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座山,一辈子——走进赣江源
九连山位于赣粤边界,是江西最偏远处,因有九十九座山峰相连而得名,保存有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素有“赣江源头”之称,生物资源丰富。

【新春走基层】一座山,一辈子——走进赣江源

来源: 新华网2020-01-21

新华社南昌1月20日电 题:一座山,一辈子——走进赣江源

新华社记者赖星、姚子云

山路十八弯。山外年味渐浓,山中的时间却仿佛凝滞在眼前的绿色中。

行至九连山深处,路愈加险峻,梁跃龙和梁跃武兄弟俩一人捡了支断竹当手杖。

九连山位于赣粤边界,是江西最偏远处,因有九十九座山峰相连而得名,保存有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素有“赣江源头”之称,生物资源丰富。

山路陡坡之上,密密麻麻的是落叶。山上那些与人的脚掌同宽的小道,有的是上山的村民走出来的,有的是像黄麂这样的动物用细细的蹄子踏出来的。

“按我们平时的速度,到黄牛石主峰得4个小时。”梁跃武一边用脚清理着落叶,一边招呼记者沿陡坡向深山处步行。

当地人形象地称他们为“山精”,这是对那些熟悉山林地形、草木鸟兽的人的称呼。一座山,一守就是三十多年,20万亩的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们不知走了多少遍。

兄弟俩岗位职责不同,55岁的梁跃龙和51岁的梁跃武分属于科技岗和管护岗。其中,梁跃武所在的黄牛石保护管理站离龙南县城100多公里,而距广东只有1公里。管理站共有4名职工,节假日期间大家轮休。

今年春节期间,轮到梁跃武值班。在广东上大学的女儿前不久告诉他,过年会到山里陪着他一起值班,这让梁跃武高兴不已。他手里捧着女儿送的保温杯,半开玩笑地说,当初差点儿就给女儿取名叫“深山含笑”。

深山含笑又叫光叶白兰,冬季不凋。“它在石头缝里也能生长,这是最能代表咱们护林人的树。”巡山护林,是梁跃武每天的必修课,他一年要走烂4双解放鞋。

1987年,梁跃武来到保护区工作。33年来,分布在大山深处的5个保护管理站,他基本轮了个遍。

护林人不怕累,最怕寂寞。在过去手机、互联网还没普及的日子,梁跃武每次放假回家,总会带上一沓报纸回站里,但每天只舍得看一张报纸。如果一次性看完,接下来的日子就显得太乏味。

即使是通讯网络发达的现在,依然有不少年轻人来到这之后,因忍受不住山中的寂寥而离开。

梁跃武曾在2014年大病一场,危及性命。但在治疗间隙,他总是会回到九连山,同事们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去巡山。但梁跃武闲不住,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活,他全部揽下。

“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我们的办公条件也变得好了起来。”梁跃武回忆说,当年管理站的办公用房是瓦房结构,职工卧室里一年四季挂着蚊帐,每次外出回到房间,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手电筒,先照一下床底,再检查下雨鞋,因为这两个地方是蛇虫的“安乐窝”。

由于兄弟俩在不同的保护管理站工作,所以工作时间难得碰面,但只要一见面,交流最多的还是和这片山林有关的事。

一草一木都有不同的秉性。梁跃武喜爱深山含笑,梁跃龙则钟情于山中寒兰。

山中寒兰,清新淡雅,凌霜冒寒吐芳。梁跃龙欣赏寒兰高洁的品性,不做人云亦云的浮萍。

梁跃龙从1986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林业科技、森林生态保护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有关林业资源的调查,其中连续12年跟踪参与“江西兰科植物资源的调查与保护”项目。

“我们在九连山新发现的兰科植物从2008年的29种增加到现在的103种。”长年累月的野外调查,梁跃龙的身体越来越差,2017年,有高校专门想调梁跃龙去任教,但他思考再三后依然婉拒。

1956年,梁跃龙兄弟俩的父亲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九连山扎根,两代人在这里守护了60多年。梁跃龙不是没有想过走出大山,只是他知道自己最牵挂的是什么。

“听说我拒绝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媳妇儿气得够呛。”梁跃龙说,有遗憾,但是如果能留下一本对保护区有参考价值的植物名录,这辈子就过得值。

25年前,梁跃龙的前辈们编写了九连山种子植物名录,当时的调查范围是62000亩。如今,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0万亩,这一名录有许多亟待补充和完善之处,前辈们的事业需要传承下去。

“我们每年都能在九连山找到江西种子植物的新分布,2019年就找到了5种江西省新记录植物,但是目前苦于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调查难以为继。”在2020年底,完成《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初稿,这是梁跃龙新年最大的愿望。

夜色渐浓,月色下的九连山清幽寂静。

梁跃龙兄弟俩握着我们的手,依依不舍。他们说,山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也好久没有跟人说过这么多话了。

“巍巍那个九连,九十九座山峰哟,你是南国绿色的家园……”一首《九连山之歌》,唱出了九连山的美,也见证了九连山人的守望。

远远望去,他们的身影,像是扎根在九连山的大树,伴着四季生长,把美好年华都献给了大山。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春走基层】一座山,一辈子——走进赣江源

