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铁路客运到达业务和城市部分轨道交通恢复
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
28日10时,中欧班列(武汉)X8015/6次运载50只集装箱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预计15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

武汉铁路客运到达业务和城市部分轨道交通恢复
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

来源:人民日报2020-03-29

人民日报武汉3月28日电 (记者程远州)28日10时,中欧班列(武汉)X8015/6次运载50只集装箱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预计15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

X8015/6次班列装载的近九成货物为本地企业生产,班列抵达目的地后,所载货物将分拨到德国、法国、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地。

为确保班列如期开行,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细化开行方案,优化受理、配车、装车、制票、开车等各项作业流程,开辟快速通道。班列常态化开行后,将为恢复本土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有力保障。

同日零时24分,从西安开往广州的K81次列车停靠武昌站,3名旅客下车,成为武汉铁路客运站恢复到达业务后首批抵达武汉的旅客。据悉,3月28日零时起,恢复办理武汉市17个铁路客站到达业务;4月8日零时起,恢复办理17个铁路客站出发业务。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武汉始发、终到列车和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值乘的客运列车全部停运或调整,至今已有65天。

人民日报武汉3月28日电 (记者吴君)时隔65天,武汉轨道交通部分线路28日恢复运营。截至下午5时,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达12.72万乘次。

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武汉地铁实行实名登记乘车,搭乘轨道交通时,乘客需扫码上报个人行程。运营车站、列车每日进行全覆盖式深度消毒,列车的每节车厢贴有消毒标签,所有运营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深度维护保养。为控制车厢内乘客密度,列车座椅上张贴了黄色小标签,提示乘客隔位而坐。列车增配“随车安全员”,提醒上下车乘客扫描车厢内的健康码,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

武汉地铁客运二部办事员江曼介绍,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地铁购票机器用围栏进行隔离,每间隔一台开放购票。“我们建议乘客排队购票时互相间隔一米五,最好进行无接触式购票。未使用智能手机的乘客,须出示纸质健康码或是社区健康监测证明。”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武汉铁路客运到达业务和城市部分轨道交通恢复
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

2020-03-29 07:40:02 来源: 0 条评论

人民日报武汉3月28日电 (记者程远州)28日10时,中欧班列(武汉)X8015/6次运载50只集装箱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预计15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

X8015/6次班列装载的近九成货物为本地企业生产,班列抵达目的地后,所载货物将分拨到德国、法国、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地。

为确保班列如期开行,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细化开行方案,优化受理、配车、装车、制票、开车等各项作业流程,开辟快速通道。班列常态化开行后,将为恢复本土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有力保障。

同日零时24分,从西安开往广州的K81次列车停靠武昌站,3名旅客下车,成为武汉铁路客运站恢复到达业务后首批抵达武汉的旅客。据悉,3月28日零时起,恢复办理武汉市17个铁路客站到达业务;4月8日零时起,恢复办理17个铁路客站出发业务。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武汉始发、终到列车和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值乘的客运列车全部停运或调整,至今已有65天。

人民日报武汉3月28日电 (记者吴君)时隔65天,武汉轨道交通部分线路28日恢复运营。截至下午5时,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达12.72万乘次。

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武汉地铁实行实名登记乘车,搭乘轨道交通时,乘客需扫码上报个人行程。运营车站、列车每日进行全覆盖式深度消毒,列车的每节车厢贴有消毒标签,所有运营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深度维护保养。为控制车厢内乘客密度,列车座椅上张贴了黄色小标签,提示乘客隔位而坐。列车增配“随车安全员”,提醒上下车乘客扫描车厢内的健康码,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

武汉地铁客运二部办事员江曼介绍,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地铁购票机器用围栏进行隔离,每间隔一台开放购票。“我们建议乘客排队购票时互相间隔一米五,最好进行无接触式购票。未使用智能手机的乘客,须出示纸质健康码或是社区健康监测证明。”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