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他靠养牛脱贫致富:说一千道一万,要过好日子还靠自己干!
1月10日清晨6:30,记者从江苏省泗阳县南刘集乡街上的双威宾馆出发,车沿众王路行五六分钟,停在路边,然后沿沟边的砂石小路,步行三四百米,来到了该乡新华村董庄组的张其全家。刚要敲门,张其全夫妇把门打开了。“你们来得正好,每天7点左右喂牛,来,先看看我的牛!”张其全笑着打开牛棚的门帘。

【新春走基层】 他靠养牛脱贫致富:说一千道一万,要过好日子还靠自己干!

来源: 新华报业网2020-01-11

交汇点讯 1月10日清晨6:30,记者从江苏省泗阳县南刘集乡街上的双威宾馆出发,车沿众王路行五六分钟,停在路边,然后沿沟边的砂石小路,步行三四百米,来到了该乡新华村董庄组的张其全家。刚要敲门,张其全夫妇把门打开了。“你们来得正好,每天7点左右喂牛,来,先看看我的牛!”张其全笑着打开牛棚的门帘。

牛棚与前院屋仅一路之隔,就建在自家门前的自留地上,占地不到1亩。走进牛棚,中间一条通道,两边栏内各栓着一些牛,大小不一,颜色也不同,个个膘肥体壮。见张其全进来,本来挺安静的牛立即“哞哞哞”地叫了起来,“到早餐时间了!”张其全笑笑。

靠门口一头似乎还没睡醒的大花牛还懒洋洋地躺着,“‘大花’是前年8月中旬买来的,当时花了6000元,一年零四个月了,现在至少800多公斤,可以卖两三万了。”“这第二头黑牛是前年8月初花9000多元买的,现在起码能有700公斤,应该也值两三万。”棚中共20头牛,对每一头,张其全都了如指掌。

随后张其全开始给牛喂草料,一边喂一边介绍。“有了这些牛,我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能有今天,真得感谢县乡村各级干部的帮扶。”这句话张其全反复说了几次。

今年46岁的张其全没什么文化,更没有能够养家糊口的技术,身体患病,常年服药,不能做重活,也就没法出去打工。女儿上中学,儿子上小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打零工的妻子肩上。“想挣钱,没路子,又不能干重活,当时真的急啊,头发大把地掉,你看,我的头发都被掉稀了。”张其全把头伸向记者,头皮依稀可见。

“当时如再找不到挣钱的路子,一家人就得吃低保了。”张其全说。

2016年,县乡村在给张其全家建档立卡时了解到,张其全父辈养牛,而且他本人对养牛也比较懂,于是便建议他走养牛挣钱的路子,张其全感觉这个建议可行,养牛比较保险,也不用出大力气,于是便在亲戚的支持下,试着购买了5头小牛犊,结果死了1头,但最终仍然赚了些钱。2017年,村主任找上门,鼓励他可以扩大规模,还帮他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他用赚的钱和贷款,把养牛规模扩大到17头,结果死了5头。“技术不过关,光靠仅有的那点经验明显不够,当时真的傻眼了,但我没放弃,总结原因,相信自己一定能养好!”张其全笑了笑,“我现在没事时,就喜欢朝牛棚里一坐,观察各头牛的状态,只要它们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都可以看出来,然后对症下药。”

“牛鼻子没汗,肯定生病了”“气胀,可能是喂草料多了,食胀,可能是喂颗粒饲料多了”“新买回来的小牛,5个小时内不能给水喝,不能给料吃”“吃饱食,睡暖圈,一天多长两斤半”……张其全的养牛经现在是一套一套的。

看张其全喂牛还真让人有种享受感,整个喂牛过程一丝不苟,一点不马虎。先给每头牛喂一小把草料。“牛吃草,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多了会出现气胀。”随后,他开始配制混合饲料,铲些酒糟放进两口缸内,并加入麦麸、小苏打、盐、水等,搅拌几分钟,便做好了,一桶一桶地倒到每头牛的槽子中,“小牛两桶左右,大牛三至四桶,每天两顿,早上7点,下午3点。”也许是张其全做的这种食物太美味,牛吃着还不时用舌头舔着唇,似乎在表达赞许。等牛差不多享用完这些美食了,张其全又用塑料桶端来颗粒饲料,每头牛跟前一小铲,“颗粒饲料也不能吃多,吃多了食胀,所以喂牛的各种饲料都必须定量,否则就可能生病”。

“经过这几年边养边学,现在基本的养牛技术已经掌握了,牛棚中20头牛中,我自己买的母牛繁育的小牛已经有3头了。周围已经有村民到我这儿取养牛经了,只要来,我就把我所懂的全教给他。”张其全显得很自豪。

讲讲说说,转眼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张其全给牛喂的第一顿食也结束了。“不好意思,忙到现在,让你们一直在牛棚里站着,到家里去坐坐吧!”张其全搓了下手说。在前屋墙上,一本《宿迁扶贫结对卡》显得很特别,张其全拿下来送到记者手中,“你看,这就是县乡村为我家建的扶贫档案,上面有我家收入情况。”记者看到,在张其全家脱贫过程栏目下记录着这几年的人均收入:2017年,5813元;2018年,17500元;2019年,19200元。

“两月前刚卖了5头牛,卖了10万多元。现在养牛基本上不用借贷了,全家正计划到县城买套房子。”张其全说。“那是否打算扩大养牛规模?”听了记者的问话,张其全看了眼牛棚,信心满满:“这个想法还是有的!”

