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三个“更高”两个“更加”: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出发

聚焦《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三个“更高”两个“更加”: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出发

来源:人民网2020-05-20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万鹏 吴兆飞)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围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七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结合《意见》内容,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围绕“微观主体活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三个话题采访了多名专家学者,解读《意见》背后的深意。

三个“更高”两个“更加”

本次《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相比过去,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重视制度建设,亟需在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寻求更大突破。

“可以预见,《意见》的出台,将为中国经济在新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新的战略性进展,为经济体制在重大改革上实现突破性创新,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而雄厚的基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员、副教授周跃辉指出。

《意见》部署的七个方面的改革任务,都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政告诉记者,《意见》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行动纲领,宣示了中央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出发的坚定决心,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意见》提出的改革举措中,特别强调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该《意见》的出台,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微观活力增强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表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指增强企业的活力,微观主体企业可以主要区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既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也要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需要国有企业遵循市场化运营的基本原则,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于民营企业,也是要遵循市场化机制,与国有企业不同的是,要保障民营企业的市场化机会不被侵占和扭曲,这就需要更多地支持或者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经济形势,总结经验,明确指出,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李政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微观主体有活力则中国经济有活力。可以说微观主体是否有活力是衡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准。特别是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活力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做好“六稳”工作,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从不同角度对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进行周密部署,直面痛点,从根本上营造建设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必将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邵慰表示,《意见》的出台对微观活力的增强起到了至少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明确了国有经济的战略使命和方向。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第二,指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增强了非国有经济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信心。第三,对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改革。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第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与公有制经济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

《意见》强调,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并提出四大改革举措:“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

李政表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服务提质增效是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降低要素使用成本,进而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几个关键环节。抓好这些领域改革,就是抓住了要素市场化高效合理配置的“牛鼻子”,也就打开了企业家精神奔涌澎湃、创新创业活力四溢的大门。

同繁荣的商品市场相比,我国的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罗来军指出,我国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要素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市场壁垒比较多,要素产权也有诸多不明晰之处,致使要素难以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去流动和交易。

面对这一短板,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比两个文件相关内容会发现,二者一脉相承,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举措一以贯之。

“《意见》的相关部署举措,其目的就是要明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促进形成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这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周跃辉在采访中指出。

理顺政府市场关系

《意见》指出,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同时也强调目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那么,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政府应该如何履行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有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职责范围和边界,才能够既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又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同时有效弥补其不足,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李政表示,该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能干涉和越位,该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能缺位和回避,不能简单地交给市场来解决。《意见》对政府职能进行了新的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今后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更加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增长研究室主任袁富华认为,城市化下政府应该逐渐转向以社会政策为中心,以社会政策统领经济政策为新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三样事情:管好小的、管好老的、管好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老的和小的问题,涉及贫困与社会再分配;管好发展环境,涉及就业促进、制度设计与实施等。《意见》中,这个方向的政府改革已经非常明晰了,关键是相关制度设计与执行。

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市场而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同时市场失灵也在所难免,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理顺?政府应该如何有效发挥自身职能弥补市场缺陷?

《意见》强调,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这五个方面,正是市场失灵的地方,因此,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就不能缺位。”周跃辉指出。

邵慰指出,《意见》对未来政府市场关系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经济运行以市场为主体,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需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未来政府市场关系改革,政府的角色将侧重于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监管和矫正市场失灵方面。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聚焦《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三个“更高”两个“更加”: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出发

2020-05-20 13:06:41 来源: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万鹏 吴兆飞)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围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七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结合《意见》内容,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围绕“微观主体活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三个话题采访了多名专家学者,解读《意见》背后的深意。

三个“更高”两个“更加”

本次《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相比过去,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重视制度建设,亟需在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寻求更大突破。

“可以预见,《意见》的出台,将为中国经济在新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新的战略性进展,为经济体制在重大改革上实现突破性创新,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而雄厚的基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员、副教授周跃辉指出。

《意见》部署的七个方面的改革任务,都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政告诉记者,《意见》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行动纲领,宣示了中央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出发的坚定决心,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意见》提出的改革举措中,特别强调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该《意见》的出台,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微观活力增强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表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指增强企业的活力,微观主体企业可以主要区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既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也要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需要国有企业遵循市场化运营的基本原则,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于民营企业,也是要遵循市场化机制,与国有企业不同的是,要保障民营企业的市场化机会不被侵占和扭曲,这就需要更多地支持或者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经济形势,总结经验,明确指出,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李政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微观主体有活力则中国经济有活力。可以说微观主体是否有活力是衡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准。特别是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活力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做好“六稳”工作,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从不同角度对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进行周密部署,直面痛点,从根本上营造建设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必将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邵慰表示,《意见》的出台对微观活力的增强起到了至少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明确了国有经济的战略使命和方向。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第二,指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增强了非国有经济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信心。第三,对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改革。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第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与公有制经济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

《意见》强调,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并提出四大改革举措:“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

李政表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服务提质增效是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降低要素使用成本,进而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几个关键环节。抓好这些领域改革,就是抓住了要素市场化高效合理配置的“牛鼻子”,也就打开了企业家精神奔涌澎湃、创新创业活力四溢的大门。

同繁荣的商品市场相比,我国的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罗来军指出,我国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要素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市场壁垒比较多,要素产权也有诸多不明晰之处,致使要素难以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去流动和交易。

面对这一短板,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比两个文件相关内容会发现,二者一脉相承,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举措一以贯之。

“《意见》的相关部署举措,其目的就是要明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促进形成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这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周跃辉在采访中指出。

理顺政府市场关系

《意见》指出,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同时也强调目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那么,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政府应该如何履行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有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职责范围和边界,才能够既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又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同时有效弥补其不足,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李政表示,该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能干涉和越位,该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能缺位和回避,不能简单地交给市场来解决。《意见》对政府职能进行了新的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今后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更加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增长研究室主任袁富华认为,城市化下政府应该逐渐转向以社会政策为中心,以社会政策统领经济政策为新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三样事情:管好小的、管好老的、管好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老的和小的问题,涉及贫困与社会再分配;管好发展环境,涉及就业促进、制度设计与实施等。《意见》中,这个方向的政府改革已经非常明晰了,关键是相关制度设计与执行。

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市场而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同时市场失灵也在所难免,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理顺?政府应该如何有效发挥自身职能弥补市场缺陷?

《意见》强调,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这五个方面,正是市场失灵的地方,因此,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就不能缺位。”周跃辉指出。

邵慰指出,《意见》对未来政府市场关系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经济运行以市场为主体,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需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未来政府市场关系改革,政府的角色将侧重于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监管和矫正市场失灵方面。

[责任编辑: 谭周]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