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秦平:激发数字经济潜力,稳就业对冲疫情影响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稳就业”,数字经济大有可为。3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新职业。
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疫情影响,部分生产经营活动按下“暂停键”,1至2月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反映在就业方面,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导致用工需求有所减少,就业人数随之下降。
“疫”中有机,数字经济催生新岗位。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日趋融合,使得新模式与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就呈活跃状态,催生出新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式。比如,盒马鲜生就催热了“共享员工”模式,解决了一大批待业员工的临时性就业问题。
稳就业,数字经济大有可为。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互联网+”已经越来越与各行各业融合。数字经济领域的工作岗位吸纳了大量就业,其延伸和关联领域的产业与行业也同样成为吸纳就业的“海绵”。数据显示,2018年阿里平台创造就业4082万。同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总就业人数24.6%。这也足以表明,在稳就业方面,数字经济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
对冲疫情影响,激发数字经济“稳就业”潜力。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当前,5G通信网络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正在成为各地布局未来的重头戏。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实际,各方也都在出台相应措施。随着政策的出台,数字经济在“稳就业”方面的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当前,从消费端到供给端、从生活场景到办公场景,数字化正在助力人民群众工作生活迈向“云时代”。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既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依托,也将催生新业态、重塑创新链、重构产业链。可以肯定,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将为“稳就业”贡献更为强劲的动力。(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