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减少疫情影响 发起脱贫攻坚总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任维东
2月18日,云南开行首趟昆明南至广州南D4856次务工人员返岗专列,运送497名云南籍务工人员赴广州市打工。专列将停靠云南弥勒、普者黑、广南县等车站,为沿线务工人员乘车提供便利。来自深度贫困地区的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在广东东莞从事木制品加工生产的刘开奎说:“我们要到沿海发达地区去打工赚钱,减少这一次疫情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云南精准施策,云南省人社厅等部门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积极沟通联系,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组织节后返岗运输,帮助贫困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复工。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云南,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更加扎实的作风,以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念全力投入了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19年以来,云南省接连发动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攻势”“冬季攻势”,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打硬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根据2月17日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透露,2019年,云南全省实现136.8万贫困人口净脱贫,3005个贫困村出列,33个贫困县申请脱贫摘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过去的一年,云南省紧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刚性任务,上下协同、条块结合,全面开展拉网摸底、比对分析,精准锁定剩余任务量,按年底销号清零定方案、定资金、定责任。
探索建立了从“户户清”“村村清”到“六清六定”的工作机制,再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精准目标,实现了扶贫对象识别从“不够精准”到“全面精准”的转变,健全了精准组织、精准指挥、精准落实的工作制度机制,推动了精准的方法在农村基层治理中落地扎根。
实施了99.6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完成了云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挪穷窝”“换穷业”行动。创新依法控辍保学“四步法”,开展早婚早育、辍学问题专项整治,劝返安置贫困家庭辍学学生2529人。在全国率先制定“基本医疗有保障”具体标准,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88.78%,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89.45%,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全部达标。排查出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户39.31万户,已全部完成改造,实现4类重点对象“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修订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排查解决2.4万户9.9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统计数字表明,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人均纯收入5000元(含)以上的比例由2015年的5%上升到2019年的90.6%,有产业支撑的比例由4.5%上升到93.6%,有稳定就业的比例由9.2%上升到55.1%。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744.43元上升到2019年的9249.49元,贫困地区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贫困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各地防疫扶贫一起抓,把脱贫攻坚组织指挥体系转变为联防联控机制,促进乡村治理精准化精细化的作用充分显现。
2020年,云南省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迅速掀起脱贫攻坚“总攻战”,以分级负责的方式对继续攻坚、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全面开展挂牌督战,确保按时打赢、全面交账,坚决兑现立下的“军令状”,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