就在去年,张其全因脱贫致富获得了乡里颁发的“自强不息”奖,他的获奖感言是:“说一千道一万,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好好干!”

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张耀西 陈勇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春走基层】 他靠养牛脱贫致富:说一千道一万,要过好日子还靠自己干!

2020-01-11 16:23:49 来源: 0 条评论

交汇点讯 1月10日清晨6:30,记者从江苏省泗阳县南刘集乡街上的双威宾馆出发,车沿众王路行五六分钟,停在路边,然后沿沟边的砂石小路,步行三四百米,来到了该乡新华村董庄组的张其全家。刚要敲门,张其全夫妇把门打开了。“你们来得正好,每天7点左右喂牛,来,先看看我的牛!”张其全笑着打开牛棚的门帘。

牛棚与前院屋仅一路之隔,就建在自家门前的自留地上,占地不到1亩。走进牛棚,中间一条通道,两边栏内各栓着一些牛,大小不一,颜色也不同,个个膘肥体壮。见张其全进来,本来挺安静的牛立即“哞哞哞”地叫了起来,“到早餐时间了!”张其全笑笑。

靠门口一头似乎还没睡醒的大花牛还懒洋洋地躺着,“‘大花’是前年8月中旬买来的,当时花了6000元,一年零四个月了,现在至少800多公斤,可以卖两三万了。”“这第二头黑牛是前年8月初花9000多元买的,现在起码能有700公斤,应该也值两三万。”棚中共20头牛,对每一头,张其全都了如指掌。

随后张其全开始给牛喂草料,一边喂一边介绍。“有了这些牛,我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能有今天,真得感谢县乡村各级干部的帮扶。”这句话张其全反复说了几次。

今年46岁的张其全没什么文化,更没有能够养家糊口的技术,身体患病,常年服药,不能做重活,也就没法出去打工。女儿上中学,儿子上小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打零工的妻子肩上。“想挣钱,没路子,又不能干重活,当时真的急啊,头发大把地掉,你看,我的头发都被掉稀了。”张其全把头伸向记者,头皮依稀可见。

“当时如再找不到挣钱的路子,一家人就得吃低保了。”张其全说。

2016年,县乡村在给张其全家建档立卡时了解到,张其全父辈养牛,而且他本人对养牛也比较懂,于是便建议他走养牛挣钱的路子,张其全感觉这个建议可行,养牛比较保险,也不用出大力气,于是便在亲戚的支持下,试着购买了5头小牛犊,结果死了1头,但最终仍然赚了些钱。2017年,村主任找上门,鼓励他可以扩大规模,还帮他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他用赚的钱和贷款,把养牛规模扩大到17头,结果死了5头。“技术不过关,光靠仅有的那点经验明显不够,当时真的傻眼了,但我没放弃,总结原因,相信自己一定能养好!”张其全笑了笑,“我现在没事时,就喜欢朝牛棚里一坐,观察各头牛的状态,只要它们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都可以看出来,然后对症下药。”

“牛鼻子没汗,肯定生病了”“气胀,可能是喂草料多了,食胀,可能是喂颗粒饲料多了”“新买回来的小牛,5个小时内不能给水喝,不能给料吃”“吃饱食,睡暖圈,一天多长两斤半”……张其全的养牛经现在是一套一套的。

看张其全喂牛还真让人有种享受感,整个喂牛过程一丝不苟,一点不马虎。先给每头牛喂一小把草料。“牛吃草,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多了会出现气胀。”随后,他开始配制混合饲料,铲些酒糟放进两口缸内,并加入麦麸、小苏打、盐、水等,搅拌几分钟,便做好了,一桶一桶地倒到每头牛的槽子中,“小牛两桶左右,大牛三至四桶,每天两顿,早上7点,下午3点。”也许是张其全做的这种食物太美味,牛吃着还不时用舌头舔着唇,似乎在表达赞许。等牛差不多享用完这些美食了,张其全又用塑料桶端来颗粒饲料,每头牛跟前一小铲,“颗粒饲料也不能吃多,吃多了食胀,所以喂牛的各种饲料都必须定量,否则就可能生病”。

“经过这几年边养边学,现在基本的养牛技术已经掌握了,牛棚中20头牛中,我自己买的母牛繁育的小牛已经有3头了。周围已经有村民到我这儿取养牛经了,只要来,我就把我所懂的全教给他。”张其全显得很自豪。

讲讲说说,转眼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张其全给牛喂的第一顿食也结束了。“不好意思,忙到现在,让你们一直在牛棚里站着,到家里去坐坐吧!”张其全搓了下手说。在前屋墙上,一本《宿迁扶贫结对卡》显得很特别,张其全拿下来送到记者手中,“你看,这就是县乡村为我家建的扶贫档案,上面有我家收入情况。”记者看到,在张其全家脱贫过程栏目下记录着这几年的人均收入:2017年,5813元;2018年,17500元;2019年,19200元。

“两月前刚卖了5头牛,卖了10万多元。现在养牛基本上不用借贷了,全家正计划到县城买套房子。”张其全说。“那是否打算扩大养牛规模?”听了记者的问话,张其全看了眼牛棚,信心满满:“这个想法还是有的!”

就在去年,张其全因脱贫致富获得了乡里颁发的“自强不息”奖,他的获奖感言是:“说一千道一万,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好好干!”

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张耀西 陈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