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人才保持“满血状态”
实施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

让乡土人才保持“满血状态”

来源:红网2020-03-25

实施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要实现战略决胜,人才是关键,需要人才作为支撑保障,以人才撬动农村要素,开辟农村发展的价值洼地,从而变要素为资源,以资源为资本,以资本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腾飞注入活力。

回顾上世纪70年代末,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引爆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河。经历40余年发展,农村面貌已然翻天覆地,也形成一批种植能手、技术能人、营销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领头人。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是农村建设中的“头羊”,引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极大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以农业为基础的原材料需求,社会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促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和满足供求需要。因此,乡土人才也需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吸取新的技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永远走在市场前沿,引领消费方向和潮流。乡土人才多带自然属性,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先进技能,多是依靠自我摸索总结,是从实践之中而来,因而具有缓慢性。

组织牵头,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开展继续培训。俗话说:“人有高低,路有不同。”乡土人才既有多样性,又是参差不齐,加之学识水平有高低,实践总结的方式不同,技术能力类型各异,培训不宜“一锅煮”。应当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组织相关专业培训。“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训什么”。从而让各类乡土人才都能按需所取,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学习更多先进技术。

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差别化地开展继续培训。选准培训对象,实行多层次培养。重点抓好种养大户、技术人才、紧缺人才培训,如农村新型产业技术人才、农产品高端销售人才、农村电商平台人才等。培训内容要多样化,培训方式要多渠道,可充分利用本土高校、农技专业干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或者组织不同地区乡土人才交流学习,参观借鉴,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

乡土人才的继续培训,是确保乡村振兴有人可用,有能人可用的必要方法。只有不断加强培训,不断为他们“充电”,才能让乡土人才处于“满血状态”,为农村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让乡土人才保持“满血状态”

2020-03-25 10:18:02 来源: 0 条评论

实施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要实现战略决胜,人才是关键,需要人才作为支撑保障,以人才撬动农村要素,开辟农村发展的价值洼地,从而变要素为资源,以资源为资本,以资本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腾飞注入活力。

回顾上世纪70年代末,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引爆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河。经历40余年发展,农村面貌已然翻天覆地,也形成一批种植能手、技术能人、营销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领头人。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是农村建设中的“头羊”,引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极大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以农业为基础的原材料需求,社会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促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和满足供求需要。因此,乡土人才也需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吸取新的技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永远走在市场前沿,引领消费方向和潮流。乡土人才多带自然属性,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先进技能,多是依靠自我摸索总结,是从实践之中而来,因而具有缓慢性。

组织牵头,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开展继续培训。俗话说:“人有高低,路有不同。”乡土人才既有多样性,又是参差不齐,加之学识水平有高低,实践总结的方式不同,技术能力类型各异,培训不宜“一锅煮”。应当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组织相关专业培训。“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训什么”。从而让各类乡土人才都能按需所取,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学习更多先进技术。

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差别化地开展继续培训。选准培训对象,实行多层次培养。重点抓好种养大户、技术人才、紧缺人才培训,如农村新型产业技术人才、农产品高端销售人才、农村电商平台人才等。培训内容要多样化,培训方式要多渠道,可充分利用本土高校、农技专业干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或者组织不同地区乡土人才交流学习,参观借鉴,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

乡土人才的继续培训,是确保乡村振兴有人可用,有能人可用的必要方法。只有不断加强培训,不断为他们“充电”,才能让乡土人才处于“满血状态”,为农村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