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市场越火爆发展越要理性 
越是面对火爆的市场,越要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乡村振兴的大局,推动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适度开发、合理开发、科学开发,保护田园风光、保留原始风貌、保持乡土味道,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

乡村旅游,市场越火爆发展越要理性 

来源:经济日报2020-05-06

越是面对火爆的市场,越要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乡村振兴的大局,推动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适度开发、合理开发、科学开发,保护田园风光、保留原始风貌、保持乡土味道,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

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乡村游既为疫情期间久居在家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赏景观光的服务,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产业融合之路。下一步,各地应合理开发农村特色资源,在改善村貌的同时留住乡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现代化。

乡村旅游的火爆来之不易。乡村旅游因就业门槛低、农民参与机会大,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很多乡村都跃跃欲试,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美乡村风貌、留田园乡愁。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乡村旅游经营一度停摆,行业发展受到冲击。进入3月份,乡村旅游业逐步复苏;4月份以来,全国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

城市与乡村,各有各的美。乡村旅游促进城乡规划一体、设施一体、服务一体,把城市的消费需求引入农村,加速了城乡要素均衡配置,已成为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过,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集中在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上。例如,“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产品趋同、景点单一;一些乡村游粗制滥造,难以满足游客内心诉求;有的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盲目发展和过度投资问题。

越是面对火爆的市场,越要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乡村振兴的大局,推动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适度开发、合理开发、科学开发,保护田园风光、保留原始风貌、保持乡土味道,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

乡村旅游要让农民乐。不少乡村旅游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多是整体打造,社会资本的进入不可避免。然而在一些地方,村民很难作为主体参与,有的甚至被转移和排斥。社会资本为农村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理应享受市场经济应有的回报,但也要避免其对农村资源的过度侵占、对农民权益的挤出效应。农家乐不仅要让老板乐,更要让农民乐。要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采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增收。

乡村旅游要绿色为先。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开发和要素投入过度,导致乡村环境质量下降、自然风貌破坏、农村生态受损。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绿水青山是农村的宝贵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独特竞争力。要始终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保护乡村好风景,打造田园绿色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发展。当前,尤其要警惕一些地方存在乡、村举债搞建设或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的现象。

乡村旅游要以文助农。从全国看,城市周边或远或近、或大或小都有乡村。就数量而言,乡村并不是稀缺品。近些年,乡村旅游涌现出了一批热门目的地,这些地方之所以火就在于乡村资源足够优质且开发得当。乡村旅游的核心是要以现代农业为源、以乡村文化为魂,做活用好乡村优质资源这篇文章。要传承农耕文明,加大创意设计,推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激活创业创新的热情。

□ 乔金亮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乡村旅游,市场越火爆发展越要理性 

2020-05-06 06:59:00 来源: 0 条评论

越是面对火爆的市场,越要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乡村振兴的大局,推动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适度开发、合理开发、科学开发,保护田园风光、保留原始风貌、保持乡土味道,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

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乡村游既为疫情期间久居在家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赏景观光的服务,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产业融合之路。下一步,各地应合理开发农村特色资源,在改善村貌的同时留住乡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现代化。

乡村旅游的火爆来之不易。乡村旅游因就业门槛低、农民参与机会大,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很多乡村都跃跃欲试,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美乡村风貌、留田园乡愁。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乡村旅游经营一度停摆,行业发展受到冲击。进入3月份,乡村旅游业逐步复苏;4月份以来,全国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

城市与乡村,各有各的美。乡村旅游促进城乡规划一体、设施一体、服务一体,把城市的消费需求引入农村,加速了城乡要素均衡配置,已成为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过,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集中在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上。例如,“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产品趋同、景点单一;一些乡村游粗制滥造,难以满足游客内心诉求;有的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盲目发展和过度投资问题。

越是面对火爆的市场,越要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乡村振兴的大局,推动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适度开发、合理开发、科学开发,保护田园风光、保留原始风貌、保持乡土味道,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

乡村旅游要让农民乐。不少乡村旅游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多是整体打造,社会资本的进入不可避免。然而在一些地方,村民很难作为主体参与,有的甚至被转移和排斥。社会资本为农村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理应享受市场经济应有的回报,但也要避免其对农村资源的过度侵占、对农民权益的挤出效应。农家乐不仅要让老板乐,更要让农民乐。要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采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增收。

乡村旅游要绿色为先。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开发和要素投入过度,导致乡村环境质量下降、自然风貌破坏、农村生态受损。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绿水青山是农村的宝贵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独特竞争力。要始终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保护乡村好风景,打造田园绿色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发展。当前,尤其要警惕一些地方存在乡、村举债搞建设或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的现象。

乡村旅游要以文助农。从全国看,城市周边或远或近、或大或小都有乡村。就数量而言,乡村并不是稀缺品。近些年,乡村旅游涌现出了一批热门目的地,这些地方之所以火就在于乡村资源足够优质且开发得当。乡村旅游的核心是要以现代农业为源、以乡村文化为魂,做活用好乡村优质资源这篇文章。要传承农耕文明,加大创意设计,推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激活创业创新的热情。

□ 乔金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