到挤压,教育质量同样难以保障。

显然,难题化解仅靠推动撤点并校、完善寄宿制教育尚显不足。最近几年,由于意识到盲目撤并农村学校带来的新问题,“撤并潮”正在扭转。

问题讨论似乎又回到了原点,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学生该在哪里上学?从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功能来看,它关乎社会分配正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教育治理问题,值得被严肃对待。乡村小学的书桌为谁而留,则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踏实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吸引更多当地适龄孩子入读,才是乡村教育问题的正确出路。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建设。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办好城镇寄宿制学校,给乡村孩子进城读书的选择,与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给留在乡村的孩子创造好的求学环境,不是非此即彼的两难抉择,无需用“一刀切”的办法解决。而倘能让乡村学校从“小而弱”变为有利于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小而美”,既能为农民减轻负担,也能减轻城镇中小学的压力,何而不为?

让乡村学校都能提供优良的教育,仅靠社会力量还不够,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在建设乡村学校时,政府部门宜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和尊重村民意见,让乡村教育更加适用、更具未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乡村学校的书桌为谁而留,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2020-01-07 10:38:39 来源: 0 条评论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曾令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济川小学,2006年全校尚有200多名学生,从2009年开始降至两位数,2016年变为个位数,2017年只剩下2名幼儿园学生,如今全校只剩下1名六年级的学生、2名教师、1名保安和1个即将退休的炊事员。(1月6日 《中国青年报》)

公开资料显示,像济川小学这样10人以下的乡村教学点,在全国范围内有3万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渐为常态,成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农村出生率下降,生源越来越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质量难以保障,随大流将孩子送到城镇寄宿学校的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上学远、上学难,铸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难题。

置于现实之下,小规模学校面临诸多问题,譬如难以吸引优质师资,教师工作没干劲;由于人数少,学生缺少学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实则对其成长不利。从投入的角度来讲,小规模学校也不划算,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018年,马云呼吁将中国贫困乡村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裁并的建议,一度引发教育界人士的论战。农村教育发展真能一并了之?现实恐怕远比想象的复杂。虽然寄宿制学校可解决教师动力不足、教学质量下降、投入过高等问题,但对于低幼龄的小学生来说,寄宿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退一步说,办好每一所寄宿制学校也并非易事,光有企业家的赞助加持,于全国而言也是杯水车薪。而用教育移民的方式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表面上省力,却极有可能带来新的公平问题。随着农民子女进城的步伐加快,城镇中小学校开始出现大幅扩招、“大班额”突出等现象,城镇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受到挤压,教育质量同样难以保障。

显然,难题化解仅靠推动撤点并校、完善寄宿制教育尚显不足。最近几年,由于意识到盲目撤并农村学校带来的新问题,“撤并潮”正在扭转。

问题讨论似乎又回到了原点,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学生该在哪里上学?从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功能来看,它关乎社会分配正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教育治理问题,值得被严肃对待。乡村小学的书桌为谁而留,则不该成为一个问题。

踏实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吸引更多当地适龄孩子入读,才是乡村教育问题的正确出路。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建设。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办好城镇寄宿制学校,给乡村孩子进城读书的选择,与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给留在乡村的孩子创造好的求学环境,不是非此即彼的两难抉择,无需用“一刀切”的办法解决。而倘能让乡村学校从“小而弱”变为有利于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小而美”,既能为农民减轻负担,也能减轻城镇中小学的压力,何而不为?

让乡村学校都能提供优良的教育,仅靠社会力量还不够,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在建设乡村学校时,政府部门宜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和尊重村民意见,让乡村教育更加适用、更具未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