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疫期宅在家,如何不焦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对大量新的信息产生反应,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反应,就可能产生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

专家把脉:疫期宅在家,如何不焦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2-11

疫情发生期间,很多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里。原本想象着宅在家里可以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每天拿手机上网,很过瘾,可是真的长时间待在家里,不能出门,心情却会变得有些焦虑。甚至有些人,担心自己被感染,每天测很多次体温;还有一些人,陷入信息过载的焦虑,每天抱着手机不停地刷疫情的情况,连饭都顾不上吃,可能还会熬夜;也有一些人,每天在网上盯着,一发现有新药的消息,马上出去抢购……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对大量新的信息产生反应,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反应,就可能产生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

那么,什么是过度反应呢?

陆林说,比如测体温,每天不要超过两次,上午一次,晚上一次就够了。如果测十几次,就是过度反应。比如了解舆情防控的信息,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要看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不要看非正规渠道的信息,如果不停的看手机,过多的信息就可能会带来压抑、焦虑的情绪,甚至会让人产生恐慌。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主任姜荣环告诉我们,一般人群在遇到重大疫情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生理,包括行为上的反应,很多人会有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就会出现各种身体上的反应,比如睡眠不好,再加上休假期间生活作息不规律,可能还会表现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身体方面可能会有头昏、头晕、心慌、胸闷、憋气的现象,以及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这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有的人可能还会有点咳嗽。这其实是一般人在遇到重大特殊事件时的正常反应,也叫做“正常人对特殊情境的正常反应”。

很多人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在出现这些反应时,会过分担心,从而加重不良反应,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种反应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疫情慢慢得到控制,也会慢慢减弱和消退。

那么,宅在家里的朋友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建设,避免陷入焦虑呢?

姜荣环告诉我们,首先要养成一个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因为睡眠不充足,生活不规律,就会导致整个身体状况变糟,情绪也容易紧张。看手机的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要给自己安排一些娱乐、休息、学习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的情绪。

其次还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的通讯技术设备,比如电话、短信、微信、视频跟亲朋好友进行交流,互相鼓励支持,

最后,还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比如通过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等方法,帮助自己消除情绪、症状,保持一个更好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专家把脉:疫期宅在家,如何不焦虑

2020-02-11 10:32:52 来源: 0 条评论

疫情发生期间,很多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里。原本想象着宅在家里可以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每天拿手机上网,很过瘾,可是真的长时间待在家里,不能出门,心情却会变得有些焦虑。甚至有些人,担心自己被感染,每天测很多次体温;还有一些人,陷入信息过载的焦虑,每天抱着手机不停地刷疫情的情况,连饭都顾不上吃,可能还会熬夜;也有一些人,每天在网上盯着,一发现有新药的消息,马上出去抢购……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对大量新的信息产生反应,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反应,就可能产生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

那么,什么是过度反应呢?

陆林说,比如测体温,每天不要超过两次,上午一次,晚上一次就够了。如果测十几次,就是过度反应。比如了解舆情防控的信息,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要看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不要看非正规渠道的信息,如果不停的看手机,过多的信息就可能会带来压抑、焦虑的情绪,甚至会让人产生恐慌。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主任姜荣环告诉我们,一般人群在遇到重大疫情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生理,包括行为上的反应,很多人会有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就会出现各种身体上的反应,比如睡眠不好,再加上休假期间生活作息不规律,可能还会表现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身体方面可能会有头昏、头晕、心慌、胸闷、憋气的现象,以及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这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有的人可能还会有点咳嗽。这其实是一般人在遇到重大特殊事件时的正常反应,也叫做“正常人对特殊情境的正常反应”。

很多人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在出现这些反应时,会过分担心,从而加重不良反应,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种反应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疫情慢慢得到控制,也会慢慢减弱和消退。

那么,宅在家里的朋友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建设,避免陷入焦虑呢?

姜荣环告诉我们,首先要养成一个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因为睡眠不充足,生活不规律,就会导致整个身体状况变糟,情绪也容易紧张。看手机的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要给自己安排一些娱乐、休息、学习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的情绪。

其次还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的通讯技术设备,比如电话、短信、微信、视频跟亲朋好友进行交流,互相鼓励支持,

最后,还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比如通过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等方法,帮助自己消除情绪、症状,保持一个更好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