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河北饶阳:贫困户成了葡萄种植土专家
”赵见行有些腼腆地说,去年,他还被省蔬菜行业协会评为了“科技示范能手”。”赵见行嘴里塞着半拉馒头,边穿棉袄边不停地答应着。因为,贫穷的滋味,赵见行自己也尝过。

【新春走基层】河北饶阳:贫困户成了葡萄种植土专家

来源:河北新闻网2020-01-24

贫困户成了葡萄种植土专家

赵见行,真行!

今年过年,饶阳县大官亭镇南李岗村的赵见行很忙,以前忙的是东借西凑“度年关”,今年忙的是四处为葡萄种植户送“致富经”。

“小赵老师,您今天有空吗?我家的葡萄刚出芽,咋管理呀?”“小赵老师,我家葡萄秧上的花穗怎么退化了?是不是得病了,您来给瞅瞅。”……1月20日一大早,赵见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别着急,一会儿就到!”赵见行嘴里塞着半拉馒头,边穿棉袄边不停地答应着。约半小时后,赵见行已经钻进了饶阳镇北关村葡萄种植户王占岭的葡萄棚。

棚室内,葡萄秧已经开始展叶结穗,温度低的地方花穗多,温度高的地方花穗反而退化了。“老王,这都是温室升温过快造成的。将温度控制在22℃到25℃之间,采取‘穗上一叶摘心’的方法,还能补救……”赵见行不停地穿梭在葡萄架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自去年11月成为饶阳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开始,赵见行就下定决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因为,贫穷的滋味,赵见行自己也尝过。

2015年,赵见行的父亲身患重病,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债台高筑。没想到祸不单行,当年,赵见行种的10亩西瓜,又被一场冰雹砸得血本无归。“父亲重病,孩子年幼,负担很重。”赵见行说,这一年,精准识别时,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尽管多灾多难,但赵见行一家的转折也发生在这一年。“当时,县里出台产业扶贫政策,建一个冷棚能够获得5000元的补助。”不甘贫困的赵见行建了一座冷棚,在农业专家指导下,种上了葡萄新品种“黑巴拉多”。

没技术没经验,赵见行便主动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果蔬生产技术,成功拿到中专文凭。脑子灵活的赵见行,在尝试葡萄种植的同时,又在棚里套种了西瓜和菜花,2016年年底,葡萄、西瓜、菜花喜获丰收,赵见行也如愿摘掉了“穷帽子”。

逐渐富裕起来的赵见行,不仅购买了农用运输车,家里还装上了空调,更换了大冰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赵见行也被村里评为“致富能手”。而他种的黑巴拉多葡萄,也在饶阳县第三届葡萄种植劳动竞赛中,获得了专家推荐奖。

赵见行种葡萄成了行家,不断有人向他请教种植技术,无论谁来请教,他都倾囊相授。2019年,县农业农村局发出特聘农技员招聘公告,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能脱贫都靠好政策,要饮水思源,做人不能忘本。”

如今,赵见行负责8个贫困村的葡萄技术推广工作,路远的有十多公里,为了方便给更多种植户指导,他还买了辆汽车。“到现在,我指导过的种植户有上百户。”赵见行有些腼腆地说,去年,他还被省蔬菜行业协会评为了“科技示范能手”。

走出王占岭的葡萄棚,赵见行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个棚。

“用我所学,尽我所能,帮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这是件多么光荣的事儿!累点心里也高兴!”(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春走基层】河北饶阳:贫困户成了葡萄种植土专家

2020-01-24 19:04:45 来源: 0 条评论

贫困户成了葡萄种植土专家

赵见行,真行!

今年过年,饶阳县大官亭镇南李岗村的赵见行很忙,以前忙的是东借西凑“度年关”,今年忙的是四处为葡萄种植户送“致富经”。

“小赵老师,您今天有空吗?我家的葡萄刚出芽,咋管理呀?”“小赵老师,我家葡萄秧上的花穗怎么退化了?是不是得病了,您来给瞅瞅。”……1月20日一大早,赵见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别着急,一会儿就到!”赵见行嘴里塞着半拉馒头,边穿棉袄边不停地答应着。约半小时后,赵见行已经钻进了饶阳镇北关村葡萄种植户王占岭的葡萄棚。

棚室内,葡萄秧已经开始展叶结穗,温度低的地方花穗多,温度高的地方花穗反而退化了。“老王,这都是温室升温过快造成的。将温度控制在22℃到25℃之间,采取‘穗上一叶摘心’的方法,还能补救……”赵见行不停地穿梭在葡萄架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自去年11月成为饶阳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开始,赵见行就下定决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因为,贫穷的滋味,赵见行自己也尝过。

2015年,赵见行的父亲身患重病,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债台高筑。没想到祸不单行,当年,赵见行种的10亩西瓜,又被一场冰雹砸得血本无归。“父亲重病,孩子年幼,负担很重。”赵见行说,这一年,精准识别时,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尽管多灾多难,但赵见行一家的转折也发生在这一年。“当时,县里出台产业扶贫政策,建一个冷棚能够获得5000元的补助。”不甘贫困的赵见行建了一座冷棚,在农业专家指导下,种上了葡萄新品种“黑巴拉多”。

没技术没经验,赵见行便主动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果蔬生产技术,成功拿到中专文凭。脑子灵活的赵见行,在尝试葡萄种植的同时,又在棚里套种了西瓜和菜花,2016年年底,葡萄、西瓜、菜花喜获丰收,赵见行也如愿摘掉了“穷帽子”。

逐渐富裕起来的赵见行,不仅购买了农用运输车,家里还装上了空调,更换了大冰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赵见行也被村里评为“致富能手”。而他种的黑巴拉多葡萄,也在饶阳县第三届葡萄种植劳动竞赛中,获得了专家推荐奖。

赵见行种葡萄成了行家,不断有人向他请教种植技术,无论谁来请教,他都倾囊相授。2019年,县农业农村局发出特聘农技员招聘公告,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能脱贫都靠好政策,要饮水思源,做人不能忘本。”

如今,赵见行负责8个贫困村的葡萄技术推广工作,路远的有十多公里,为了方便给更多种植户指导,他还买了辆汽车。“到现在,我指导过的种植户有上百户。”赵见行有些腼腆地说,去年,他还被省蔬菜行业协会评为了“科技示范能手”。

走出王占岭的葡萄棚,赵见行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个棚。

“用我所学,尽我所能,帮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这是件多么光荣的事儿!累点心里也高兴!”(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