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

【地评线】飞天网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

来源:中国甘肃网2020-05-07

“要继续指导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督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毫不懈怠抓好各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在5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作出强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民众心理的挑战。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生命教育,也是一场心理教育。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疫情给民众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突出重点、区别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服务,保障心理健康。

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长期在高风险、高压之下工作,因为目睹了许多悲惨、紧急场面,同时也会因为自己无法救治更多的患者而产生无助感,间接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非典期间一线医务人员三个月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为8.33%,一年内的发病率为8.92%,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有的人可长达数月或数年。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一线医务人员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风险较大。因此,要对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心理监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疫情过去,往往是病逝者家属哀伤的开始。一些人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内心,“心伤”慢慢浮现,出现过度悲伤、沮丧、抑郁、焦虑、失眠等反应。对于这一类人群的心理状况,可从社区角度给予关注。可以通过专项热线、网络线上提供心理咨询,也可以通过线下的个人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提供较长期的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至暗”时刻。

随着全面复学,学生群体的作息时间、上课方式、学习场所都有很大变化,复学之后学生们也进入心理换挡期。在此背景下,学校要全面细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行为方式,如有很大变化,需及时和学校心理老师联系,并提醒家长在家里需注意的事项。学校还应开展相应的心理活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家长则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试着理解孩子的情绪,读懂孩子的心理需要。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更多关注和照顾,可以用不同形式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帮助人们重新将精力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助攻”的方式促使社会秩序重建、经济恢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好,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提高心理免疫力,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向秋)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飞天网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

2020-05-07 22:10:37 来源:

“要继续指导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督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毫不懈怠抓好各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在5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作出强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民众心理的挑战。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生命教育,也是一场心理教育。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疫情给民众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突出重点、区别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服务,保障心理健康。

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长期在高风险、高压之下工作,因为目睹了许多悲惨、紧急场面,同时也会因为自己无法救治更多的患者而产生无助感,间接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非典期间一线医务人员三个月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为8.33%,一年内的发病率为8.92%,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有的人可长达数月或数年。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一线医务人员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风险较大。因此,要对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心理监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疫情过去,往往是病逝者家属哀伤的开始。一些人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内心,“心伤”慢慢浮现,出现过度悲伤、沮丧、抑郁、焦虑、失眠等反应。对于这一类人群的心理状况,可从社区角度给予关注。可以通过专项热线、网络线上提供心理咨询,也可以通过线下的个人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提供较长期的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至暗”时刻。

随着全面复学,学生群体的作息时间、上课方式、学习场所都有很大变化,复学之后学生们也进入心理换挡期。在此背景下,学校要全面细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行为方式,如有很大变化,需及时和学校心理老师联系,并提醒家长在家里需注意的事项。学校还应开展相应的心理活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家长则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试着理解孩子的情绪,读懂孩子的心理需要。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更多关注和照顾,可以用不同形式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帮助人们重新将精力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助攻”的方式促使社会秩序重建、经济恢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好,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提高心理免疫力,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向秋)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