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危为机中统筹实现双胜利

在化危为机中统筹实现双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风险挑战的敏锐洞察,充分体现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辩证思维,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变压力为动力、在化危为机中统筹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信心与勇气。

任何危机都是“危”与“机”的并存。不抓机遇,抓不住机遇,剩下的就只有“危”;善抓机遇,抓得住机遇,就能经受住考验,从逆境中获得更加强劲的成长力量。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是在化重大危机为发展机遇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略突破,推动着历史的演进。

秉承一以贯之的辩证思维,面对当下的疫情形势,要看到随着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上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也要看到随着境外疫情的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不少企业在需求端和供应端两端承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可谓不严峻。但是,从一枚硬币的另一面去看,补上短板,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机遇;战略得当,就是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集群的新机遇。

危中见机,事在人为。化危为机,需要抢抓时机,把可借之力、可乘之势用足用好,需要集中精力,把决策部署、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要紧紧盯住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及时调整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跑出新兴产业的加速度;要抓紧补上公共服务、民生设施、社会治理、应急体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供给数量、提高供给质量;要加快突破技术创新薄弱、缺失环节,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经受住疫情的考验,我们更应该增强发展的韧性。只要敢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尽职尽力、善作善成,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经济日报报评论员)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在化危为机中统筹实现双胜利

2020-04-02 10:04:02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风险挑战的敏锐洞察,充分体现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辩证思维,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变压力为动力、在化危为机中统筹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信心与勇气。

任何危机都是“危”与“机”的并存。不抓机遇,抓不住机遇,剩下的就只有“危”;善抓机遇,抓得住机遇,就能经受住考验,从逆境中获得更加强劲的成长力量。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是在化重大危机为发展机遇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略突破,推动着历史的演进。

秉承一以贯之的辩证思维,面对当下的疫情形势,要看到随着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上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也要看到随着境外疫情的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不少企业在需求端和供应端两端承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可谓不严峻。但是,从一枚硬币的另一面去看,补上短板,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机遇;战略得当,就是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集群的新机遇。

危中见机,事在人为。化危为机,需要抢抓时机,把可借之力、可乘之势用足用好,需要集中精力,把决策部署、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要紧紧盯住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及时调整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跑出新兴产业的加速度;要抓紧补上公共服务、民生设施、社会治理、应急体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供给数量、提高供给质量;要加快突破技术创新薄弱、缺失环节,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经受住疫情的考验,我们更应该增强发展的韧性。只要敢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尽职尽力、善作善成,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经济日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