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源于三个“好”

【地评线】荔枝网评: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源于三个“好”

来源:荔枝新闻2020-04-26

特约评论员/罗建华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但国际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认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多项政策出台实施,中国经济有望稳步回到正常增长轨道。国际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主要源于中国经济既有基本面作为定盘星,又有各种积极因素叠加助力,疫情的影响终将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看好内需潜力。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经济的最大优势和充足底气,依然来自于内需市场。办好自己的事,做大做强国内市场,是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全面冲击,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此情形下,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激发出来,打造更加活跃、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拓展更大空间,同时为世界经济稳定提供有力支撑。揆诸当下,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一季度,中国网上会议、线上交易、在线教育等促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9%。随着复工复产和社会秩序的加快恢复,线上线下融合发力,必将加快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经济发展聚势蓄能。《日经商务在线》网站刊文表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今国内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角,这也是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

看好应对能力。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宏观政策精准、协同发力。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需求,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出台普惠性降费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更多支撑。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说,近来中国经济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与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预计未来中国政府将出台更多货币和财政政策,助力中国经济稳步回升。

看好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稳住经济基本盘、落实“六保”任务,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关键。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以新产业、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产量不降反增。一季度,自动售货机售票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5.3%、16.2%、16.0%、13.1%和3.4%。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产量同比增长8.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工业机器人和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2.9%和20.0%。此外,3月份,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环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这一回升态势延续。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日前撰文说,中国的用电量正在恢复,这是中国制造业复苏的“有力证据”。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国经济资源潜力巨大、内生动力充足、发展活力强劲,具有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势。我们要上下同心、奋发有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罗建华)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荔枝网评: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源于三个“好”

2020-04-26 19:21:27 来源: 0 条评论

特约评论员/罗建华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但国际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认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多项政策出台实施,中国经济有望稳步回到正常增长轨道。国际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主要源于中国经济既有基本面作为定盘星,又有各种积极因素叠加助力,疫情的影响终将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看好内需潜力。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经济的最大优势和充足底气,依然来自于内需市场。办好自己的事,做大做强国内市场,是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全面冲击,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此情形下,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激发出来,打造更加活跃、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拓展更大空间,同时为世界经济稳定提供有力支撑。揆诸当下,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一季度,中国网上会议、线上交易、在线教育等促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9%。随着复工复产和社会秩序的加快恢复,线上线下融合发力,必将加快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经济发展聚势蓄能。《日经商务在线》网站刊文表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今国内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角,这也是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

看好应对能力。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宏观政策精准、协同发力。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需求,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出台普惠性降费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更多支撑。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说,近来中国经济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与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预计未来中国政府将出台更多货币和财政政策,助力中国经济稳步回升。

看好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稳住经济基本盘、落实“六保”任务,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关键。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以新产业、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产量不降反增。一季度,自动售货机售票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5.3%、16.2%、16.0%、13.1%和3.4%。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产量同比增长8.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工业机器人和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2.9%和20.0%。此外,3月份,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环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这一回升态势延续。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日前撰文说,中国的用电量正在恢复,这是中国制造业复苏的“有力证据”。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国经济资源潜力巨大、内生动力充足、发展活力强劲,具有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势。我们要上下同心、奋发有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罗建华)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