2020-01-21 15:16:46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南昌1月20日电 题:一座山,一辈子——走进赣江源

新华社记者赖星、姚子云

山路十八弯。山外年味渐浓,山中的时间却仿佛凝滞在眼前的绿色中。

行至九连山深处,路愈加险峻,梁跃龙和梁跃武兄弟俩一人捡了支断竹当手杖。

九连山位于赣粤边界,是江西最偏远处,因有九十九座山峰相连而得名,保存有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素有“赣江源头”之称,生物资源丰富。

山路陡坡之上,密密麻麻的是落叶。山上那些与人的脚掌同宽的小道,有的是上山的村民走出来的,有的是像黄麂这样的动物用细细的蹄子踏出来的。

“按我们平时的速度,到黄牛石主峰得4个小时。”梁跃武一边用脚清理着落叶,一边招呼记者沿陡坡向深山处步行。

当地人形象地称他们为“山精”,这是对那些熟悉山林地形、草木鸟兽的人的称呼。一座山,一守就是三十多年,20万亩的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们不知走了多少遍。

兄弟俩岗位职责不同,55岁的梁跃龙和51岁的梁跃武分属于科技岗和管护岗。其中,梁跃武所在的黄牛石保护管理站离龙南县城100多公里,而距广东只有1公里。管理站共有4名职工,节假日期间大家轮休。

今年春节期间,轮到梁跃武值班。在广东上大学的女儿前不久告诉他,过年会到山里陪着他一起值班,这让梁跃武高兴不已。他手里捧着女儿送的保温杯,半开玩笑地说,当初差点儿就给女儿取名叫“深山含笑”。

深山含笑又叫光叶白兰,冬季不凋。“它在石头缝里也能生长,这是最能代表咱们护林人的树。”巡山护林,是梁跃武每天的必修课,他一年要走烂4双解放鞋。

1987年,梁跃武来到保护区工作。33年来,分布在大山深处的5个保护管理站,他基本轮了个遍。

护林人不怕累,最怕寂寞。在过去手机、互联网还没普及的日子,梁跃武每次放假回家,总会带上一沓报纸回站里,但每天只舍得看一张报纸。如果一次性看完,接下来的日子就显得太乏味。

即使是通讯网络发达的现在,依然有不少年轻人来到这之后,因忍受不住山中的寂寥而离开。

梁跃武曾在2014年大病一场,危及性命。但在治疗间隙,他总是会回到九连山,同事们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去巡山。但梁跃武闲不住,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活,他全部揽下。

“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我们的办公条件也变得好了起来。”梁跃武回忆说,当年管理站的办公用房是瓦房结构,职工卧室里一年四季挂着蚊帐,每次外出回到房间,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手电筒,先照一下床底,再检查下雨鞋,因为这两个地方是蛇虫的“安乐窝”。

由于兄弟俩在不同的保护管理站工作,所以工作时间难得碰面,但只要一见面,交流最多的还是和这片山林有关的事。

一草一木都有不同的秉性。梁跃武喜爱深山含笑,梁跃龙则钟情于山中寒兰。

山中寒兰,清新淡雅,凌霜冒寒吐芳。梁跃龙欣赏寒兰高洁的品性,不做人云亦云的浮萍。

梁跃龙从1986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林业科技、森林生态保护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有关林业资源的调查,其中连续12年跟踪参与“江西兰科植物资源的调查与保护”项目。

“我们在九连山新发现的兰科植物从2008年的29种增加到现在的103种。”长年累月的野外调查,梁跃龙的身体越来越差,2017年,有高校专门想调梁跃龙去任教,但他思考再三后依然婉拒。

1956年,梁跃龙兄弟俩的父亲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九连山扎根,两代人在这里守护了60多年。梁跃龙不是没有想过走出大山,只是他知道自己最牵挂的是什么。

“听说我拒绝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媳妇儿气得够呛。”梁跃龙说,有遗憾,但是如果能留下一本对保护区有参考价值的植物名录,这辈子就过得值。

25年前,梁跃龙的前辈们编写了九连山种子植物名录,当时的调查范围是62000亩。如今,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0万亩,这一名录有许多亟待补充和完善之处,前辈们的事业需要传承下去。

“我们每年都能在九连山找到江西种子植物的新分布,2019年就找到了5种江西省新记录植物,但是目前苦于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调查难以为继。”在2020年底,完成《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初稿,这是梁跃龙新年最大的愿望。

夜色渐浓,月色下的九连山清幽寂静。

梁跃龙兄弟俩握着我们的手,依依不舍。他们说,山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也好久没有跟人说过这么多话了。

“巍巍那个九连,九十九座山峰哟,你是南国绿色的家园……”一首《九连山之歌》,唱出了九连山的美,也见证了九连山人的守望。

远远望去,他们的身影,像是扎根在九连山的大树,伴着四季生长,把美好年华都献给了大山。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肖俊杰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